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MG(YP/l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hRw_<
0{ovLzW zh5{t0E}C 市场价:¥42.00
F(E3U'G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w$J0/eX{A
&*TwEN^h ?}*A/-Hx0U 绪论
S[fzy$">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5MJ`B:He+ 1.1光波的特性
owA3>E5t&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jd;=5(2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MRvtuE|g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4AdZk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K~nk:}3Ui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q<]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y6KI.LWR9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V}732?Jy 1.2.2菲涅耳公式
1-@.[VI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EZkg0FhkZ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
R~9qO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k=j{@ 1.2.6全反射
Dx/!^L02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v#/Uq?us 例题
Fy-+? ~ 习题
*JXiOs J&~nD(&TY 第 2章光的干涉
]saf<?fzr 2.1双光束干涉
Wt+aW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R4,j 2.1.2双光束干涉
hx$-d}W{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jnFCtCB 2.3 光学薄膜
2Mx9Kd'a
r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c }>:>^ 2.3.2薄膜波导
8:,E=swe 2.4典型干涉仪
.fxI)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yB4t3H+q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Xui${UYN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RZFq<6> 2.5光的相干性
WSfla~-'F 2.5.1光的相干性
uAT01ZEm 2.5.2干涉的定域性
(x9d7$2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5J1A|qII 2.5.4激光的相干性
JDVMq=ui 例题
Xr~6_N{J 习题
SymSAq0$F KU[eY} 第3章光的衍射
,J?Hdy:R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Sv.z9@S 3.1.1 光的衍射现象
a#W:SgE?Y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DsY-JBDvoz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tYyva 3.2夫朗和费衍射
}NPF]P;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rk)Q+;v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QLo^6S5!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p2|c8n==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MJ[#Gq\0R 3.3菲涅耳衍射
[wl:"rm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z<rdxn,9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NLM ]KT 3.4光栅和波带片
HGmgQ>q@M$ 3.4.1衍射光栅
ByeyUw 3.4.2波导光栅
Oy[1_qfP 3.4.3 全息光栅
>L/Rf8j & 3.4.4波带片
L1*P<Cb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9BB<.
p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xbrxh-gV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4ipU.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 4/UD=7 3.6二元光学概论
9Qp39(l: 3.6.1二元光学-
XhFa9RC 3.6.2二元光学元件
u3kK!2cdP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zLXmjrC 3.7 近场光学简介
mnL
\c' 例题
"+s#!Fh * 习题
:7p0JGd "!XeK| Wi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 F0 传播特性
I.tJ4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ed*Cx~rT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c;e-[F 7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x["fWK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6z^m?t?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hNc;,13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gZh3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V1EqC*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H~1la V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N+l~r]: & 4.4晶体光学元件
@``kt*+K+ 4.4.1偏振器
}uWJ 4.4.2波片和补偿器
$G5m/[KDI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w(J=0Lt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LH!"M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oT&JQ,i[2Q 例题
wKum{X8 习题
2.}<VivT Dqe)8 r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ay+# 5.1 电光效应
RGhl`;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MLY19 ;e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p}i_'%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2 8SlFu?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wQ!~c2a<8 5.2声光效应
>h<eEv/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R
gbj; 5.2.2声光衍射
\8Mkb]QA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AVlMnJ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x+|Fw d 5.3.2法拉第效应
t*<vc]D 例题
jd l1Q<Z 习题。
/V~L:0% B+);y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 Ii@-C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swG^L$r` 6.2光的吸收'
*)ed( +b 6.2.1匕吸收定律
K%qunjv 6.2.2吸收光谱
riZFcVsB 6.3光的色散
@iUzRsl 6.3.1色散率
' F`*(\#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56c, 6.4光的散射
vi4 1` 6.4.1光的散射现象
Y:^ =jV7 6.4.2瑞利散射
_XXK1H x 6.4.3米氏散射
7t5X 6.4.4分子散射
Y@KZ:0< 6.4.5喇曼散射
ro@Zbm;P 例题
@5
kKMz 习题
FO_nS 6\ux;lksn*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tt[P{mMQ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90sM S]a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Ml,H%F 7.1.2基本定律
E}k#-+u<S4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jm RYL("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DC0LJ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MKf=!w 7.2.1符号法则
KblOP{I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x +M-X#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f*XF"@ZQV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3mWo`l 7.3.1物像公式
>]:R{1h 7.3.2焦距及光焦度
j`,;J[Zd`h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XYod>[.x 7.3.4放大率
6i.'S5. 7.3.5 拉亥不变量
E|97zc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x~pv"+ 7.4.1焦点和
焦距 F1M@$S, 7.4.2物像公式
#Yw^n?~~ 7.4.3放大率
sB0+21'R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MF 5w.@62X 7.5.1转面公式
FVY,CeA. 7.5.2拉亥公式
1Dt"Rcn"4 7.5.3放大率公式
{6 #3` 7.6薄
透镜成像
6sP;O,UX 7.6.1透镜的分类
NnHwk)' 7.6.2 薄透镜成像
M|n)LyL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n!eg"pL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S#.Pw%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2h[.qa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ox &`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v[Q)cqj/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2FX"I[0V%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D AgcB 7.8_1平面镜成像
4T^M@+&|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lTUag'U0 7.8.3反射棱镜
Ne^#5 T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b>]q$)(} 7.8.5折射棱镜
_KZ(Yq>SdY 例题
++dV5 习题
N23s{S t vnN_csJ#^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DVB:8"Bu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6:akz`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aNqVs|H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Lvp/} /H/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r#Pd@SV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Ce:R
p? 8.2.1图解法求像
F)gL=6h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XW#,=rYk 8.2.3放大率
L1F){8[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E_H1X'|qS4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qS2%U?S7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0?' 8.3.1双光组组合
c<H4rB 8.3.2正切法
I7uYsjh@u 8.3.3截距法
ko5\*!|:lj 8.3.4无焦系统
#e|eWi>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gIRCJ=e[b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W"n_PPy 8.4.2厚透镜基点
&>s(f-\8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zCHEz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88Y1|:X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9R5.)c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Re&N8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C(L(X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Wt`D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lp9<j1Wl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v4v+;[a%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S 5d{dTPq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T4L^^`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S1B/ClKWq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bimcRX#W 例题
%b*%'#iK 习题
E$1^}RGT) gRFC n6Q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Ym6ec|9;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H 0h 9.1.1光阑及其分类
=CVw0'yZ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asF-mf;D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qXpi'q[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QB.7n&u 9.2.1渐晕
x:bYd\
EJ[ 9.2.2 景深和焦深
(]V.#JM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jp,( 7 9.3像差基本概念
nY8UJy}<oL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p']AXJ`Z 9.3.2球差
=;`YtOL 9.3.3 彗差
,qfa,O 9.3.4像散
i f"v4PHq 9.3.5场曲
roA1=G\Q 9.3.6畸变
dL\8^L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MCCZh{uo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K@i*Nl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t,+S~Cj|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nZT@d;]U9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M'HOw)U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YNXk32@j@e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nx4aGS"F: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G<z)Ydh_ 9.5.1ZEMAX 基本概况
f8 jaMn9o 9.5.2ZEMAX设计环境
j{^(TE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d"78:+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HDEG/k/~m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9,W-KM 例题
{eXYl[7n 习题
./
:86@O :qbG%_PJ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Q*8-d9C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4yA`);r62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V!P3CNK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9PJDT]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X"*G't 10.2眼睛
SSXS 10.2.1 眼睛的结构
@5wg' mM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r83~o/T@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k~R[5W|' 10.2.4眼睛的分辨率
eqR#` 10.3放大镜
R
u5&xIQ 10.3.1 视角放大率
=#tQIhX`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gp HwiFc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H`y1zm 10.4显微镜
h7$!wf!I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RV`j>1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62jA 10.4.3视角放大率'
CiuN26>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F4Uk+|]Bu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e{;e 10.5 望远镜
b..$5 10.5.1望远镜的结构
'EV *-_k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zU5G#LQ 10.5.3放大本领
6W=:`14 10.5.4聚光本领
]e.+u 10.6 物镜和目镜
[MS.5+1Y 10.6.1显微镜的物镜
jyhzLu 10.6.2望远镜的物镜
h*UUtLi%WU 10.6.3目镜
c0&'rxi(B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0}bi:7 例题
r6JkoPMh 习题
ts<dUO
习题参考答案
YSo7~^1W" v{ n}%akc 主要参考文献
3\r@f_p ……
g i'agB^ AnY)T8w 市场价:¥42.00
1fv~r@6s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9D{).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