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Rqk;!N ,Qd;t G/w&yd4
POl[]ni=> FBR]) h'Z 目录
p7\}X. L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3miEF0x[ 1.1引言
CflGj0oy8 1.2像差的非线性
BaLvlB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R6D'Yt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_aR_[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ex-0@ 参考文献
Td7=La0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_!} lg 2.1成像光学系统
"wB~*,Ny 2.1.1光学传递函数
CPw=?<db 2.1.2相对畸变
aMxg6\8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Y\Z.E; 2.2.1点列图
r fl-(_3 2.2.2点扩散函数
aBH!K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2itJD1; 参考文献
(.:!_OB0N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c%5G3j 3.1非球面像差
efK|)_i
: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7V^\fh5~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c;Z<@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Qlh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Pw*L$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H\zV/1~Y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Voui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zNu>25/)(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GkhaB(btk'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vy
<(1\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JD Q7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3rF=u:r7c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aSKLSl't`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 J3_g<@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P)>`^wc$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O> 5xFz'm 参考文献
-2{NIF^H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XS L*e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nHT0l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0Y%u[i/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doIcO,Q 参考文献
oVG/[e|c'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0gR!W3dh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vZDM}u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_y,?Cj=u|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G9K`8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5gdsV4DH$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cv .R`)l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U}gk;#c 5.2.1总体设计方案
tAI<[M@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b5-W K;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h!vq~g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zNZ"PYh<u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9fOLs 5.2.6数值分析
E{Tvjh+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mZsK>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l*v6U'J 5.3.2阶跃型
光纤 Wfw6(L 5.3.3光纤物镜
gc
ce]QS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G 8b' 参考文献
&<oZl.T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s.9)?<[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M>[D!Yt 6.1.1红外辐射概述
aSN"MTw. 6.1.2红外光学材料
C78V/{ 6.1.3红外探测器
I;Sg9`k=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1<Z~Gw4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TQor-Cymz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g RX`61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L.cGt"{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ZE8EL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B"'xg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9d\B*OU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P5qY|_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JJq/[j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1ymq7F(2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aUqVcEU1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3I93Bt7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y<Z-f.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b{!p |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ogOUrJ}P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GP~h*5es 6.6.1冷光阑效率
2[O\"a%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j06Xz\c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J:N4F.o&K 参考文献
ggy 7p44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5PV|onO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0g$3 7.1.1日盲紫外
i uNBw] 7.1.2紫外材料
zFR=inI 7.1.3紫外探测器
r"%uP[H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cAL*Md8+ 7.2.1系统初步优化
5Tb3Yy< .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A.5N<$l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VSxls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X'Pa9u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l6AG!8H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MPn
6sf9M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K"7Tex 7.3.4几点讨论
GC<zL} 参考文献
U#7moS'r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1]yjhw9g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3RW3<n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epjJ1mW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ftw@ nQNU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XW^Sw;[efZ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x+X^K_*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pN.<F9O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PmHUd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akbzHOM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3hPj;-u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AzfYw'^&9 参考文献
$PNS`@B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cc$L56q 9.1傅里叶透镜
^EG@tB $<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F3bZ3F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Bl
>)G X\l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WCG 9.2空间光调制器
1Ar6hA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CRozC\}K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Hy_}e"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alO,P%>r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_k ;x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qM|-2Zl!+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DH5]Kzb/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8%Wg;:DZx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pFUW7jE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ZYN2lT4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L'*P;z7< 9.6.2光学试验装置
7Lv5@ 参考文献
l5}b.B^w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U4w@jp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hlgBx~S[ 10.1.1光束扫描器
&>0ape 10.1.2扫描方式
T9N&Nh7 3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Je5UVf3>2& 10.2.1fθ透镜的特性
LvtZZX6!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s[ CnJZ\q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eQo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yD0,q%B`}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S!u`V3-s 参考文献
'A|OVyH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yXpU)|o 11.1概述
`D#3 11.1.1变焦原理
RZV8{ 11.1.2像差控制
@`</Z) 11.1.3最小移动距离
5_d=~whO&2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2K8?S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bM #s">Y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8ol R#>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6]#\|lds1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Ww
}qK|D 参考文献
h,D6MP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P@u&~RN9f+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2:d\M3 12.1.1太赫兹简介
/pa8>_, ~ 12.1.2太赫兹材料
)ZU=`!4 12.1.3太赫兹探测器
NW$C1(oT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OZw<YR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WdA6Y 12.2.2像质评价
m-~eCFc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J`!Y hS 参考文献
w(P\+ m <% t;Rd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