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0834阅读
    • 29回复

    [讨论]Tracepro 模拟数据可靠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hirley996
     
    发帖
    137
    光币
    214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9-16
    大家好,想问下,大家觉得Tracepro模拟的数据可靠吗?下面有个例子,Tracepro模拟的数据跟理论值差很大,所以引发了我关于Tracepro模拟数据的可靠性的疑问。 XC[bEp$  
    RG`eNRTQ%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讨论啊! ztV%W6  
    ,Z[pLF  
    例子:模拟点光源的不同空间角锥的利用率。 xGK"`\V  
    模型设置:做一个0.1毫米见方的surface source,能量1瓦,光线10000条,以lambertion形式沿z轴正方向传播。 b!z=:  
                       在距离光源1米处,也就是在z=1000毫米的 位置,设置一个圆形侦测面,侦测面的半径r=1000*tanθ 。 h.aXW]]}(P  
             目的:测试此侦测面上的光能利用率,也就是侦测面上的光能相对于光源的利用率。 cb_nlG!  
    JE[J}-2  
    例子的理论值及模拟值: ,<=_t{^  
         角度      理论值                模拟值 3}i(i0+  
         10        0.0152                0.0292 3x E^EXV  
         20        0.0603                0.1215 ??g = `yH  
         30        0.1340                0.2516 ":01M},RA  
         40        0.2340                0.4132 ;)!);q+  
         50        0.3572                0.586 -W)8Z.  
         60        0.5000                0.744 Vpf7~2[q%  
         70        0.6580                0.8749 ZrDr/Q~  
         80        0.8264                0.9672 gPy}.g{tH$  
         90        1.0000 ^e1mK4`  
    r-c1_ [Q#  
    注:理论上半球的立体空间角为2π ,某一张角为θ的角锥所对应的球面空间角为2π*(1-cosθ), DMd&9EsRG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Q%_MO`<]$  
         实测值则是根据上面的例子模型模拟出来的数据。 5m rkw  
         理论上这两个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模拟的值会比理论值高呢? Trml?zexD  
    w)%/Me3o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啊?是什么原因啊? WizVw&Iv  
    M7\KiQd  
    附,数据曲线图: Rc`zt7hbJ  
    1条评分
    cyqdesign 光币 +5 欢迎使用原创内容发起讨论! 2010-09-16
     
    分享到
    离线懒懒的天
    发帖
    613
    光币
    267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9-16
    呵呵,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等待高手解答
    离线zyxzyx1913
    发帖
    216
    光币
    33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9-16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W-1W99auE  
    这里错了,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2π立体角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离线100jinglei
    发帖
    358
    光币
    9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9-16
    楼上讲得对,朗伯体,朗伯体,分布均匀了能是朗伯体吗???
    离线100jinglei
    发帖
    358
    光币
    9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9-16
    理论值你得立体角内积分的!!
    离线shirley996
    发帖
    137
    光币
    21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9-17
    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udGZ%Mr_  
    先回答楼上的, vy1N, 8a  
    2,、3楼的,麻烦先搞搞清楚琅勃体的定义。 '=]|"   
    4楼的正确, `& }C *i"  
    因为光源不是理想的点光源,且要考虑立体角内的积分。 rZ^VKO`~I1  
    4#2iq@s  
    积分处理过后,的关系就不是1-cosθ  了,而应该是sinθ的平方, 这个关系, &L4>w.b"N  
    满足这个关系的数据,跟实际模拟的数据很接近。 lehuJgz'OO  
     Ts 1  
    附数据: 53)*i\9&  
    PBp+(o-  
    角度    理论1-cosθ     模拟    理论sin2(θ) C9"yu&l  
    10    0.015     0.0292    0.03015369 K{[N.dX(  
    20    0.060     0.1215    0.116977778 EGJrnz8  
    30    0.134     0.2516    0.25 xzOM\Nq?O  
    40    0.234     0.4132    0.413175911 X(fT[A_2C  
    50    0.357     0.586    0.586824089 J#*R]LU|  
    60    0.500     0.744    0.75 DzE_p- zs  
    70    0.658     0.8749    0.883022222 SbN.z  
    80    0.826     0.9672    0.96984631 6SN$El 0|G  
    90    1.000         1 WiCJhVF3  
                 l6k.`1.In  
    说明,其中θ指立体角锥半角。 &<oDl _^  
    b<"LUM*;  
    无论如何,谢谢楼上每位参与讨论者。 - {|  
    2RC@Fu~zaU  
    离线shirley996
    发帖
    137
    光币
    21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9-17
    不知道什么原因,部分数据看不到。 xr).ZswQ  
    补: ,1|0]:  
    >\5IB5'j  
    角度    理论1-cosθ     模拟    理论sin2(θ) h^ =9R6im  
    10    0.015     0.0292    0.03015369 ~k780  
    20    0.060     0.1215    0.116977778 lko k2  
    30    0.134     0.2516    0.25 4&+lc*  
    40    0.234     0.4132    0.413175911 T@\%h8@~]  
    50    0.357     0.586    0.586824089 gWpG-RL0  
    60    0.500     0.744    0.75 U# 7K^(E9  
    70    0.658     0.8749    0.883022222 d+158qQOh]  
    80    0.826     0.9672    0.96984631 {2MS,Ua{  
    90    1.000         1 _omz74   
                 BhC>G2 ^7  
    说明,其中θ指立体角锥半角。 u$V8fus0  
    56T{JTo  
    谢谢!
    离线asm
    发帖
    379
    光币
    35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9-17
    引用第5楼shirley996于2010-09-17 09:28发表的  : SJXP}JB_  
    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1,xse  
    先回答楼上的, 1y}tPkOe7O  
    2,、3楼的,麻烦先搞搞清楚琅勃体的定义。 Zq\Vq:MX  
    4楼的正确, ]#t5e>o|  
    因为光源不是理想的点光源,且要考虑立体角内的积分。 ST7Xgma-  
    ....... MR-cOPn  
    WuUT>om H  
    没觉得2-3楼有说错 1G62Qu$O  
    跟点光源没有关系,sin^2(θ)的关系也是根据点光源积分的结果,正因为朗伯体发光强度分布不均匀(正比于cosθ),才需要积分阿,如果考虑非点光源,结果的形式更复杂一些 PuoN<9 #  
    那个空间角变化的探测器所服从的变化应该正比于光源的发光强度,因为在你列出的条件下,物体已经非常接近点光源(一般标准是物体线度/探测距离<1:20,而模型中已经是~1:10000),这个因素不必考虑。所以应该的分布是∫[0,2π]{∫[0,θ]cosθ∙sinθ∙dθ}∙dφ=π∙sin^2θ $1b x\  
    离线zyxzyx1913
    发帖
    216
    光币
    33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9-19
    楼上说得很对,我上次觉得大家应该都了解什么是朗伯型分布就没具体写出来  朗伯型是cosθ的函数,而不是各向均匀分布的。这里光源大小相对与空间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了
    离线jxm212
    发帖
    338
    光币
    41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9-19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