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n`z`{<n kx?Yin8K (lVMy\
u*;H$& NytTyk) 目录
y|KQ`;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R"V90b Cf 1.1引言
rMi\#[oB 1.2像差的非线性
2Kz$y
JTp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6[+tpx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dG;SM$T,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D@gC(&U/6 参考文献
uJ
-$i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q,@#
cQBV 2.1成像光学系统
&C+2p 2.1.1光学传递函数
xxvt<J 2.1.2相对畸变
t#|R"Q#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Ca5#'3Eh 2.2.1点列图
P.@dB.Ny 2.2.2点扩散函数
(w)%2vZ^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3HOOC 参考文献
qe{;EH*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Jr'4% 3.1非球面像差
qz]qG=wmL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f?
K74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3QhGFd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V!.z%Vgf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W j^@Zq#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g/!MEOVx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WFcb\..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Iqqjk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UWC4PWL,>C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1g{}O^ul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M,<=.oT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I<D7Jj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03v+eT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6384$mT,S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Ox%Zm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Z/G#3-5)p 参考文献
g^+p7G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CO@G%1#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ewaj!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NL$z4m0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EA>.SSs! 参考文献
:G@z?ZJ[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 EFh*sp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FApkvy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f;BY%$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6_KvS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4jebx
jZ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4x[_lsj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7:?\1a 5.2.1总体设计方案
]VKQm(,0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R)JH D7
1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Hq::F?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er7(Wph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27ZqdHd 5.2.6数值分析
OS@uGp=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O)vGIp?f't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d=^QK{8 5.3.2阶跃型
光纤 !;|#=A9 5.3.3光纤物镜
hxMRmH[f: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Eej
Lso#\ 参考文献
tW|0_m>{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tdxzs_V,-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M{G}-QK_. 6.1.1红外辐射概述
T,9q~*" 6.1.2红外光学材料
f^1J_}cL 6.1.3红外探测器
aq_K,li#w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guOAT-w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W%>T{}4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DR|r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MZQDFuvDxZ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_LwF:19Il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P1rjF:x[*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zO"De~[9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s,#We} bv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4i8&p`/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i;9X_?QF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6?[P^{GpH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G3^<l0?S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yZNG>1N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b-VtQ%Q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zTB&Wlt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P*c1 6.6.1冷光阑效率
#tu>h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bVU4H$k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E&kv4, 参考文献
;]grbqXVE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Fdhgm{Y2s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zJy=1r 7.1.1日盲紫外
4xg)e`
*U 7.1.2紫外材料
EB!ne)X 7.1.3紫外探测器
37kFbR@x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Jg=!GU/:: 7.2.1系统初步优化
g?"QahHG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o 7kg.w|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W=^.s>7G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K\9CW%W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RN-gZ{AW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jNj1t{}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k%hl`} 7.3.4几点讨论
YOLzCnI4 参考文献
+U<YM94?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asYk#;z\"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i,ZEUdd*_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uFSU|SDd.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D=Rf?2\P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I{dy,\p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Okmurnn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eg/itty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_u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W^{)%4g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QVkY7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u v=D 参考文献
<!RkkU&
6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R&(OWF;~, 9.1傅里叶透镜
ZH\t0YhrVe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td7(444]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P
_fCb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Ve@DF8G 9.2空间光调制器
0yC~"u[N Y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5]I)qij
q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UsH#!9.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Ygk_gBRiC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F_:zR,P%#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b(y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G(wK(P0j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9R8q+2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xxq.rL"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5&Yt=)c\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2fr%_GNu 9.6.2光学试验装置
\u`P(fI!K% 参考文献
k@lJ8(i^qU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D%o(HS\E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G3TS?u8Q 10.1.1光束扫描器
u]NsCHKlT 10.1.2扫描方式
I"czo9Yspd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q
MxShUU 10.2.1fθ透镜的特性
9*s8%pL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nCA=-Jv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DDR4h"Y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O~D3z4l0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4dFr~ { 参考文献
HcIJ&".~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z{OL+-OY 11.1概述
5PeYQ-B| 11.1.1变焦原理
(LTu=1 11.1.2像差控制
m]U 11.1.3最小移动距离
LAk
.f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I= :yfW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XlF ,_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S\N l|U[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s:6K'*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W[J2>`k9 参考文献
f3!Oc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P<R^eLZ<&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I'iD0eR 12.1.1太赫兹简介
]_B<K5 12.1.2太赫兹材料
Ao?b1VYy/ 12.1.3太赫兹探测器
ktqFgU#rT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wjpxr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Ux',ma1JK 12.2.2像质评价
geK;r0(f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NfV%vv 参考文献
b&`~%f- )Xon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