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 nYwJ g4%x7#vz0 }GQ8|fg`U
ZK_IK)g qFf'RgUtP 目录
j}S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C6O1ype 1.1引言
RR^I*kRH 1.2像差的非线性
E}\^GNT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Wu:vO2aw8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om*Xh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hGD7/qTN 参考文献
n5oB#>tI0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R_o5 2.1成像光学系统
-\AB!#fh 2.1.1光学传递函数
[0F+t,` 2.1.2相对畸变
jcFh2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j[) i>Qw 2.2.1点列图
-twIF49 2.2.2点扩散函数
}"Y]GH4Y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Qqb/y 参考文献
#.a4}ya19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3"!2C,3c# 3.1非球面像差
XQ,IEj|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5K{(V^88F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5UlkVZ5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BJ~Q\Si6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yBht4"\Al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uoaF(F-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y}@FG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M ~.w:~Jm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Yy>%dL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z15(8Y@2]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
bT*cgD{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7Dom[f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H^Nc\P#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r/:s2oQ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ANp4yy+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q.~.1
'`! 参考文献
=<O{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CG$S?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v?n`kw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_(J- MCY\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DTn=WGm) 参考文献
^=E4~22q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Rr,ii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6bo,x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U|-4*l9Ed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C|;\w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H,KU!1p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i
LK8Wnrq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N, ;'oL+ 5.2.1总体设计方案
"p2 $R*ie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k$k(g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0fQ(3oOg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k[y{&f,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H'_%~OV( 5.2.6数值分析
wC'KI8-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TC&/'7}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7b:oz3 ?PI 5.3.2阶跃型
光纤 L.l%EcW=, 5.3.3光纤物镜
#e+%;5\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Er=
0 参考文献
u)R>ozER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NVeb,Pf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IP&En8W+ 6.1.1红外辐射概述
,^:Zf|V 6.1.2红外光学材料
`Ft`8=( 6.1.3红外探测器
L>xcgV7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C/`?"4w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e%(zjCA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A}OV>y M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nU)}!` E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jlY|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Ud`V"X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H98S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E
Jq=MP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h8u(lIRHQ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d(U*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q6\z]8)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uQ>dR: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se/x+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H Y.,f_m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onG,N1`+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6jPaS!E 6.6.1冷光阑效率
k[A=:H1"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K34ca-~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qqS-0U2 参考文献
]$y"|xqR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Rk2ZdNc\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uW6P3M 7.1.1日盲紫外
hk}M' 7.1.2紫外材料
f.V0uBDN 7.1.3紫外探测器
W{1=O)w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l
\xIGs 7.2.1系统初步优化
E)#3*Wlu$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tLg}7?iB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kxThtjgv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Itj|0PGd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V6BCW;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EG7ki0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p=|z2 J 7.3.4几点讨论
YAC=V?U-# 参考文献
Fr/8q:m&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a!Z,~ V8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T1
D
?X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Q7[Pv.j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Gv?3}8Wp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Y &Q,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3M+hjc.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3/}=x<ui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r+e!o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xAh_,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1abz: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r,[vXxMy(; 参考文献
6LNm>O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7 82NiVed 9.1傅里叶透镜
9.#\GI ;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Lo7R^>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A\8)6-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6h=O`X> 9.2空间光调制器
lJ R",_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3Co/ .VQd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2ai \("?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1i2jYDB"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xJ^Gtq Um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P[eA u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Cl0O%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kpxd+w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E-.M+[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m`4Sp#m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t+q:8HNh 9.6.2光学试验装置
HQQc<7c", 参考文献
5c3)p^]g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N}>`Xm5'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Qp?N<&' 10.1.1光束扫描器
_d %H;<_ 10.1.2扫描方式
> 9 i @W@M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A5!f# 10.2.1fθ透镜的特性
,K3)f.ArYc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KosAc'/ M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3MNo&0M9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OX.z~":y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42ttmN1F 参考文献
i/-Xpj]Zf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7=Ew[MOmM 11.1概述
`<b 3e(A 11.1.1变焦原理
M:Xswwq 11.1.2像差控制
#f\U3p 11.1.3最小移动距离
yZUB8erb.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cl^wLC'o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o_bj@X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L*D-RYW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Ee#)z*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y)Dy 参考文献
1i$9x$4~E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W'y^jp]"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OpL 12.1.1太赫兹简介
X<#Q~" 12.1.2太赫兹材料
&>*fJ 12.1.3太赫兹探测器
^r}^-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yK_2zak5i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9.S?N'T>; 12.2.2像质评价
q 1Rk'k4+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9h\W-)`Q 参考文献
'7u#uL,pa1 m9wV#L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