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古屋大学
材料与
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天野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对深紫外
激光二极管(
波长低至UV-C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连续波激光发射。
eteq Mg}M g-B~"tp 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上,代表这项技术朝着广泛应用迈出了一步。
Q.SLiI
}*vUOQQp* HzADz%~ 从2017年开始,天野弘研究小组与提供2英寸氮化铝基板的旭化成公司合作,开始开发深紫外激光二极管。起初,向该装置注入足够的电流太困难,阻碍了紫外可见(UV-C)激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发展。
7PE3>cD q:Lw!'Zh 2019年,天野弘的研究小组使用偏振诱导掺杂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首次制造了一种短波长的UV-C半导体
激光器,它可以在短脉冲电流下工作。这些电流脉冲所需的输入功率为5.2W,这对于连续波激光来说太高了,因为功率会导致二极管迅速升温并使激光停止。
:5kgJu ;uw`6 KJ 研究人员此次重塑了设备本身的
结构,将激光器在室温下运行所需的
驱动功率降低至仅1.1W。研究人员发现,强
晶体应变会阻碍有效电流路径。通过巧妙地剪裁激光条纹的侧壁,他们克服了缺陷,实现了流向激光二极管有源区的高效电流,并降低了工作功率。
E+XpgR5 9G)Sjn`AQ C'~K am S 这项研究是
半导体激光器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实际应用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未来,UV-C激光二极管可应用于医疗保健、病毒检测、颗粒物测量、气体分析和高清晰度激光处理,尤其有利于需要消毒手术室和自来水的外科医生和护士们。
BI9~%dm l!Bc0 相关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2-11-scientists-world-continuous-wave-lasing-deep-ultraviol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