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实现量子点激光器在硅基小芯片上的高效集成直接制造在硅光子芯片上的激光器,相比外部激光源具有多项优势,例如更高的可扩展性。此外,如果能够在标准半导体代工厂制造,那么带有这种“单片”集成激光器的光子芯片将具有商业可行性。 III-V族半导体激光器可以通过在硅衬底上直接生长激光器材料(如砷化铟)的晶体层,从而实现与光子芯片的单片集成。然而,由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与硅在结构或特性上的不匹配,制造带有此类集成激光源的光子芯片具有挑战性。此外,在制造带有单片集成激光器的光子芯片时,“耦合损耗”——即从激光源传输到光子芯片中硅波导过程中的光功率损失——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最近发表于《光波技术杂志》(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osalyn Koscica博士及其团队成功地将砷化铟量子点(QD)激光器单片集成在硅光子小芯片上。 ![]() Koscica博士表示:“光子集成电路(PIC)应用需要器件占位面积小的片上光源,以便实现更密集的元件集成。” 为实现这种单片集成,作者结合了三个关键概念:用于单片集成的“口袋激光器”策略;包含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的两步材料生长方案(以获得更小的初始间隙尺寸);以及一种聚合物间隙填充方法(以减少间隙中的光束发散),从而在硅光子小芯片上开发出了单片集成的量子点激光器。 在测试中,带有单片集成激光器的小芯片表现出足够低的耦合损耗。因此,量子点激光器能够在小芯片内高效地工作在单一O波段波长上。O波段波长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允许在光子器件内以低色散传输信号。通过使用硅制成的环形谐振腔或氮化硅制成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实现了单频激光发射。 Koscica博士表示:“我们的集成量子点激光器在高达105°C的温度下仍能实现激光发射,在35°C的工作温度下寿命可达6.2年。” 这项激光集成技术有潜力被广泛采用,原因有二。首先,这种光子芯片可以在标准半导体代工厂制造。其次,量子点激光器集成技术可以适用于一系列光子集成芯片设计,无需进行大量或复杂的修改。 通过修改硅光子组件,所提出的集成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光子集成电路设计,为实际应用中实现可扩展、高性价比的片上光源单片集成铺平了道路。 相关链接:https://dx.doi.org/10.1109/JLT.2025.3555555 分享到:
|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一款可过回流焊的高耐温透明塑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