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

发布:cyqdesign 2020-06-01 23:03 阅读:7193
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共分三篇13章:第一篇分为4章,讲述薄膜光学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各向同性均匀和非均匀、各向异性均匀和非均匀、吸收和导电层状介质薄膜反射和透射特性计算;第二篇分为6章,分类讲述增透膜、高反射膜、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带阻滤光片和分光镜的膜系构成、特性描述及其应用;第三篇分为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沉积薄膜制备方法原理、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以及一些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和介质薄膜制备实例。鉴于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的飞速发展,《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在取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前沿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 x;RjLI4h  
x6,kG  
-j%!p^2j9  
目录 4KB) UPW  
第一篇 薄膜元学基本理抢 M2[ywab  
第1章 薄膜光学的电磁理论基础 1 m6qmZ2<  
1.1 麦克斯韦方程 1 5t$ZEp-  
1.2 平面电磁波 6 .x__X3P>\  
1.2.1 复矢量波动方程一一齐次矢量亥姆霍兹方程 6 >$gWeFu  
1.2.2 理想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7 cJ 5":^O  
1.2.3 吸收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8 :K!@zT=o  
1.3 平均电磁能流密度光强 9 TQx''$j\  
1.4 电磁波谱、光谱 10 ;SBM7fwRk  
习题 12 =rj5 q  
参考文献 12 /rd6p{F  
第2章 平面光波在两介质分界平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14 &i`\`6 q  
2.1 各向同性理想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4 buGYHZu  
2.1.1 S波反射与透射 14 Qtmsk:qm  
2.1.2 P波反射与透射 16 o;o ji  
2.2 各向同性吸收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8 YW@Ad  
2.2.1 S 波反射与透射 18 ziuhS4k  
2.2.2 P 波反射与透射 20 0T!_;IQ  
2.3 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21 Sr_]R<?  
2.3.1 几何光学近似条件下非均匀介质中的波传播 21 f1Ruaz-  
2.3.2 任意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系数方程 24 5 ^}zysY`  
2.4 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0 f"h{se8C  
2.4.1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中麦克斯韦方程的分量形式 31 xbex6i"ZE  
2.4.2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1 L+@RK6dq  
2.5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 36 $CaF"5}?Ke  
2.5.1 全反射与倏逝波 36 W M/pP?||  
2.5.2 全透射 37 f=v +D0K$n  
2.5.3 反射系数、透射系数振幅和相位随入射角变化 38 '?+q3lps  
2.6 反射率和透射率 39 iMnp `:*  
2.6.1 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0 @?_<A%hz  
2.6.2 吸收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1 wi]|"\  
2.6.3 空气与金属导体表面的反射率 43 C& 0iWY\a  
习题 44 Y_&D W4  
参考文献 44 #uNQ+US0  
第3章 平面光波在平界面层状介质薄膜中的反射与透射 45 Mn(:qQo^&`  
3.1 法向阻扰和光学有效导纳的概念 45 PTe8,cD>  
3.2 平面分界面单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47 ya]CxnKR3  
3.3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53 ukV1_QeN [  
3.3.1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的矩阵方法 53 qw[)$icP  
3.3.2 多层增透膜和高反射膜的基本构成特点 55 d$<HMs:o@  
3.4 非均匀介质膜层的特征短阵 61 y\Z7]LHCqw  
3.4.1 一阶近似 62 ^{8r(1,  
3.4.2 二阶近似 63 VsOn j~@  
3.5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分层矩阵计算方法 64 :)+|q  
3.5.1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矩阵波动方程 64 C7&4,],  
3.5.2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矩阵波动方程 66 sfez0Uqe.~  
3.5.3 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解 70 *a xOen  
3.5.4 单轴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特征矩阵 72 I%(`2 rD8G  
3.5.5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数值解 74 wm|{@z  
3.5.6 单层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75 +*[lp@zU{  
习题 79 q4$zsw  
参考文献 79 bH+p5Fd;  
第4章 膜系设计图示法 81 1R)4[oYN\<  
4.1 矢量法 81 $L>tV='  
4.2 导纳图解法 87 w">XI)*z  
4.2.1 单一等效界面等反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7 L.bR\fE   
4.2.2 单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9 2.O;  
4.2.3 多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 92 ~4o2!!^tI  
4.3 金属膜导纳圆图 97 ppIMaP  
4.4 膜系层间电场分布 99 9J_lxy}  
习题 100 gq`gitu0  
参考文献 101 !+& "y K@J  
第二篇 光学等膜分类反应用 vINm2%*zJ  
第5章 增透膜 102 %^xY7!{  
5.1 表面反射对光学系统性能的影响 102 [ Y.3miE  
5.2 基底介质非相干叠加的透射率 104 1]#qxjZ~  
5.3 透射滤光片组合透射率 106 \I; lgz2  
5.4 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g*Nc+W](P>  
5.4.1 单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tF SO"  
5.4.2 多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8 hdtb.u~  
5.5 非均匀介质增透膜 113 +`l >_u'  
5.6 入射角变化对透射率的影响 115 g@YJ#S(}  
5.7 增透膜应用实例液晶显示增透膜 117 s=Pwkte  
习题 118 xlF$PpRNM  
参考文献 118 j}Lt"r2F  
第6章 高反射膜 120 p=jD "lq  
6.1 反射镜组合的反射率 120 N ~L3 9  
6.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 121 2MmqGB}YcW  
6.2.1 周期多层膜系的特征矩阵 121 DLe?@R5  
6.2.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122  49&p~g  
6.3 [HL]m类型的周期多层膜 123 ! FbW7"yE  
6.4 (0.5L) H(0.5L)m类型的对称周期多层膜 126 HMJx[ yD  
6.5 周期多层膜构成的宽带高反射膜 128 l'T3RC,\  
6.6 中远红外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29 Fy8KZWim  
6.7 软X 射线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31 W}V L3s  
6.8 金属反射镜 134 s2)a8 <  
6.8.1 常用金属反射镜 134 =ZjF5,@  
6.8.2 金属一介质反射镜 136 y ?]G OQI  
6.9 影响反射特性的因素 137 %qL0=ad  
6.10 高反射镜应用实例 143 1 *'SP6g  
6.10.1 激光高反射镜 143 K.G}*uy  
6.10.2 光刻机系统193nm 高反射膜 144 O]RP?'vO  
6.10.3 DLP/LCoS 技影薄膜宽角度高反射镜 145 p't>'?UH|  
习题 146 eZR{M\Q  
参考文献 146 M~7gUb|  
第7章 带通滤光片 149 5mdn77F_  
7.1 带通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49 +{N LziO  
7.2 带通滤光片的基本构型一一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及其变形 150 "P`V|g  
7.3 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透射率计算 151 'S\YNLqQ  
7.3.1 单层薄膜反射与透射计算的有效界面法 151 <Hl.MS  
7.3.2 膜系透射定理 153 Bh?K_{e  
7.3.3 法布里一躏罗干涉仪的透射率计算 155 _x_om#~n  
7.3.4 法布里础罗干涉仪透射特性分析 156 }Wjb0V  
7.3.5 特殊带通滤光片信噪比的计算 164 .^8 x>~  
7.4 窄带和中等带宽滤光片 164 =z^v)=uhp  
7.4.1 法布里踊罗干涉滤光片 164 74hGkf^S  
7.4.2 窄带平顶多腔带通滤光片 172 zz3Rld!b[  
7.4.3 诱导带通滤光片 174 8?!=/Sc  
7.5 超窄带带通滤光片 183 _]H$rf,Rc  
7.6 宽带带通滤光片 185 Ol3$!x9  
7.7 带通滤光片的角特性 186 5CH9m[S  
7.8 极远紫外及软X 射线区域带通滤光片 190 (5rH 72g(  
7.9 多通道窄带带通滤光片 192 @SeE,<  
习题 193 4.2qt  
参考文献 193 &NiDv   
第8章 截止滤光片 196 y)o!F^  
8.1 截止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96 833KU_ N  
8.2 吸收型截止滤光片 197 6=a($s!   
8.3 干涉型截止滤光片 198 ,\ zp&P"p  
8.3.1 1/4波长周期膜系的透射特性 198 syhTOhOX  
8.3.2 周期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199 :{?8rA5  
8.3.3 [(0.5H)L(0.5H)]和[ (0.5L) H(0.5L)]类型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01 S@;>lw,s!  
8.3.4 [(0.5H)L(0.5H)Jm 和[(0.5L) H(0.5L)]m类型周期对称膜系的透射率 203 +[M5x[[$  
8.3.5 透射带内波纹的压缩 208 pfsRV]  
8.3.6 截止带的展宽 210 % FW__SN$c  
8.3.7 透射带的展宽和压缩 212 :J` *@cDn  
8.4 金属介质膜截止滤光片 218 3OTq  
8.5 热反射镜、冷反射镜和太阳能电池覆盖膜 218 HV ab14}E  
习题 221 j*aN_UTr3  
参考文献 221 F }l_=  
第9章 带阻滤光片 223 Z'p7I}-qr  
9.1 带阻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223 F M:ax{  
9.2 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23 7bOL,S  
9.2.1 单个周期对称膜层的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24 S*~v9+  
9.2.2 多层膜透射率的不变特性 224 1~NXCIdF  
9.2.3 周期对称多层膜通带内波纹的压缩 227 ~]8bTw@  
9.2.4 四种介质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0 A7SBm`XJ)p  
9.3 非周期对称多层膜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1 L9[? qFp  
9.4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 232 .PBma/w W  
9.4.1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的基本构成特点 233 M6U/. n  
9.4.2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设计的傅里叶变换方法 234 } _Yk.@J5  
习题 241 //*>p  
参考文献 241 h 3Kv0^{  
第10章 分光镜 243 'PTWC.C?9  
10.1 中性分光镜 243 2ijw g~_@  
10.1.1 金属膜中性分光 244 (wLzkV/6  
10.1.2 介质膜中性分光 245 (r,tU(  
10.1.3 金属介质膜中性分光 247 c-8Pc ]+g  
10.2 双色分光镜 249 r#LoBfM;^A  
10.3 偏振分光 254 mwLp~z%OX  
10.3.1 偏振特性的描述 254 >J>4g;Y  
10.3.2 平板偏振分光镜 255 \Ku6 gEy  
10.3.3 棱镜偏振分光 258 NMb`d0;(  
10.3.4 宽角宽带偏振分光 259 %toxZ}OP  
10.4 消偏振分光 262 HT7V} UiaO  
10.4.1 偏振分离的描述 263 k r2V  
10.4.2 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67 qg?O+-+  
10.4.3 金属一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71 d54(6N%  
10.4.4 其他消偏振分光设计方法 273 zn|~{9>y  
10.5 分光中的消色差问题 280 v`8dRVN  
习题 281 c!"&E\F  
参考文献 282 $>zLa_cn|  
第二篇 薄膜扶术基础 J2H/z5YRJ4  
第11章 薄膜制备技术 283 UV8,SSDTV  
11.1 真空技术简介 283 oyV@BHJO@  
11.1.1 真空的基本知识 283 (@Q@B%!!K  
11.1.2 真空的获得 284 #UGm/4C  
11.1.3 真空的测量 286 Q- 78B'!=  
11.2 薄膜制备方法物理气相沉积 289 =\H.C@r  
11.2.1 蒸镀法 289 ,W"Q)cL  
11.2.2 溅射法 300 >!:uVS  
11.3 薄膜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 306 !Tuc#yFw  
11.3.1 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 307 @4dB$QF`&  
11.3.2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_ h\wH;  
11.3.3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 Zb-YA  
11.3.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309 Zn&S7a>7  
11.3.5 光化学气相沉积 310 l(|@ dp  
11.3.6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311 D/C,Q|Ya6  
11.3.7 原子层沉积 312 |KFRC)g  
11.4 薄膜制备方法一一液相沉积 313 .r!:` 6  
11.4.1 化学镀 313 sS#Lnj^`%  
11.4.2 阳极氧化法 314 #MYhKySku  
11.4.3 溶胶一凝胶法 314 Z"rrbN1  
11.4.4 电镀 315 IKSe X  
11.4.5 LB 膜制备技术 315 ImQ?<g8$  
11.5 光刻蚀 316 !DFT}eu  
11.5.1 光刻工艺 316 v~i/e+.h>y  
11.5.2 光刻胶 317 ~ldqg2c  
11.5.3 掩模 318 gE8p**LT+  
11.5.4 曝光 318 sp*_;h3'  
11.5.5 刻蚀方法 318 7N0V`&}T  
11.5.6 无掩模刻蚀 321 #x Z7%    
11.5.7 刻蚀图形及折射率 323 L ;5uB2  
习题 323 !IlsKMZ  
参考文献 324 xKIzEN &  
第12章 光学薄膜检测技术 326 =y.!Ny5A  
12.1 光谱分析技术基础 326 +:@HJXwK  
12.1.1 光度计和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326 A+i|zo5p=k  
12.1.2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30 Ru8k2d$B  
12.2 薄膜透射率和反射率测量 333 hhQLld4  
12.2.1 透射率测量 333 N3 qtq9{  
12.2.2 反射率测量 334 Yg@k +  
12.3 薄膜吸收和散射测量 338 xu[6h?u(h8  
12.3.1 吸收测量 338 4kZX$ct}  
12.3.2 散射测量 342 mk#xbvvG  
12.3.3 薄膜表面轮廓及粗糙度测量 344 k@r%>Ul@  
12.4 光学薄膜常数测量 347 ?h)Z ;,}  
12.4.1 光度法 348 I_66q7U"0  
12.4.2 全反射衰减法 354 Zhb) n  
12.4.3 椭圆偏振法 357 W.b?MPy]  
12.5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检测 358 "bZ {W(h  
12.5.1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机理 359 J WaI[n}  
12.5.2 影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的因素 360 %7WQb]y  
12.5.3 激光损伤阂值测量方法 362 '?Fw]z1$  
12.5.4 提高光学薄膜损伤阂值的途径 366 (izGF;N+  
12.6 薄膜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检测 368 YB{hQ<W  
12.6.1 薄膜微结构 368 eZ+pZq  
12.6.2 薄膜微结构检测 371 2 t'^  
12.6.3 雕塑薄膜 372 s"5f5Cn/Wh  
12.6.4 薄膜化学成分检测 373 1I< <`7'  
12.7 薄膜非光学特性测量 375 g_8Bhe"ik  
[]R`h*#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20-06-28 22:28
shancjb:有没有电子版呀可以下载? (2020-06-28 22:24)  46U?aHKW@|  
CUz1 q*):  
暂时没有,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实体书,便于学习。
苍氓一 2021-04-20 13:18
学习学习
华丽的转身 2021-09-15 09:19
受教了
春风依旧 2021-10-11 11:50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
七七0 2021-11-08 11:06
学习一下,谢谢 yrp;G_  
18961721564 2022-04-26 21:46
我有一本,购买的二手
viavi1109 2022-08-09 13:24
看看看 BhO*Pfs  
轩zjw哥 2022-09-29 22:07
学习学习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