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之间,科技创新差距究竟在哪?

发布:cyqdesign 2018-06-07 10:19 阅读:6029
所有影响人类的重大发现,在空间上和人口上的分布都极其不均衡——总是极少数的人,在极少数的几个地方改变世界。 y/\0qQ/  
}n;.E&<[  
真正能承担科技创新的不是一块土地、一个人,而是需要高浓度、高密度的“场”。 |j w{7\+  
+j!$88%Z{  
一群人在一起打磨,是所有科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条件 6EY W:o  
|k [hk  
我们现在看硅谷,公司、投资机构、中介组织、老师、同学、实验室,在不大的空间内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起,这是一个特征。它的内核就是一所大学,它早期不被人看重。而现在,斯坦福大学如日中天,经过一个多世纪成为世界顶级名校,硅谷就是以这个大学为中心而衍生出来的。 OY'6~w9  
U3rpmml  
现在这个地区有大大小小公司一万家以上,创造了很多销售额、GDP和就业岗位。我在考察中发现,硅谷公司的密度很大。 <%ZlJ_cM  
$?M$^- (e  
但与之相比,中国的高校有多少专利?高校周边有多少企业?能不能跟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大学一样,画出一幅高校与企业高度集聚的地图来?这是值得探讨的好题目。 A` )A=L  
& Do|Hw  
再看东岸,有一个基金会做了6年的研究,发现麻省理工大学校友所创办的公司有两万多家,每年创办的速度在递增,创业者的年龄在下降,创造的销售额达2500亿美元。这个现象给了我很强的冲击,为什么呢? ll#_v^  
)>+J`NFa  
因为这样的现象多次出现过。以色列本身不大,在这个不大的国家里,就只有靠地中海沿岸的那几个地方,密集地分布着高科技公司。顺着这个思路,再把这个现象往前推,发现聚集是人类历史上屡屡发生的现象。 yE=tuHv(0  
{K ,-fbE  
我们讲希腊文明,几何学、逻辑学都是希腊人的学问。希腊人的学问最早就是柏拉图创办的学院,这个学院成为了一个凝聚优秀学者、学生讨论的地方,对整个人类影响非常大。 o7^u@*"F  
.'Rz tBv  
我国与之类似的是山东。公元前300年,古代齐国首都临淄(今天的淄博),有当时最有名的学院——稷下学宫。150年里,上千人在里面,百家争鸣。在那么久远的时候,临淄也是一个空间上不大的地方,但很多厉害的人凑在一起。 ZD`p$:pT  
t}m"rMbt  
然后就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等人都出现在不大的地方,就是佛罗伦萨周围的几个村镇。 YLkdT%  
!`qw" i  
再往后是科学革命,英国的剑桥就在伦敦不远的小镇上,但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想法和思想都产生在这个不大的地方。这种聚集的现象一再出现。 9|5>?'CqP  
{+  @M!  
两千年来,有一群人在一起打磨,这是所有科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条件。不是单个的厉害的头脑所能实现的。厉害的头脑凑到一起,你说东他说西,互相激发。 1_RN*M +#  
XMi)PXs$  
所有影响人类的重大发现,在空间上和人口上的分布都极其不均衡——总是极少数的人,在极少数的几个地方改变世界。 yh{Wuz=T  
<52)  
中美大学之间,科技创新差距在哪? s{@3G8  
bG&vCH;}%  
我前一段在研究城市,城市就是密度,就是聚集。这次去的时候发现,科学创新比一般城市还要高密度。这次我们走进拥有创新公司的几个地方,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我们要看哪些东西我们有,哪些东西我们没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T.B} k`$  
n\'@]qG)Z4  
硅谷核心就是斯坦福大学,波士顿走廊核心就是麻省理工大学。这些有纲领、有精神、有校训。但北大和清华也有校训,有传统。 ,Jqk0cW2  
EhK~S(r^  
对校园的大规模投资,在中国已经能做到了。我看过很多五千亩的校园,车在里面开半天,很多大学城大到进去以后出不来。 p5?8E$VHV  
Hr/3nq}.  
美国大学的房子里有一堆牛人,我们中国这里也有。 snti*e4"V  
:j[a X7Sq2  
区别在于,像麻省理工大学这样的学校比我们对人的投资更多。他们每年研发预算很多,其中部分是企业捐的,而我们国家大学每年的研发资金却差很多。在美国好的大学里,师生互动频率很高。同时,老师带着博士生全世界走,哪个地方有意思,只要报上名字带着就去了,博士生领着硕士生走,硕士生领着本科生走。 r3mQoTvnv  
O od?ifA  
有人说中国有雄厚的资本,但其实在往人身上投钱这方面,还差得很远,培养人的“厚度”远远不够。很多事情看一看、现场听一听就不一样,但中国有多少学生有这个条件? h$#zuqm  
OaCp3No  
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相比,有老师、有学生、有研发、有支持研发的人和机构、有国家投入、有校友捐赠或公司捐赠,这些环节是一样的,但后面一个环节就不同了。研究出来以后怎么办?再下一步就是要用专利,可以依靠专利排他性地实现发明创造的收益。 3lo.YLP^  
a,~}G'U  
麻省理工大学在1960年代就做了很多在大学层面的尝试,得出了一些把这一块资源激活的经验。这些经验最后反映到议员那里去,最后有了《拜杜法案》(《拜杜法案》使私人部门享有联邦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成为可能)。由于这个法案的推行,最后大概6900家公司放在马萨诸塞州,成为了整个马萨诸塞州经济的发动机。 p({)ZU3  
@$] CC1Y  
此后,出现了新的角色,叫专利转换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的人整天在大学里面转来转去。他们也不是科学家,也不完全是商人,而是负责帮助科学家申请专利和推动专利商业化的专家。专利带来的利益,有三分之一归专利转换办公室,他们拿到钱再去申请专利,拿到更多的钱,整个技术转换的格局就不一样了。我们大学里面有这样的人吗? ly)L%hG  
b]XDfe  
所以,我们缺的是制度,而没有制度的原因是没有人把制度做出来。 Qu6Q)dZ<  
<F#/wU^9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专利墙”,而专利背后是一套关于专利保护的法律。你用五年或者八年来研发,只要干出头来,任何人都要给你付费。没有这个信念,谁会把五年、八年的时间往里放?风险资本怎么敢往里投?有了核心大学给企业的专利,围绕这个专利可以再开发更多专利。 ~ s# !\Ye  
"u.4@^+i  
光有专利还不行,产业界怎么判断?市场怎么判断?这是另外一个环节。不是所有专利都能赚钱,要有人掂量、评估、检验、尝试。 0\a;} S'g#  
F%F:Gr/  
我们在游学过程中就看到有企业联合会,驻扎在麻省理工大学,从市场产业生产的角度评估哪些专利更有机会变成产品,但我们这里好像就没有这样的组织。 y jQpdO  
= }6l.9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省。 81&5g'  
 EWn\ ]f|  
科技创新就要有高浓度、高密度的“场” eHQ3K#M#  
zm`^=cV  
什么叫科创?运用一个新的原理解决有市场前景的问题,就叫科技创新。在我看来:第一,要有原创性的想法,原理就是一个想法,就是关于因果联系的猜测,有了原理能不能用,后面要有一组支撑性的技术。 *oP&'$P  
Ey**j  
我们最受触动的科研项目是盲人的眼镜。这个项目背后的科学原理就是:人看东西不是靠眼睛看的,而在脑子里成像,这个科学原理曾有多少人摸索、猜测。有了这个原理,不一定能马上变成产品,应用原理要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撑。 3|g]2|~w@h  
Q?"-[6[v  
科学家、工匠都不能少,工艺的可行性很重要。 -4!i(^w[m/  
=`y.L5  
为什么麻省理工大学强调手脑并重?不动手解决不了关键的技术困难。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工匠、企业家、投资家、商人,一个都不能少。 Xh*p\ $  
`Z!NOC  
另外,不能指望科学创新遍布整个国家,所有这些元素只能在空间上集中到非常小的地方来,高密度、高浓度,要形成一个场。不光是每个元素很优秀,而且要每个元素进入到这个场里互相作用。 I~: AWS9  
Ow7}&\;^-  
我们这次游学,互相折磨,互相较劲,发现所有人的体能都是可以的。这次实验发现:场是比单个元素更重要的力量,这个场一定不能太大。反应堆、熔炉、高压、高温要凑到一起,要高频互动。 +(9qAB7  
q9mYhT/Im  
温度非常重要,如果不在一个群里面集聚起来、凑到一起,好多潜在的力量是发挥不出来的。这里头最重要的生产力不是单个人多聪明、多厉害,而是形成的那个氛围。 km+}./@  
vJE>H4qPmD  
中国古人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什么叫创新?就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的条件是什么?想法再往前走一步,最后怎么变成产品?这里有大量的道理值得研究。把想做事的人聚在一起,形成氛围,就可以发展,这是知识驱动、知识外溢的经济发展。 ecgGl,{  
S/l?wwD  
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地方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城市,研究到最后就是这个问题。 BoMf#l.3B  
DU.nXwl]  
所以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这需要大家共同研究。(来源:博士联盟 作者: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分享到:

最新评论

opticwc 2018-06-08 10:04
缺少这种高度集中的地方
hanabii 2018-06-08 10:14
无中生有的条件是什么?
wangjin001x 2018-06-08 10:31
中美大学之间,科技创新差距究竟在哪?
翔羽000 2018-06-08 10:37
科技创新就要有高浓度、高密度的“场”
wyy515 2018-06-08 11:31
中美大学之间,科技创新差距究竟在哪?
climberhua 2018-06-08 13:39
什么叫创新?就是“无中生有”。
54xiner 2018-06-08 17:44
基础教育,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
lilyc 2018-06-08 18:29
创新才是硬道理
zhoutao 2018-06-08 20:11
中国大学杂事太多,美国大学可以安心做科研
photonpool 2018-06-08 20:11
我们缺少人力对创新进行评估,所以只能用硬指标来评价创新成果,这也是无奈。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微信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新浪微博!
手机APP
扫一扫,下载安装光行天下的手机APP!
9652202 cyqdesign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