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372阅读
    • 18回复

    [求助]雷射光聚焦後光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eep168917
     
    发帖
    51
    光币
    43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2-02
    想請教,為甚麼雷射光束通過擴束鏡之後,再加一面凸透鏡讓光束聚焦,但光斑的能量分布會是一環一環的,如下圖(用Physical Optics Propagation模擬雷射光束) *m]Y6  
    G$a@}9V  
    _ uOi:Ti  
    Hx6O Dj[-  
    光路layout如下 xp1/@Pw?  
    GDCp@%xW  
    >h%>s4W  
    z$1|D{  
    再麻煩各位了 #jBmWaP.  
    <U$YJtEK  
    [ 此帖被jeep168917在2015-02-03 17:25重新编辑 ]
     
    分享到
    离线光杆司令
    发帖
    892
    光币
    7108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2-02
    你可以看看第一张图下面的数据。如果系统设计达或者接近diffraction limit,那么光斑会像图中所示,此时这个光斑核心部分的特征尺寸为1.22λ(F/#)。
    离线jeep168917
    发帖
    51
    光币
    4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5-02-02
    回 光杆司令 的帖子
    光杆司令: U*N{H$ACuR  
    你可以看看第一张图下面的数据。如果系统设计达或者接近diffraction limit,那么光斑会像图中所示,此时这个光斑核心部分的特征尺寸为1.22λ(F/#)。 m{>"  
    rVhfj~Ts  
    [< 9%IGH  
    要如何知道系統有沒有達到diffraction limit?所以這現象是正常的嗎? xc'uC bH  
    我一開始以為是否為球面像差造成的現象 <Ed;tq  
    离线光杆司令
    发帖
    892
    光币
    7108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5-02-02
    回 jeep168917 的帖子
    jeep168917:[图片] `6YN/"unfp  
    要如何知道系統有沒有達到diffraction limit?所以這現象是正常的嗎? [(3 %$?[  
    我一開始以為是否為球面像差造成的現象 &eO.h%@  
     (2015-02-02 13:02)  a3:45[SO4e  
    ,T ^A?t  
    你可以放大图片获取第一环带的尺寸,并将其与1.22λ(F/#)比较,如果接近或者只有2-5倍的关系,可以认为是diffraction limit了
    离线jeep168917
    发帖
    51
    光币
    4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2-03
    Re:回 jeep168917 的帖子
    光杆司令:
    你可以放大图片获取第一环带的尺寸,并将其与1.22λ(F/#)比较,如果接近或者只有2-5倍的关系,可以认为是diffraction limit了 jrm^n_6};  
    Oz xiT +  
    這樣的系統是好的嗎? 因為目前想利用雷射來鑽孔
    离线光杆司令
    发帖
    892
    光币
    7108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2-03
    回 jeep168917 的帖子
    jeep168917:這樣的系統是好的嗎? 因為目前想利用雷射來鑽孔 (2015-02-03 10:20)  ?xE'i[F @  
    XpT})AV  
    如果系统性能达到diffraction limit,聚焦光斑最小,有利于钻小孔
    离线jeep168917
    发帖
    51
    光币
    4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2-03
    回 光杆司令 的帖子
    光杆司令:
    如果系统性能达到diffraction limit,聚焦光斑最小,有利于钻小孔 Oat #%  
    jD_B&MQz  
    Y/34~lhyl  
    好的! qnU$Pd  
    再請教一下,我利用Paraxial Gaussian Beam Data 來看每個位置的光斑大小 ( z%t  
    Sur5 與 Sur6 分別是兩個 Circular Obscuration aperture,並且設定通過孔徑(radius)為1.4mm /d1V&Lj  
    但是為什麼在Paraxial Gaussian Beam Data 看到Sur5 與 Sur6的Beam size是大於2.8呢? qk\LfRbj  
    讓我很困惑 6)#%36rP  
    >4AwjS }H  
    o(Ro/U(Wu  
    Kr;F4G|Qt  
    8'mm<BV;sT  
    uBBW2  
    Fk&A2C}$b  
    K|{&SU_m  
    e\i}@]  
    离线oxfocean
    发帖
    332
    光币
    62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2-03
    贴上源文件吧,大家容易分析。
    离线jeep168917
    发帖
    51
    光币
    4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2-03
    回 oxfocean 的帖子
    oxfocean:贴上源文件吧,大家容易分析。 (2015-02-03 14:08)  #5.L%F  
    5&*B2ZBzH  
    沒問題~好的! 謝謝 !
    离线光杆司令
    发帖
    892
    光币
    7108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2-03
    回 jeep168917 的帖子
    jeep168917:好的! J|Lk::Ri  
    再請教一下,我利用Paraxial Gaussian Beam Data 來看每個位置的光斑大小 56o?=|  
    Sur5 與 Sur6 分別是兩個 Circular Obscuration aperture,並且設定通過孔徑(radius)為1.4mm Y 1 i!  
    ....... (2015-02-03 13:25) sDCa&"6+@  
    ~`{HWmah  
    结合你的LDE数据来看,因为你obscuration aperture尺寸为1.4mm(直径2.8)相对光斑3.3mm(直径6.6mm)小不少,所以有明显的diffraction效应,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你前面的图中呈现多重环带状。 [pmZ0/l  
    E YUr.#:  
    如果你的扩束系统已经完成设计,并且gaussian beam的参数设置没有问题,这个POP给出的结果说明你的obscuration aperture设置不能太小,接近3.3mm最好。不然diffraction效应会十分明显,使聚焦光斑的能量分布不均匀,对钻孔不利。 F,e_`  
    Uc }L/ax  
    10楼 H+; _fd  
    你确定surf5和surf6的中心孔径为1.4mm,然后外面obscure区域足够拦住直径6.6mm的光?如果
    obscure区域不够大,相当于只有中间一个环带区被阻拦,可能造成1楼图示的情形。同时,surf6上的size也可能为3.3mm。 2D MH@U2  
    Lvc*L6  
    [ 此帖被光杆司令在2015-02-03 15: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