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东南大学实验室诞生

发布:cyqdesign 2010-11-20 13:55 阅读:7495
10月15 日,《科学》杂志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 \e=@h!p  
U .rH,`  
  不过,这个小型“黑洞”不仅不会毁灭世界,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太阳能 4s"HO/  
59ivL6=3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万物,甚至包括光。人们乐意议论这种天体,因为它神秘、“性情”怪异:它身处宇宙最幽暗的地方,没有人能直接观测到它,而靠近它的任何物质,都会被无情地拖曳到它的深渊里,小行星、星尘、光波、时间,无一例外。 ooD/QZUE  
SEuj=Vie#  
  人们对黑洞这种天体感到好奇,但绝不会希望有任何一个黑洞接近自己,或我们的星球。然而现在却有一些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造出了“黑洞”,一个“迷你”黑洞。 I%(+tJ  
epwXv|aSZ  
  10 月15 日的《科学》杂志在介绍这种“人造黑洞”时建议,人们可以把这种“黑洞”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uvv|@Z  
 <Nw?9P  
  制造出“人造黑洞”的是中国东南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崔铁军教授和程强教授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位研究者。 &3^40s/+  
@&~BGh  
  “实际上,我们做的黑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洞。”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程强教授对记者说。 I#mT#xs6  
/!E /9[V  
  实验室里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个吞噬一切的“恶魔”装进口袋。据程强介绍,现在存在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实验室的“人造黑洞”,实际上是一个模拟装置,这种模拟装置目前可以吸收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在未来,它还可以吸收光。 Z2`e*c-[E  
: ._O.O  
  但是除此之外,它并不能吸收任何实质的东西。“它只吸收电磁波,不吸收能量。”程强对记者说。 D ,)~j6OG8  
~f@;.  
  这是一个不具有危险性的“黑洞”,不仅如此,这种装置还能在未来用于收集太阳能。在这方面,“人造黑洞”将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都更高效。 7O{\^Jz1  
E+01"G<Q  
  一些物理爱好者甚至为这种全新的装置设计了一些新功能,比如将它装置在航天器中的太阳帆上,或者用来吸收空气中游散的电磁波——因为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这种看不见的电磁波据说侵害了我们的健康,成为一种新的污染。 `\qU.m0(j  
r|P4|_No  
  不过,制造“黑洞”的研究者却从来不想那么多,现在崔铁军和程强正在继续的,是如何把实验室里的装置变成样机,“实现工程化”。 l >O]Cpt  
ZWr\v!4  
  面对关于“人造黑洞”的各式各样的议论,程强认为, “成果公布以后,被许多国际媒体转载和评论,确实也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从我们个人角度而言,只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工作。 eHjR/MMr_  
? &1?uc  
  实验室里的“黑洞” i&l$G55F  
F6 UOo.L)I  
  “我觉得很惊奇,崔和程这么快就做出了"人造黑洞"!”看到这个研究成果后,纳瑞马诺维说。 9!R!H&  
c"QI`;D_c  
  伊维根·纳瑞马诺维(EvgeniiNarimanov) 是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市普渡大学的一名教授。 lE`ScYG  
t,H,*2  
  今年年初,他和合作者亚历山大·基尔迪谢维(Alexander Kildishev) 一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制造小型“黑洞”的理论和设计方案。 ngNg1zV/q  
Y<|L|b6  
  他们的想法是通过模拟黑洞的一些性质,使在“人造黑洞”附近出现的放射性物质被吸引,然后螺旋式地进入“黑洞”中心。  (0k0gq;  
bEy%S "\<  
  “我们的确是受到他的论文的启发,但研究本身是我们独立完成的。”程强对记者说。之所以能这么快将之变成现实,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也一直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年的经验,实验过程中也用到了很多他们自己的独创性想法。 kg-%:;y.  
O ,DX%wk,  
  不过虽然名为“黑洞”,他们受纳瑞马诺维启发而造的“黑洞”,和真正存在于宇宙中的黑洞还是有大差别的,这种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质量的大小上。两种“黑洞”的原理其实并不一样。 ~svu0[Vx  
yRy9*r=  
  宇宙间的黑洞之所以能吞噬一切,是因为它质量巨大,而实验室里的“黑洞”,实际上是根据光波在被吸进宇宙黑洞时的性质,模拟出来的仪器,可以令光波接近时产生相似的扭曲,并被吸引。 4o|~KX8Qz  
/bw-*  
  也就是说,两种“黑洞”可以让附近的光波出现相似的“结局”,但是光波遇到的却并不是同一回事。 GY4yZa  
7kb`o y;(^  
  不过目前东南大学实验室里的“黑洞”,还只是适用于某些微波频率,比如人们常用的通信频率, 如GSM、CDMA 和蓝牙等,吸引光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光波的频率更短,需要设计的“人造黑洞”尺寸也要更小些。 pGOS'.K%t8  
S#""((U$  
  超强吸波装置 m4%m0"Z  
AUN Tc3  
  这样的“人造黑洞”,在未来可以用于发电。 -7yX>Hjl  
n_w,Ew,>5  
  “当电磁波遇到这台仪器,就会立刻被捕获,并且立刻被引入到仪器里,一直被吸进黑洞中心。没有电磁波可以逃离这个黑洞。”崔铁军向《科学美国人》杂志描述“人造黑洞”时说。在他们的仪器中,被吸入的电磁波在中心位置转化为热能。 a'A0CQ  
A#p@`|H#B  
  根据《科学》杂志介绍,“人工黑洞”是一个直径22 厘米的装置。它有60 个同轴环,外层由40 个同心环组成。 k%LE"Q  
XM)|v |  
  通过特别设计,研究组令同心环的从外到内的介电常数发生连续变化,而不同的介电常数,则能让电磁波的方向发生相应改变。 '}}DPoV  
Q647a}  
  程强把这台仪器描述成“一个超强吸波装置”。可以这样联想,一台“人造黑洞”仿佛一台吸力强大的“吸尘器”,只要它所在的地方有电磁存在,那些电磁波或光波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它收入囊中,不受任何其他外界条件的限制。 Ea3tF0{  
%tu{`PN<  
  用于获取能源,这样一个超强吸波装置仿佛正在打开一座看不见却内容丰厚的“宝藏”,用它来吸收太阳能,不仅可以在任何天气里正常工作,甚至将之放入黑暗的宇宙里,它也能收集到同样多的电磁波或光波,并将之转化为热能。
分享到:

最新评论

gaoxw6 2010-11-29 15:10
可以呀!有创意!
iris_1017 2010-12-01 09:48
     ,强!
iris_1017 2010-12-01 09:49
呵呵,现代科技真是牛啊
chuchuang 2010-12-03 13:20
《科学》?国有科学杂志吗?我定过半年。。。彩图挺漂亮滴
moth 2010-12-05 15:56
感觉军事用途会更大··
haddy 2010-12-07 20:32
牛人啊,太强了 U"ZDt  
gmfc 2010-12-08 16:50
绝对牛X
bairuizheng 2010-12-08 18:12
如果能做到简单的易用的电磁波陷阱,手机,高压电源箱..., 不就可以无辐射安全了吗。
yys575 2010-12-09 14:12
COOL!!!!!!!! .)Du ;  
dt_hugo 2013-09-09 20:43
厉害啊 g }5lGz4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