中科院电子所成功研制国内首部微波光子雷达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雷达样机,并进行了外场非合作目标的逆合成孔径成像测试,获得了国内第一幅微波光子雷达成像图样,推动了新技术新体制雷达研究的发展。首部微波光子雷达采用双站雷达体制和光子架构,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前端分别引入雷达信号微波光子产生和去调频接收技术,能够支持宽带工作,具有提升距离向分辨率的潜力。外场获得的图像分辨率比已知报道的国际同类微波光子雷达提高一个数量级,图像清晰度也有明显提升。 微波光子雷达研究是结合了微波光子技术和雷达技术的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是电子所面向新技术新体制雷达研究的重点培育方向之一。微波光子雷达的研究,依托于电子所一室,得到了中科院科技创新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技术验证测试平台修购项目的支持;同时电子所引进具有微波光子学背景的海外青年千人研究员李王哲和李若明入所开展工作,结合电子所在雷达技术方面的专业力量和研究经验,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碰撞融合、不同专业技术人员间的交流协作,有力推动了微波光子雷达研究的发展。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相关专业团队协同创新,先后完成了微波光子成像雷达系统设计论证、宽带雷达信号的光子产生和光子去调频接收等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相关成像算法研发。在经过实验室原理验证、暗室点目标成像实验和系统集成联调后,最终实现了在外场对非合作目标的成像测试,成功验证了该部微波光子雷达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期刊《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接收,即将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