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研究成果锁定最稳红光!近日,深圳理工大学成会明院士、白杨、Haoran Wang团队在顶级期刊ACS Nano上发表研究成果,成功制备出超稳定、高效率的纯红色γ-CsPbI3纳米片,并基于此开发出性能卓越的红光LED器件,其色彩精准匹配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最高显示标准(Rec.2020)。 ![]() 该研究为解决纯红光钙钛矿材料稳定性与效率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为下一代超高清、广色域显示技术奠定了关键材料基础。 团队瞄准了极具潜力的发光材料——CsPbI₃纳米片。它天生具备发出理想纯红光的潜力(波长~646 nm),但其光学活性的立方相(黑相)在常温下不稳定,极易坍塌转变成不发光的黄相,丧失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在三种黑相(α, β, γ)中,γ 相具有最低的形成能和最低的表面自由能,是室温下最稳定的钙钛矿相。由于结晶动力学难以控制,其直接形成较为困难。 团队独辟蹊径,巧妙地利用两种特殊“分子工具”(配体)——二甲基亚砜(DMSO)和N,N’-二甲基丙烯脲(DMPU)——的有效表面配位策略,以精确调控γ-CsPbI₃ NPLs的生长。通过双配体协同效应,不仅实现了结构稳定,更有效钝化了表面缺陷,让能量高效转化为纯净红光。 这种创新方法制备出的γ-CsPbI₃纳米片展现出惊人性能: 1.近完美发光效率:其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接近100%,意味着几乎将所有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纯净红光,损耗极低。 2.卓越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80 °C下经405 nm激光长时间照射时仍展现出独特的强光致发光强度。 凭借这些优势,制造出的颜色稳定的钙钛矿 LED器件效率高达12.43%,是目前CsPbI₃纳米片基LED器件的记录效率。 这项研究不止是实验室里的突破,更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点亮超高清显示新时代!比如,将为手机、电视、VR/AR设备提供色彩更纯净、更鲜艳、更稳定的纯红色发光解决方案,极大提升视觉体验;为特种照明、信号显示等领域提供高性能、长寿命的红色光源;为设计开发其他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功能材料(如光电、催化材料)提供了崭新思路和强大工具。 相关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5c04461 分享到:
|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