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

发布:cyqdesign 2020-06-01 23:03 阅读:6911
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共分三篇13章:第一篇分为4章,讲述薄膜光学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各向同性均匀和非均匀、各向异性均匀和非均匀、吸收和导电层状介质薄膜反射和透射特性计算;第二篇分为6章,分类讲述增透膜、高反射膜、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带阻滤光片和分光镜的膜系构成、特性描述及其应用;第三篇分为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沉积薄膜制备方法原理、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以及一些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和介质薄膜制备实例。鉴于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的飞速发展,《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在取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前沿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 c/%GfB[w0  
WA5.qw  
sHQO*[[  
目录 31N5dIi,  
第一篇 薄膜元学基本理抢 bL|$\'S  
第1章 薄膜光学的电磁理论基础 1 .-1'#Z1T  
1.1 麦克斯韦方程 1 Gsy'':u  
1.2 平面电磁波 6 c=re(  
1.2.1 复矢量波动方程一一齐次矢量亥姆霍兹方程 6 lInf,Q7W  
1.2.2 理想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7 3!8u  
1.2.3 吸收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8 H%{k.#O  
1.3 平均电磁能流密度光强 9 | NyANsI  
1.4 电磁波谱、光谱 10 J 2k4k  
习题 12 mNJCV8 <  
参考文献 12 34L1Gxf  
第2章 平面光波在两介质分界平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14 VdGpreRPC  
2.1 各向同性理想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4 - x;xQ  
2.1.1 S波反射与透射 14 xdMY2u  
2.1.2 P波反射与透射 16 HTSk40V  
2.2 各向同性吸收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8 PmtXD6p3(  
2.2.1 S 波反射与透射 18 0XI6gPo%  
2.2.2 P 波反射与透射 20 kpMo7n  
2.3 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21 T-x}o  
2.3.1 几何光学近似条件下非均匀介质中的波传播 21 W *2P+H%  
2.3.2 任意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系数方程 24 P!lfk:M^;  
2.4 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0 <&tdyAT?&  
2.4.1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中麦克斯韦方程的分量形式 31 TV/EC#48  
2.4.2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1 NMzq10M=6  
2.5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 36 B[d%?L_  
2.5.1 全反射与倏逝波 36 :mt<]Oy3  
2.5.2 全透射 37 '_ys4hz}  
2.5.3 反射系数、透射系数振幅和相位随入射角变化 38 spWo{  
2.6 反射率和透射率 39 5=1Ml50  
2.6.1 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0 i;\n\p1  
2.6.2 吸收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1 { PS0.UZ  
2.6.3 空气与金属导体表面的反射率 43 CD4@0Z+  
习题 44 Ao\Im(?  
参考文献 44 u,]qrlx{  
第3章 平面光波在平界面层状介质薄膜中的反射与透射 45 Cv;#8Wj}  
3.1 法向阻扰和光学有效导纳的概念 45 hfg ^z5  
3.2 平面分界面单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47 H;#C NB<e  
3.3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53 2I 7|hZ,  
3.3.1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的矩阵方法 53 %q6I-  
3.3.2 多层增透膜和高反射膜的基本构成特点 55  3CPSyF  
3.4 非均匀介质膜层的特征短阵 61 g*!1S  
3.4.1 一阶近似 62 c GyBml1  
3.4.2 二阶近似 63 Lz!H@)-mr  
3.5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分层矩阵计算方法 64 )"_&CYnd  
3.5.1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矩阵波动方程 64 gL`aLg_  
3.5.2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矩阵波动方程 66 Hk$do`H-=Y  
3.5.3 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解 70 <`NtTG  
3.5.4 单轴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特征矩阵 72 V`G^Jyj  
3.5.5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数值解 74 ^?|d< J:{  
3.5.6 单层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75 &ViK9  
习题 79 g!Ui|]BI9  
参考文献 79 h~O^~"jc  
第4章 膜系设计图示法 81 WP'.o  
4.1 矢量法 81 %AA -G  
4.2 导纳图解法 87 =h.` ey  
4.2.1 单一等效界面等反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7 bmh@SB  
4.2.2 单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9 y2R\SL,  
4.2.3 多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 92 l< HnPR/  
4.3 金属膜导纳圆图 97 OHv9|&Tpl  
4.4 膜系层间电场分布 99 gUYTVp Vf  
习题 100 8t |?b  
参考文献 101 Pfd%[C/vdm  
第二篇 光学等膜分类反应用 >)k[085t  
第5章 增透膜 102 D`U,T& @  
5.1 表面反射对光学系统性能的影响 102 u/xP$  
5.2 基底介质非相干叠加的透射率 104 (3=bKcD'  
5.3 透射滤光片组合透射率 106 ! 6R|  
5.4 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Fsmb+R  
5.4.1 单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N7&Jy  
5.4.2 多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8 z>b^Ui0  
5.5 非均匀介质增透膜 113 %BQ?DTtb7'  
5.6 入射角变化对透射率的影响 115 SZ:R~4 A  
5.7 增透膜应用实例液晶显示增透膜 117 $QwzL/a  
习题 118 AdbTI#eY  
参考文献 118 3ouo4tf$H.  
第6章 高反射膜 120 Swgvj(y;!A  
6.1 反射镜组合的反射率 120 @c}Gw;e  
6.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 121 uWi pjxS  
6.2.1 周期多层膜系的特征矩阵 121 TCi0]Y~a  
6.2.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122 =w<iYO  
6.3 [HL]m类型的周期多层膜 123 E!`/XB/nA  
6.4 (0.5L) H(0.5L)m类型的对称周期多层膜 126 BM5)SgK  
6.5 周期多层膜构成的宽带高反射膜 128 O%<+&Q7  
6.6 中远红外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29 =FM rVE  
6.7 软X 射线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31 TQOJN  
6.8 金属反射镜 134 hl2|Ec  
6.8.1 常用金属反射镜 134 =@nW;PUZ  
6.8.2 金属一介质反射镜 136 TN/&^/  
6.9 影响反射特性的因素 137 Ga` 8oY+~  
6.10 高反射镜应用实例 143 y^D3}ds  
6.10.1 激光高反射镜 143 5f75r  
6.10.2 光刻机系统193nm 高反射膜 144 nN>Uh T  
6.10.3 DLP/LCoS 技影薄膜宽角度高反射镜 145 u3DFgl3-7  
习题 146 qat'Vj,  
参考文献 146 !:~C/B{  
第7章 带通滤光片 149 )&-n-m@E  
7.1 带通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49 N9vNSmm  
7.2 带通滤光片的基本构型一一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及其变形 150 ZIc-^&`r=  
7.3 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透射率计算 151 a, `B.I  
7.3.1 单层薄膜反射与透射计算的有效界面法 151 kjr q;j:  
7.3.2 膜系透射定理 153 J3'0^JP*  
7.3.3 法布里一躏罗干涉仪的透射率计算 155 0:x+;R<P*w  
7.3.4 法布里础罗干涉仪透射特性分析 156 -*2b/=$u  
7.3.5 特殊带通滤光片信噪比的计算 164 5U*${  
7.4 窄带和中等带宽滤光片 164 1+l[P9?R[  
7.4.1 法布里踊罗干涉滤光片 164 $>Gf;k  
7.4.2 窄带平顶多腔带通滤光片 172 Rli`]~!w  
7.4.3 诱导带通滤光片 174 ^plP1c:  
7.5 超窄带带通滤光片 183 :ra[e(l9  
7.6 宽带带通滤光片 185 Z7Nhb{  
7.7 带通滤光片的角特性 186 S-brV\v7  
7.8 极远紫外及软X 射线区域带通滤光片 190 2(GLc*B>  
7.9 多通道窄带带通滤光片 192 lg@q} ]1  
习题 193 YT@N$kOg_  
参考文献 193 5!6}g<z&L  
第8章 截止滤光片 196 @s\}ER3  
8.1 截止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96 VD{_6  
8.2 吸收型截止滤光片 197 g}vU*g ;  
8.3 干涉型截止滤光片 198 ~\zIb/ #  
8.3.1 1/4波长周期膜系的透射特性 198 o/!a7>xO4  
8.3.2 周期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199 =g=Vv"B_  
8.3.3 [(0.5H)L(0.5H)]和[ (0.5L) H(0.5L)]类型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01 L)Da1<O  
8.3.4 [(0.5H)L(0.5H)Jm 和[(0.5L) H(0.5L)]m类型周期对称膜系的透射率 203 u7-0?  
8.3.5 透射带内波纹的压缩 208 UQtG<W]<  
8.3.6 截止带的展宽 210 If|i `,Iy  
8.3.7 透射带的展宽和压缩 212 , - _ReL  
8.4 金属介质膜截止滤光片 218 1i Q(q\%  
8.5 热反射镜、冷反射镜和太阳能电池覆盖膜 218 =.9tRq  
习题 221 ;bq EfV0`2  
参考文献 221 O)r>AdLGn  
第9章 带阻滤光片 223 ,qhv(  
9.1 带阻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223 /jOug>s  
9.2 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23 ~>}7+p ?;  
9.2.1 单个周期对称膜层的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24 eh3CVgH91;  
9.2.2 多层膜透射率的不变特性 224 ~s[Yu!(  
9.2.3 周期对称多层膜通带内波纹的压缩 227 {7=k/Y*U  
9.2.4 四种介质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0 [+:KIW<  
9.3 非周期对称多层膜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1 <Q.-WV]Z  
9.4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 232 .r@'9W^8  
9.4.1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的基本构成特点 233 &oDu$%dkT  
9.4.2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设计的傅里叶变换方法 234 ;fv/s]X86I  
习题 241 ;giT[KK  
参考文献 241 |>nVp:t^  
第10章 分光镜 243 2K2jko9'a  
10.1 中性分光镜 243 (' i_Xe  
10.1.1 金属膜中性分光 244 zx5t gZd,N  
10.1.2 介质膜中性分光 245 9K{0x7~  
10.1.3 金属介质膜中性分光 247 8V:yOq10  
10.2 双色分光镜 249 3. g-V  
10.3 偏振分光 254 55`cNZ  
10.3.1 偏振特性的描述 254 .eDI ZX  
10.3.2 平板偏振分光镜 255 nZUBblRJ)  
10.3.3 棱镜偏振分光 258 7me1 :}4  
10.3.4 宽角宽带偏振分光 259 .fS1  
10.4 消偏振分光 262 q.RW_t~  
10.4.1 偏振分离的描述 263 |7G=f9V  
10.4.2 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67 =7U 8`]WA  
10.4.3 金属一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71 7ZgFCK,8m,  
10.4.4 其他消偏振分光设计方法 273 F}#=qBa[  
10.5 分光中的消色差问题 280 <1E* wPm8  
习题 281 #'kVW{  
参考文献 282 [2ZZPY9?Q  
第二篇 薄膜扶术基础 j [y+'O  
第11章 薄膜制备技术 283 5,W DmhJ  
11.1 真空技术简介 283 0CUUgwA /  
11.1.1 真空的基本知识 283 L+" 5g@  
11.1.2 真空的获得 284 i52:<< 8a  
11.1.3 真空的测量 286 ,u<aKae  
11.2 薄膜制备方法物理气相沉积 289 orAEVEm  
11.2.1 蒸镀法 289 XAc#ywophi  
11.2.2 溅射法 300 JxLD}$I  
11.3 薄膜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 306 8I=migaxP  
11.3.1 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 307 1rhQ{6  
11.3.2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U}<;4Px]7v  
11.3.3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nc%ly *  
11.3.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309 E@\bFy_!>b  
11.3.5 光化学气相沉积 310 $+a2CZs!  
11.3.6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311 C$$lJ=>  
11.3.7 原子层沉积 312 !/MHD  
11.4 薄膜制备方法一一液相沉积 313 K3^N_^H  
11.4.1 化学镀 313 > 9wEx[  
11.4.2 阳极氧化法 314 pUaGrdGxzQ  
11.4.3 溶胶一凝胶法 314 ws$!-t4<(  
11.4.4 电镀 315 vZpt}u  
11.4.5 LB 膜制备技术 315 ^ $t7p 1  
11.5 光刻蚀 316  $mG&4Y  
11.5.1 光刻工艺 316 c)fTI,.$  
11.5.2 光刻胶 317 w0^T-O`<  
11.5.3 掩模 318 A?*_14&  
11.5.4 曝光 318 NbnuQPb'  
11.5.5 刻蚀方法 318 I8 {2cM;  
11.5.6 无掩模刻蚀 321 p V^hZ.  
11.5.7 刻蚀图形及折射率 323 \[w82%U  
习题 323 u%=M4|7  
参考文献 324 C.$`HGv  
第12章 光学薄膜检测技术 326 JY tM1d  
12.1 光谱分析技术基础 326 SD^6ib/]b  
12.1.1 光度计和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326 PO[ AP%;  
12.1.2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30 7$7Y)&\5 w  
12.2 薄膜透射率和反射率测量 333 ~Xg@,?Zr  
12.2.1 透射率测量 333 =@>[  
12.2.2 反射率测量 334 n1xN:A  
12.3 薄膜吸收和散射测量 338 *gC6yQ2?  
12.3.1 吸收测量 338 I2=?H <  
12.3.2 散射测量 342 tc@([XqH  
12.3.3 薄膜表面轮廓及粗糙度测量 344 vH+QI  
12.4 光学薄膜常数测量 347 F? kW{,*  
12.4.1 光度法 348 FU|c[u|z  
12.4.2 全反射衰减法 354 {g *kr1JM  
12.4.3 椭圆偏振法 357 ~E=.*: 5(  
12.5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检测 358 i# 1:DiF  
12.5.1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机理 359 =M'y& iz-  
12.5.2 影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的因素 360 4#Fz!Km  
12.5.3 激光损伤阂值测量方法 362 AoEG%nT  
12.5.4 提高光学薄膜损伤阂值的途径 366 fRe$}KX  
12.6 薄膜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检测 368 m1X0stFRs"  
12.6.1 薄膜微结构 368 D^Bd>Ey4  
12.6.2 薄膜微结构检测 371 [}|-% 4s  
12.6.3 雕塑薄膜 372 9i8D_[  
12.6.4 薄膜化学成分检测 373 +1 H.5|  
12.7 薄膜非光学特性测量 375 ;N4b~k)  
`}KK@(Y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20-06-28 22:28
shancjb:有没有电子版呀可以下载? (2020-06-28 22:24)  O82T|0uw  
'O8"M  
暂时没有,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实体书,便于学习。
苍氓一 2021-04-20 13:18
学习学习
华丽的转身 2021-09-15 09:19
受教了
春风依旧 2021-10-11 11:50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
七七0 2021-11-08 11:06
学习一下,谢谢 fAm^-uq[  
18961721564 2022-04-26 21:46
我有一本,购买的二手
viavi1109 2022-08-09 13:24
看看看 e) 42SL^s  
轩zjw哥 2022-09-29 22:07
学习学习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