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式实验证明:反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

发布:cyqdesign 2019-05-06 09:24 阅读:2088
据英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首次使用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进行了著名的双缝式实验,结果表明其符合量子理论:既是粒子又是波。双缝式实验证明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点状粒子也是波。 nv0@xnbz  
R"Liz3Vl%  
该实验的标准版本如下:粒子穿过固体屏障中的一对狭缝,在另一侧的屏幕上,会出现典型的波的干涉图案。从每个狭缝出现的波峰和波谷在重叠时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由此会在屏幕上出现高粒子密度和低粒子密度的交替带。 ~!iQ6N?PY  
QWnndI_4p  
这些实验已经揭示了光子、电子、原子甚至大分子的波粒二象性。但用反物质进行实验,很难产生强大、均匀的反粒子束。不过,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借助一种新的双缝式实验,证实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也具有类似波的特性。 83~ i:+;  
}3 m0AQ;K  
jF"YTr6  
@~ Dh'w2q  
GV|9H]_,I  
w?vVVA  
& -l8n^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装置,其中,钠的同位素钠-22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正电子穿过两排连续的垂直杆(垂直杆的厚度不足1微米)。杆之间的间隙约为几百纳米,扮演的是传统双缝实验中狭缝的角色。正电子波朝着核乳胶探测器传播,在探测器那里,反粒子改变了溴化银晶体的化学结构  v9RW5  
f|EUqu%E  
研究合作者、意大利米兰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马可·贾玛池说,果不其然,他们发现了正电子的干涉图案,是正电子高低密度交替的条纹。 ] f>]n  
MhEw _{?  
贾玛池及其同事希望未来利用他们的新技术探测其他反物质聚集体——电子偶素的性质,电子偶素是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组成的类原子系统 rZ1Hf11C  
t@oK~ Nr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antimatter-quantum-theory-particle-wave-double-slit-experiment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