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

发布:cyqdesign 2020-06-01 23:03 阅读:7173
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共分三篇13章:第一篇分为4章,讲述薄膜光学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各向同性均匀和非均匀、各向异性均匀和非均匀、吸收和导电层状介质薄膜反射和透射特性计算;第二篇分为6章,分类讲述增透膜、高反射膜、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带阻滤光片和分光镜的膜系构成、特性描述及其应用;第三篇分为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沉积薄膜制备方法原理、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以及一些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和介质薄膜制备实例。鉴于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的飞速发展,《薄膜光学与薄膜技术基础》在取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前沿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 t1yfSStp  
9@Cu5U]  
I^n,v) 8  
目录 ^e\$g2).  
第一篇 薄膜元学基本理抢 Ne3YhCC>  
第1章 薄膜光学的电磁理论基础 1 )@tHS-Jf  
1.1 麦克斯韦方程 1 Ui1s ]R  
1.2 平面电磁波 6 Ut/%+r"s  
1.2.1 复矢量波动方程一一齐次矢量亥姆霍兹方程 6 b8%TwYp  
1.2.2 理想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7 k1P'Q&Na  
1.2.3 吸收介质中的平面波解 8 P_p\OK*l]o  
1.3 平均电磁能流密度光强 9 Pv)^L  
1.4 电磁波谱、光谱 10 j`Ek:  
习题 12 {}RU'<D  
参考文献 12 w|0:0Rc~u  
第2章 平面光波在两介质分界平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14 sS4V(:3s  
2.1 各向同性理想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4 3=Uyt  
2.1.1 S波反射与透射 14 { +Wknm%  
2.1.2 P波反射与透射 16 OP=-fX|*Q  
2.2 各向同性吸收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18 xwwL  
2.2.1 S 波反射与透射 18 PAC=LQn&  
2.2.2 P 波反射与透射 20 SY@;u<Pd   
2.3 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21 :}#j-ZCC"  
2.3.1 几何光学近似条件下非均匀介质中的波传播 21 #IDLfQ5g  
2.3.2 任意非均匀介质界面的反射系数方程 24 gg#lI|  
2.4 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0 tt6GtYrC 1  
2.4.1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中麦克斯韦方程的分量形式 31 <{YzmN\Z  
2.4.2 平面对称各向异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31 2BT+[  
2.5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 36 6T_Ya)  
2.5.1 全反射与倏逝波 36 DqmKD U  
2.5.2 全透射 37  B"5xs  
2.5.3 反射系数、透射系数振幅和相位随入射角变化 38 )7#3n(_np  
2.6 反射率和透射率 39 V_n tS& 2o  
2.6.1 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0 0~[M[T\  
2.6.2 吸收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41 2\#$::B9  
2.6.3 空气与金属导体表面的反射率 43 -Oz! GX  
习题 44 !\Cu J5U  
参考文献 44 ,R7j9#D  
第3章 平面光波在平界面层状介质薄膜中的反射与透射 45 uc]5p(9Hb  
3.1 法向阻扰和光学有效导纳的概念 45 ,I]]52+?4  
3.2 平面分界面单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47  <pD  
3.3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53 z_A\\  
3.3.1 平面分界面多层均匀介质薄膜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的矩阵方法 53 X(8LhsP  
3.3.2 多层增透膜和高反射膜的基本构成特点 55 nKEw$~F  
3.4 非均匀介质膜层的特征短阵 61 OJM2t`}_t  
3.4.1 一阶近似 62 _)YB*z5  
3.4.2 二阶近似 63 @LS%uqs  
3.5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分层矩阵计算方法 64 B T {cTj0W  
3.5.1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矩阵波动方程 64 0=40}n&`  
3.5.2 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矩阵波动方程 66 kK:Wr&X0H  
3.5.3 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解 70 w`M`F<_\:  
3.5.4 单轴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特征矩阵 72 JP^x]t:  
3.5.5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矩阵波动方程的数值解 74 Qs8yJH`v  
3.5.6 单层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的反射与透射 75 id`RscV]  
习题 79 +t Prqv"(  
参考文献 79 m0^~VK|  
第4章 膜系设计图示法 81 R,OT\FQ<  
4.1 矢量法 81 qa8?bNd'f  
4.2 导纳图解法 87 OI6m>XH?  
4.2.1 单一等效界面等反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7 3.ShAL  
4.2.2 单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和等相位导纳圆图 89 gnb+i`  
4.2.3 多层膜系等折射率导纳圆图 92  Yg2P(  
4.3 金属膜导纳圆图 97 5 5Mtjqfp  
4.4 膜系层间电场分布 99 *o(bB!q"c  
习题 100 D+q z`  
参考文献 101 YzEOfHL,  
第二篇 光学等膜分类反应用 ['iEw!  
第5章 增透膜 102 i2[8^o`_  
5.1 表面反射对光学系统性能的影响 102 ]xJ. OUJy  
5.2 基底介质非相干叠加的透射率 104 (VHPcoL  
5.3 透射滤光片组合透射率 106 )}_}D +2  
5.4 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gRVa=}=  
5.4.1 单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7  >Af0S;S  
5.4.2 多层均匀介质增透膜 108 Z\n^m^Z =  
5.5 非均匀介质增透膜 113 i`iR7UmHeR  
5.6 入射角变化对透射率的影响 115 [I<J6=  
5.7 增透膜应用实例液晶显示增透膜 117 W58%Zz4a  
习题 118 Df(+@L5!  
参考文献 118 'bg'^PN>z  
第6章 高反射膜 120 oBo |eRIt|  
6.1 反射镜组合的反射率 120 K]dR%j  
6.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 121 s8' ;4z  
6.2.1 周期多层膜系的特征矩阵 121 T+%P+  
6.2.2 周期多层膜系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122 N+pCC  
6.3 [HL]m类型的周期多层膜 123 ]<Q&  
6.4 (0.5L) H(0.5L)m类型的对称周期多层膜 126 EEx:Xk%5hX  
6.5 周期多层膜构成的宽带高反射膜 128 2l:cP2fa  
6.6 中远红外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29 [l<&eI&ln  
6.7 软X 射线区域的多层高反射膜 131 K(TejW#  
6.8 金属反射镜 134 p^ OHLT  
6.8.1 常用金属反射镜 134 5rQu^6&  
6.8.2 金属一介质反射镜 136 VT#`l0I }  
6.9 影响反射特性的因素 137 xv%]g= Q  
6.10 高反射镜应用实例 143 pXA |'U5]  
6.10.1 激光高反射镜 143 giesof  
6.10.2 光刻机系统193nm 高反射膜 144 C!6D /S  
6.10.3 DLP/LCoS 技影薄膜宽角度高反射镜 145 3&+nV1  
习题 146 =OTu8_ d0t  
参考文献 146 FNo.#Z5+b  
第7章 带通滤光片 149 ={o)82LV  
7.1 带通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49 %8YUK/(|n  
7.2 带通滤光片的基本构型一一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及其变形 150 ^E+fmY2a  
7.3 法布里一咱罗干涉仪透射率计算 151 q; C6ID`  
7.3.1 单层薄膜反射与透射计算的有效界面法 151 O]!o|w(  
7.3.2 膜系透射定理 153 3Jj&wHp]  
7.3.3 法布里一躏罗干涉仪的透射率计算 155 3Lv5>[MnN  
7.3.4 法布里础罗干涉仪透射特性分析 156 T~g`;Q%i  
7.3.5 特殊带通滤光片信噪比的计算 164 xjrL@LO#  
7.4 窄带和中等带宽滤光片 164 Q=#FvsF#z3  
7.4.1 法布里踊罗干涉滤光片 164 #n|eq{fkK  
7.4.2 窄带平顶多腔带通滤光片 172 ?<Mx*l  
7.4.3 诱导带通滤光片 174 `9\^.g)  
7.5 超窄带带通滤光片 183 mSk";UCn  
7.6 宽带带通滤光片 185 g{kjd2  
7.7 带通滤光片的角特性 186 ]U }B~Y  
7.8 极远紫外及软X 射线区域带通滤光片 190 Jq8v69fyQ  
7.9 多通道窄带带通滤光片 192 wk1/&  
习题 193 79h'sp6;  
参考文献 193 oc[z dIk  
第8章 截止滤光片 196 6X4r2Vq  
8.1 截止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196 # 00?]6`z  
8.2 吸收型截止滤光片 197 U % ?+N  
8.3 干涉型截止滤光片 198 )/2TU]//  
8.3.1 1/4波长周期膜系的透射特性 198 4jjo%N  
8.3.2 周期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199 Eb5BJ-XeS^  
8.3.3 [(0.5H)L(0.5H)]和[ (0.5L) H(0.5L)]类型对称膜系的光学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01 sJ5#T iX  
8.3.4 [(0.5H)L(0.5H)Jm 和[(0.5L) H(0.5L)]m类型周期对称膜系的透射率 203 "QBl "<<s  
8.3.5 透射带内波纹的压缩 208 TS=U%)Ik  
8.3.6 截止带的展宽 210 {L7+lz  
8.3.7 透射带的展宽和压缩 212 wb##|XyK<c  
8.4 金属介质膜截止滤光片 218 ogJ';i/o  
8.5 热反射镜、冷反射镜和太阳能电池覆盖膜 218 7=qvu&{  
习题 221 Oa M~rze  
参考文献 221 ;w._/  
第9章 带阻滤光片 223 ' hdLQ\J  
9.1 带阻滤光片的特性描述 223 ]M~ 7L[  
9.2 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23 JLg/fB3%  
9.2.1 单个周期对称膜层的等效导纳和等效相位 224 N0 mh gEA  
9.2.2 多层膜透射率的不变特性 224 E;q+u[$  
9.2.3 周期对称多层膜通带内波纹的压缩 227 C@pn4[jTl  
9.2.4 四种介质周期对称膜系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0 [EK^0g   
9.3 非周期对称多层膜构成的带阻滤光片 231 k$kxw_N5d  
9.4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 232 lB!M;2^)X  
9.4.1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的基本构成特点 233 @iBmOt>3  
9.4.2 正弦周期折射率带阻滤光片设计的傅里叶变换方法 234 iI &z5Q2  
习题 241 9XUk.Nek  
参考文献 241 v`p@djM  
第10章 分光镜 243 XQtV$Lw  
10.1 中性分光镜 243 _ G2)=yj]  
10.1.1 金属膜中性分光 244 QcjsQTAbk  
10.1.2 介质膜中性分光 245 !HeQMz  
10.1.3 金属介质膜中性分光 247 XK;Vu#E*^  
10.2 双色分光镜 249 D'^UZZlI^I  
10.3 偏振分光 254  D@]/%;  
10.3.1 偏振特性的描述 254 "EE (O9q  
10.3.2 平板偏振分光镜 255 #CW{y?=  
10.3.3 棱镜偏振分光 258 :Smyk.B2!  
10.3.4 宽角宽带偏振分光 259 YHxQb$v)  
10.4 消偏振分光 262 m9\~dD  
10.4.1 偏振分离的描述 263 @3~Wukc  
10.4.2 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67 ~~Rq$'q}  
10.4.3 金属一介质膜消偏振分光设计实例 271 aEun *V^,  
10.4.4 其他消偏振分光设计方法 273 YtXd>@7  
10.5 分光中的消色差问题 280 tGSX TF}G  
习题 281 9Sl5jn  
参考文献 282 !\'HKk~V  
第二篇 薄膜扶术基础 /)?qD  
第11章 薄膜制备技术 283 y k\/Cf  
11.1 真空技术简介 283 ,jl4W+s  
11.1.1 真空的基本知识 283 >\3N#S"PF  
11.1.2 真空的获得 284 43~v1pf{!  
11.1.3 真空的测量 286 APCE }%1U  
11.2 薄膜制备方法物理气相沉积 289 +4Q1s?`  
11.2.1 蒸镀法 289 ,C:^K`k&  
11.2.2 溅射法 300 KTeR;6oZn"  
11.3 薄膜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 306 kxmsrQ>av  
11.3.1 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 307 %MEWw  
11.3.2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I"Oc.w^R  
11.3.3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308 "{c@}~  
11.3.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309 7 h>,  
11.3.5 光化学气相沉积 310 itcM-?  
11.3.6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311 %zhSSB =BJ  
11.3.7 原子层沉积 312 X?(R!=a  
11.4 薄膜制备方法一一液相沉积 313 z f >(Y7M  
11.4.1 化学镀 313 VJ1rU mO~  
11.4.2 阳极氧化法 314 (nYGN$qC9  
11.4.3 溶胶一凝胶法 314  @l&{ j  
11.4.4 电镀 315 H;[?8h(  
11.4.5 LB 膜制备技术 315 OM`Ws5W}f  
11.5 光刻蚀 316 5v sn'=yN  
11.5.1 光刻工艺 316 RVF<l?EI4R  
11.5.2 光刻胶 317 A7T(p7pP  
11.5.3 掩模 318 Qv)DSl  
11.5.4 曝光 318 57_AJT hR  
11.5.5 刻蚀方法 318  RcZ&/MY  
11.5.6 无掩模刻蚀 321 <~u-zaN<W  
11.5.7 刻蚀图形及折射率 323 ]Y$jc  
习题 323 j%':M  
参考文献 324 }C$D-fH8sW  
第12章 光学薄膜检测技术 326 O:8Ne*L`D  
12.1 光谱分析技术基础 326 0W~1v  
12.1.1 光度计和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326 G'wyH[ d/  
12.1.2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30 3-)R'  
12.2 薄膜透射率和反射率测量 333 dl6Ju  
12.2.1 透射率测量 333 PtGFLM9R  
12.2.2 反射率测量 334 6H;\Jt  
12.3 薄膜吸收和散射测量 338 +F>erdV  
12.3.1 吸收测量 338 :W+%jn  
12.3.2 散射测量 342 BHU=TK@GR  
12.3.3 薄膜表面轮廓及粗糙度测量 344 <L2z|%`  
12.4 光学薄膜常数测量 347 =<AG}by![  
12.4.1 光度法 348 3PkU>+.6  
12.4.2 全反射衰减法 354 klTRuU(  
12.4.3 椭圆偏振法 357 w BoP&l  
12.5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检测 358 6.a|w}C`  
12.5.1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机理 359 :w7?]y6~S  
12.5.2 影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阔值的因素 360 Ci2*5n<  
12.5.3 激光损伤阂值测量方法 362 CX ; m8  
12.5.4 提高光学薄膜损伤阂值的途径 366 ?!3u ?Kd  
12.6 薄膜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检测 368 bP%X^q~]A  
12.6.1 薄膜微结构 368 n' 1LNi  
12.6.2 薄膜微结构检测 371 .sb0|3&  
12.6.3 雕塑薄膜 372 lk=[Xo  
12.6.4 薄膜化学成分检测 373 =6=l.qyYK  
12.7 薄膜非光学特性测量 375 Rhw+~gd*F  
6t'.4SR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20-06-28 22:28
shancjb:有没有电子版呀可以下载? (2020-06-28 22:24)  Ze?H  
V! .I>  
暂时没有,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实体书,便于学习。
苍氓一 2021-04-20 13:18
学习学习
华丽的转身 2021-09-15 09:19
受教了
春风依旧 2021-10-11 11:50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后续可能考虑买本
1250288535 2021-10-11 14:54
还不错
七七0 2021-11-08 11:06
学习一下,谢谢 6<YAoo  
18961721564 2022-04-26 21:46
我有一本,购买的二手
viavi1109 2022-08-09 13:24
看看看 QGnUPiD^  
轩zjw哥 2022-09-29 22:07
学习学习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