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布:cyqdesign 2015-10-06 11:56 阅读:6480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炉,William C Campbell ,Satoshi ōmura以及 Youyou Tu(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7byK{{/z  
* K D I}B>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奖理由】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Satoshi Omura 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7vrl'^1  
【屠呦呦将分得诺奖一半奖金】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 w[zjerH3  
m.# VYN`+A  
H8Bs<2  
|,gc_G  
s%nUaWp~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f%fHj  
bLij7K 2H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_dt>.  
语录: - D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QwJV S(Gs4  
个人经历: :cem,#(=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5\5/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JQ8fdP A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lT(WD}OS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Y W>*?"N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9O^p@Q#W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oTU!R ,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4PBq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dgDO:)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YP{,#p  
屠呦呦与青蒿素 z;{iM/Xe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eow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Bu<M\w?7Y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g]<4&)~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ov ` h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HKQDc'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QR c{vUR&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m4hX 'F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m|u~FS4  
2011年9月,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jSh5!6O  
8Wrh]egu1  
分享到:

最新评论

shima668 2015-10-06 12:44
o 不简单啊
Difoptics0803 2015-10-06 16:13
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拿诺贝尔奖的
liwenjuan 2015-10-06 16:15
太好了
埃土 2015-10-06 18:55
第一个中国医学诺贝尔奖
望帝春心 2015-10-06 18:58
厉害呀    
庄生晓梦 2015-10-06 19:00
热烈祝贺  
mang2004 2015-10-06 19:47
高兴!
kirodo 2015-10-06 20:09
热烈祝贺
遇刊少年 2015-10-06 20:37
我们也加油
谭健 2015-10-06 21:36
不简单 呀 ,真的是不简单呀 S M!Txe#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