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8037阅读
    • 2回复

    [原创]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aoyucheng
     
    发帖
    4
    光币
    44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0
    产品公差的并行优化设计 8'?V5.6?|~  
    X v bzeabm  
    李舒燕,金健 _H(m4~ M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 3}}~(  
    摘要:在分析产品公差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差并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 a02;Zl  
    关键词:公差;并行工程;优化设计 e&?o  
    中图分类号: TH16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2354(2003) 05 - 0061 - 02 /o#!9H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 HJ]\VP9Zb  
    高,精度是衡量产品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许多产品评 mV0F ^5  
    价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何在设计阶段预测机构的输出偏 lq=| =  
    差,进而通过合理地分配和调整机构各构件参数的公差,以保 ,T?8??bZ  
    证机构的运动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却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 n.p6+^ES  
    的难题。 _Dl!iV05:  
    目前,产品的公差问题主要在三个阶段按不同范畴和性质 9'C kV[  
    予以考虑和解决: 72@raA#y  
    (1) 设计阶段:设计者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产品结构决 ~aa`Y0Ws],  
    定设计公差,很少考虑加工问题; LJDX6]4n  
    (2) 制造阶段:工艺师根据设计公差确定加工工艺路线、方 rVq=,>M9  
    法、余量和加工公差等,以确保设计公差,也较少顾及产品的功 w<-8cvNhiz  
    能要求和结构设计; 'h_PJ%  
    (3) 质量检验阶段:检验师只考虑己加工零件的检验问题, C"_f3[Z  
    并与设计公差相比较,看其是否满足设计公差要求,不考虑功 tpj({   
    能要求、设计结构和加工方式。 $w`QQ^\  
    显然,这种模式不符合并行工程原理,使制造成本增加、设 S',i  
    计和制造周期变长。因此,为了使制造更有效、更经济,获得优 S/v+7oT  
    质低成本的产品,开展并行公差设计理论的研究,在设计阶段 7$x~}*u  
    充分考虑制造阶段和质量检验阶段对公差的约束和要求,直接 U8kH'OD  
    求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加工公差和检验要求,是提高产品综合质 Fy5xIRyI\F  
    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DA%  
    1  公差并行设计的优化数学模型 t=J\zyX!  
    公差并行设计一般将成本作为公差设计优劣的评价指标, l;zpf|.Vc  
    其目标是以加工成本最低、并保证装配技术要求和合理的加工 }2-<}m9}  
    方法,设计出尽可能大的设计公差、工序公差和最优的工艺路 m{Jo'*%8f  
    线。因此,公差并行设计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总成本最小。 c)gG  
    设计公差和工序公差并行设计时的约束条件,是指将这两 K-F@OSK'  
    者分别设计时的约束条件同时进行考虑,合并其中共同的约束 9B")/Hz_  
    条件。设计公差的约束条件主要考虑装配功能要求以及生产 >lQ&^9EI%  
    批量等;工序公差设计的约束条件主要有设计公差约束、加工 LivPk`[  
    方法选择、加工余量公差约束和经济加工精度约束。以上所有 saQA:W;  
    约束即为总模型的约束条件。 tmiRv.Mhn<  
    1. 1  目标函数 $Z(fPKRN/  
    取加工成本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假定第ij 个加工公 Ac!,#Fq  
    差的加工成本为Cij : eYBo*  
    Cij = f c (δi j)  ( i = 1 ,2 , ⋯, n) , ( j = 1 ,2 , ⋯, mi) (1) xiuAW  
    式中:δi j ———第i 个零件中的工序j 的公差; |xy r6gY  
    mi ———第i 个零件所需工序个数。 | iEhe  
    一个产品的总加工成本将是: 5f2ah4 g  
    C = Σ XH&Fn+  
    n fBS`b[ x  
    i =1 /WXy!W30<  
    Σ Vc|r(lM  
    m J;4x-R$W  
    i "| w..%Wc  
    j =1 }c(".v#  
    Cij (2) vAi NOpz#  
    1. 2  产品的输出特性公差约束 HubSmbS1  
    产品输出特性的变动量y 必须小于或等于其公差值Y : ei'=%r8~  
    y = f y ( x 1 , x 2 , ⋯, x i , ⋯, x n) ≤ Y (3) %:oyHlz%  
    式中: x i ———第i 个零件的设计公差; QIQ }ia  
    n ———产品中的零件个数。 }7YDe'5V  
    1. 3  加工方程约束 e_s9E{(  
    加工方程必须满足: |E$Jt-'  
    x i = hx (δi1 ,δi2 , ⋯,δij , ⋯,δi m j) (4) cn#JO^8  
    若考虑极值公差模型,则式(4) 可变为: uP/PVoKQ  
    x i = Σ z)"7qqA  
    m N+)4]ir>  
    i flp<QT  
    j =1 &\8.y2=9p  
    δi l4u@0;6P  
    j (5) IQ[ ?ej3W  
    1. 4  余量约束 j(/Bf m  
    余量的大小是前一道工序与现工序的加工尺寸之差。由于 > ^fY`x,  
    加工尺寸并不固定, 且与公差有关, 从工件表面去除的实际余 X||Z>w}v  
    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通常所说的余量是指它的名义值。对 6dQa|ACX_  
    加工尺寸来说,余量的偏差是现工序与前一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E:[ \H"  
    之和。它是公差并行设计模型的必要约束,用公式表示: -C.x;@!k  
    δi Okm&b g  
    j ≤δij - 1 ≤δZij (6) R)?b\VK2$  
    式中:δij ———零件i 的第j 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3`_jNPV1  
    δi MN\/F4Io  
    j - 1 ———零件i 的第j - 1 道工序的制造公差; v<iMlOEt  
    δZij ———零件i 的第j 道工序的余量偏差,可在手册中查到。 ^ a%U *>P  
    关键的设计公差、余量以及每道工序的公差限构成了优化 opTDW)  
    模型的必要约束。 iA*Z4FKkT  
    工序约束: δ1i wJ-G7V,)  
    j ≤δi j ≤δμi 1L1_x'tT%  
    j (7) ?Z%Ja_}8ma  
    式中:δ1i s mub> V  
    j 、δμi [o8a(oC  
    j ———分别为δij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jq(3y|6,  
    此约束规定了每道工序的制造公差的范围。 |qbCmsY5/  
    则优化模型的数学表述如下: |gEA.} pY  
    第20 卷第5 期 Pm; /Ua  
    2 0 0 3 年5 月 =1t#$JG  
    机 械 设 计 ,?i^i#Wqzg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c 2j?<F1  
    Vol. 20  No. 5 )BNm~sP  
    May   2003 aVvi_cau  
    X 收稿日期:2002 - 03 - 11 ;修订日期:2002 - 09 - 28 `84pql,  
    作者简介:李舒燕(1963 - ) ,女,广东信宜人,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教学及研究工作。 4S|! iOY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JY*K:-  
    求:δ = jQ.]m   
    δ11 ⋯ δ1 j ⋯ δ1 mi ie+&@u  
    ⋯ ⋯ ⋯ jfF,:(P%W  
    δi Nw $io8:d  
    1 ⋯ δi j ⋯ δi mi c.jq?Q k  
    ⋯ ⋯ ⋯  =Run  
    δn1 ⋯ δnj ⋯ δnmi ?TLEZlB2"  
    使得:min C = minΣ n lM Gz"cym  
    i =1 K v"e\ E  
    Σ Z y@35;r  
    m on(P  
    i {;^boo q  
    j =1 ]YkF^Pf!v  
    Cij (δij) .E!7}O6  
    满足: y = f y ( x 1 , x 2 , ⋯, x i , ⋯, x n) ≤ Y E } |g3  
    x i = Σ !3Fj`Oh  
    m m3XL;1y:a  
    i nMc3.fM  
    j =1 {OP-9P=p  
    δi <K:?<F  
    j 1Lwi?~!LI  
    δi f|Kd{ $VO  
    j +δij - 1 ≤δZij ,S;?3?a  
    δ1i K1uN(T.Ju  
    j ≤δij ≤δμi 5:9Ay ?  
    j ?@Z~i]gE[V  
    在所建立的并行公差优化综合的混合非线性模型中, 目标 @va{&i`%A7  
    函数是总的制造成本, 采用的是混合非线性公差- 成本模型。 gVCkj!{  
    设计变量是制造工序所产生的零件的工序制造公差δij 。优化模 _dppUUm  
    型中变量的个数,取决于零件的个数和制造零件所需的工序的 Pgf$GXE  
    个数。 u,[Yaw"L  
    2  实例分析 M]!\X6<_  
    以对心直动尖端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 说明公差并行 ;&e5.K+.Z  
    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该凸轮机构从动件输入端的位移误差 4?M= ?K0  
    ΔS 为1. 1 mm,求为保证此要求, 凸轮机构中凸轮与凸轮轴的 mU:C{<Z  
    工序公差。 vrn I Eur  
    由装配结构图1 可知: 7>xxur&  
    ΔS = ΔR ,ΔR = Δr +Δr2 +Δr1 (8) (xK=/()}q  
    式中:ΔR ———凸轮向径误差; aAO[Y"-:,Y  
    R ———装配后形成的凸轮型面向径,为一装配尺寸; },0fPkVsU  
    r ———凸轮的型面向径; {@g3AG%  
    r1 ———凸轮轴的半径; Tz58@VYV  
    r2 ———凸轮中孔的半径; #0`2wuo {  
    Δr1 ———凸轮轴的半径误差; CU6rw+Vax  
    Δr2 ———凸轮中孔的半径误差。 t)g1ICt  
    由于凸轮及凸轮轴的加工工序分别为仿形铣削、磨削、钻 z_!P0`  
    孔、内圆磨削、车削和磨削,故: (Z.K3  
    ΔR = 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m})~va  
    其中:δij ———零件的工序公差。 TJ7on.;  
    因为:Δs = ΔR Svn|vH  
    故:Δs = 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1. 1 ?yddr`?W  
    1. 凸轮轴 2. 凸轮 .rSeJZzuj  
    图1  盘形凸轮机构的装配结构 B$g!4C `g  
    参考公差- 成本模型,此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可写为: *rp@`W5  
    min C = min = Σ[ C1 (δ11) + C2 (δ12) + C3 (δ13) + C4 (δ14) + bj(U?$  
    C5 (δ21) + C6 (δ22) ] >!A&@1[M  
    = min[ C11 (δ11) + C12 (δ12) + C13 (δ13) + C14 (δ14) + /7|u2!#Ui  
    C21 (δ21) + C22 (δ22) ] 8gJ"7,}-'  
    = min[11. 08 + 3. 348 8 ×102δ11 - 2. 549 8 ×102δ21 ~FH''}3:3  
    1 + 7. 414 4 × kJy<vb~   
    10δ31 X1:|   
    1 - 9. 689 3δ41 Zp@p9][C  
    1 + 4. 758 7 ×10 - 1δ51 Bcrd}'no  
    1 + 98. 86 - 1. 451 6 × s \#kqw\x  
    102δ12 +2. 430 4 ×102δ21 LYGFE jS[  
    2 - 2. 157 8 ×102δ31 u%a2"G|  
    2 +9. 415 4 ×10δ41 TuwH?{ FzK  
    2 - U/yYQZ\)  
    1. 557 8 ×10 + 8. 052 + 3. 937 0 ×10 - 7δ51 w|>:mQnU  
    3 + 30. 87e - 0. 475 98δ13 + $rs7D}VNc  
    104. 4 - 9. 192 9 ×10δ14 - 7. 819 8 ×10δ21 c;w cgU  
    4 + 3. 571 7 ×102δ31 C5i]n? )S  
    4 - "vH@b_>9|  
    1. 847 5 ×102δ41 PmvTCfsg  
    4 - 1. 105 7 ×102δ51 "KOLRJ@  
    4 +112. 3 - 4. 173 2 ×10δ21 + ,f$A5RN  
    9. 041 2δ22 :~:(49l  
    1 - 9. 361 0 ×10 - 1δ32 f!P.=Qo[=  
    1 + 4. 432 6 ×10 - 2δ42 8l>/ZZ.NXi  
    1 - 7. 821 4 × WXNJc  
    10 - 4δ52 $k@reN9  
    1 +98. 86 - 1. 451 6 ×102δ22 +2. 430 4 ×102δ22 J\_tigd   
    2 - 2. 1578 × #E5#{bra  
    102δ32 q ]rsp0P2  
    2 +9. 4154 ×10δ42 XIJ>\ RF  
    2 - 1. 5578 ×10δ52 3RscuD&  
    2 ] |=l;UqB  
    约束为:δ11 +δ12 +δ13 +δ14 +δ21 +δ22 ≤1. 1 , Gi]Pwo${  
    δ11 +δ12 ≤0. 2 , δ12 +δ13 ≤0. 24 , δ13 +δ14 ≤0. 24 , δ21 +δ22 ≤0. 3 PLg`\|  
    0. 11 < δ11 < 0. 16 , 0. 05 < δ12 < 0. 08 , 0. 15 < δ13 < 0. 22 , H h$D:ZO  
    0. 05 < δ14 < 0. 08 , 0. 15 < δ21 < 0. 22 , 0. 085 < δ22 < 0. 15 $&n!j'C: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解此优化问题,并用Visual C ++ 编制 `iv,aQ '  
    此优化程序(如图2 所示) ,所得结果如下: +q) ^pCC  
    δ11 = 0. 11 , δ12 = 0. 078 365 , δ13 = 0. 15 , δ14 = 0. 079 , Da_g3z  
    δ21 = 0. 150 166 578 , δ22 = 0. 132 024 882 , C = 456. 931 M<"&$qZ$R  
    其中δ11 、δ12 、δ13 和δ14 分别为凸轮的仿形铣削、磨削、钻孔 n1DD+@  
    和内圆磨削这些加工工序的公差,δ21 和δ22 分别为凸轮轴的车 ff-9NvW4v  
    削和磨削的工序公差, C 为产品总的制造成本。 nE Qw6q~je  
    图2  计算程序流程图 FlD !?  
    参考文献 JmWN/mx  
    [1 ]  刘玉生. CAD/ CAPP 集成中公差的模糊优化设计[J ] . 浙江大学学 .2!'6;K  
    报,2001 ,35 (1) :41 - 46. ff?:_q+.N  
    [ 2 ]  蒋庄德. 机械精度设计[M] .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_R]la&^2F\  
    62 机 械 设 计第20 卷第5 期 z^{VqC*o+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分享到
    离线9810448200
    发帖
    8
    光币
    2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2-20
    以上资料只能作为指导作用,真正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的
    离线wumingsi
    发帖
    16
    光币
    41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3-04
    还不错 蛮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