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t9
id^ CBx5:}t {-5b[m(
+qF,XJ2 xaSiG 目录
K)8 m?sf/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O~#OVFJ9= 1.1引言
^yF2xJ)9- 1.2像差的非线性
na4^RPtN\e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bzMs\rj\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b(g?X
(&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2ld0w=?+eu 参考文献
kmL~H1qd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f['pHR%l2$ 2.1成像光学系统
1Yv#4t 2.1.1光学传递函数
pK2n'4
C 2.1.2相对畸变
obIYC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chm=b 2.2.1点列图
w~9=6|_ 2.2.2点扩散函数
POUD*(DqNK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_RzcMX 参考文献
Ne,u\q3f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p>]2o\[" 3.1非球面像差
W>7 o
ec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dqEUu!C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8GY`T:^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u%Yr&u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 5YI!; q,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G2A Ufn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h|'T'l&z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vV9q5Bj: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vo DTU]pf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cS1BB#N0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wq&TU'O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v<,6BS<$Z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H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cx/>Hu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m)9qO7P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pn~$u 参考文献
APksY!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DV/P/1E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4Nu!_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0SziTM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V qW(S1w 参考文献
A5ps|zidI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w!14@W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i;>Hy|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P}QuGy[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 cr@[~i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_bSWV4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Z*|qbu)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NN W* 5.2.1总体设计方案
)#dP: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8BZDaiE"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xQA+$H#4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sY>ac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MW+]w~7_Q 5.2.6数值分析
7Jm9,4]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LwB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xCV3HnZ 5.3.2阶跃型
光纤 `_'I 9,.a 5.3.3光纤物镜
^kMgjS}R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B jR:#*<qD 参考文献
3y?ig2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6E^<v?]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1qb 3. 6.1.1红外辐射概述
|vnfY;
;z1 6.1.2红外光学材料
g9;}?h 6.1.3红外探测器
.;n<k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Ee##:I[z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k?Mt#J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iCIu]6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7oDr`=q1]r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Q2p~-0Q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K/z`E!xhN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r[`bqC;\*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Fl^&&1C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h<yxu]u0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3D
k W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INrUvD/*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S3Tww]q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W&6P%0G/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R
gEKs"e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8_ns^6XK5p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xu2 ;< 6.6.1冷光阑效率
r
8,6qP[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Au"[2cG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g0^%X9s 参考文献
quU%9m
\S`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Eq.?Ga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8lt P)K4 7.1.1日盲紫外
3
$Uv 7.1.2紫外材料
UPPDs " 7.1.3紫外探测器
5HioxHL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N@^?J@#V 7.2.1系统初步优化
;EE*#"IJ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T.[ ~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Om-DK%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1z$;>+g<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jpaY:fcF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9!3{3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j!7
O+7y 7.3.4几点讨论
rsvZi1N4w$ 参考文献
RIM"MR9qe=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8sg8gBt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O.1Z3~r-N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u YH+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U 7$<&b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OwVNG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frbV?;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HH2*12e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W<B8P S$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4fZ$&)0&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j
vx-jQ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l@D= 参考文献
z(3mhMJY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b_!~:% 9.1傅里叶透镜
sN7I~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7Ys@;>B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mhp5}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T8ZBQ;o 9.2空间光调制器
f| 3`8JU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RBq&'f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Nd#t !=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Yk:fV &]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jfS?#;T)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Sz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J~DP*}~XK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HPCgv?E3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ZXy&?4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GOs*{zB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u{d@U^)3@ 9.6.2光学试验装置
[={pFq` 参考文献
nV
McHN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zV4%F"-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h :Rw| 10.1.1光束扫描器
g 6>RyjN 10.1.2扫描方式
/,/T{V[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yS"pOT 10.2.1fθ透镜的特性
Nt&}T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pFg<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vf~q%+UqK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C\.? 3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S]9:3~ 参考文献
]BP/KCjAI<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1
xiq]~H 11.1概述
@+Berb 11.1.1变焦原理
AT+|}B! 11.1.2像差控制
H4KwbTT"+ 11.1.3最小移动距离
\@['V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Uv[:Aj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o:RIwS3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OWB^24Z&3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0UWLs_k: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s3_i5,y 参考文献
<3
AkF# C9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F]z xx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6
gA4h 12.1.1太赫兹简介
VV?+q) 12.1.2太赫兹材料
)`-9WCd& 12.1.3太赫兹探测器
&]pW##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uMPJ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AvEJX0"\df 12.2.2像质评价
z6|P]u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Si6%6rAhj 参考文献
!z(POK YqR
MVWc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