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B`WfJ2*2 cp2fDn y,r`8
ef.lM]cO QP;b\11m 目录
njX:[_&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GS$k 1.1引言
8qc%{8 1.2像差的非线性
/~^I]D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4VU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g:6yvEu$ -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A8RT3OiXA 参考文献
eHJ7L8#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XH2SEeh 2.1成像光学系统
@uE=)mP@ 2.1.1光学传递函数
nn
2.1.2相对畸变
|HU
qqlf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zD-gw> 2.2.1点列图
m ZhVpIUO 2.2.2点扩散函数
<F3sQAe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11;0tp 参考文献
'H'+6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x4[Bx1 3.1非球面像差
:^s7#4%6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bSR<d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b c4x"]!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p?3#|^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 t (Pw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76.S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n>0dz#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uy9B8&Sr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fF}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vg.%. ~!9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cMWO_$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eq+o_R}CS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I:_*8el&d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0xxzhlKNL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eE{L>u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xI:
'Hk1 参考文献
4ufLP DH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8MQqZ C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Qkib;\2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_o?(t\B9{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Z-oUO
Z<k 参考文献
~0-764%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VqL
5f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W#L"5pRg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U+"=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4LEE
/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E.`dk.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4%8E5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SO<m(o)G2 5.2.1总体设计方案
kNj3!u$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gdgcvd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K~8tN,~&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V*zz-
2_i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6Q0f 5.2.6数值分析
8KtgSash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MgQU6O<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ewrWSffe 5.3.2阶跃型
光纤 MXF"F:-Kn 5.3.3光纤物镜
$XQxWH|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 (gmd>N 参考文献
bjBeiKH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_`_IUuj$E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8q [c 6.1.1红外辐射概述
3rdfg 6.1.2红外光学材料
p$nK@t} 6.1.3红外探测器
2-V)>98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XLmMK{gs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Sn 6*\z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fl{Y(_OO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dA}
72D?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qX+gG",8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4P'FWm^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v"r9|m~ '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T]6c9_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9O~$! <%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Du::1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Nw(GI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cP'~OT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C5+`<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nF<y7XkO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 R|"Afa=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as\ 6.6.1冷光阑效率
P iQkJ[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bqrJP3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R6Zj=l[ 参考文献
3_MS'&M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1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Q+d.%qhc 7.1.1日盲紫外
_@!QY
7.1.2紫外材料
z,bX.*.- 7.1.3紫外探测器
,|.8nk"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KR=d"t Qw 7.2.1系统初步优化
[vWkAJ'K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9$+^"ilk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Y=a v8Y|`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E-X:Il#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4ja@~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fqV0l!GR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n&hHRg 7.3.4几点讨论
TF=k(@9J? 参考文献
ypD<2z^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7_E*I@n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Ap$Jl B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d1V^2Hb?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n @&"+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3t1=+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v7;J%9=0D`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Fm<jg}>MAd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s:+HRJD|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RCBf;$O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U~:N^Sc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Qj(vBo?D 参考文献
u C,"5C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0]T.Lh$3 9.1傅里叶透镜
uu}`warW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ietRr!$.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A%Bgp?B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A*8m8Sh$ 9.2空间光调制器
e1
x^PT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C8IkpAD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M{?zvq?d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3Wb4so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b7B+eN ?z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E X%6''ys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TB7>s~)47E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0xJ7M.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4_PCqEp)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Ih.rC>)rx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16<M)7 9.6.2光学试验装置
aUH\Ee^M:R 参考文献
qWsylC23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z Yw;q3"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m1 10.1.1光束扫描器
O:
,$% 10.1.2扫描方式
eV"!/A2:N5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bIgh@= 2 10.2.1fθ透镜的特性
'X7%35Y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E7Ibp79}N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B*\$
/bk,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t,
U)
~wi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cSPN'i> 参考文献
jY7=mAd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B:4Ka]{YO 11.1概述
!fY7"E{%% 11.1.1变焦原理
pb!V|#u" 11.1.2像差控制
z{S:X:X 11.1.3最小移动距离
%2f//SZ: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gtiE hCF2W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V">R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Y~>Jl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0n
Y6A~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kv6Cp0uFg 参考文献
+nZUL*Ut/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Uk>?XAr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7A5p["?Z 12.1.1太赫兹简介
&FSmqE;@^ 12.1.2太赫兹材料
.XXW |{ 12.1.3太赫兹探测器
(n,u|}8Y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aJ$lseG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Ck\7F?S 12.2.2像质评价
# 05jC6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nq"evD5 参考文献
YEv%C|l >ys[I0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