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543阅读
    • 0回复

    [技术]基于微软专利的带蝴蝶出瞳扩展的光波导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nfotek
     
    发帖
    6354
    光币
    25915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4-01-23
    摘要 yf=ek= =  
    Y4Z?`TL  
    在为增强和混合现实(AR&MR)应用设计光波导设备的过程中,所提供的视场(FOV)等参数是主要的兴趣所在。为了突破可实现的最大视场的极限,人们研究了各种方法,例如在从入射耦合到出射耦合的传播过程中分割视场的系统。一个非常流行的方法是所谓的 "蝴蝶出瞳扩展",即在FOV的正负部分使用两个独立的EPE光栅区域,这也被应用于微软的Hololens2。在这份文件中,我们展示了在VirtualLab Fusion中实现这样一个EPE概念,它基于微软的US9791703B1专利。 xy|-{  
    9CWUhS   
    =P+S]<O  
    w I@ lO\  
    建模任务:基于专利US9791703B1的方法 AMYoSc  
    EVj48  
    f41!+W=  
    R^F99L  
    任务描述 /d >fp  
    i c]f o  
    _pNUI {De  
    T[XI  
    光导元件 y( MF_'l  
    ^D B0C  
    %'* |N [  
    $}k"wI[  
    有了光导组件,可以很容易地定义具有复杂形状的区域的系统。此外,这些区域可以配备理想化的或真实的光栅结构,作为入射器、出射器和扩瞳器发挥作用。 %p2C5z?  
    3a{QkVeV7  
    ]'_z (s}  
    _uHyE }d  
    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光栅区域 4:<0i0)5  
    >CPkL_@VZ=  
    ~9oS~fP?I  
    ~|J6M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在圆形区域使用了两个一维周期性入射耦合光栅(一个在第一表面,一个在第二表面)。这将导致FOV的左右部分的行为略微不对称,但可以通过将两个光栅组合成一个单一的二维周期结构(位于第一或第二表面)来克服这个问题。 cp?`\P  
    为了重新组合和耦合光线,一个一维周期性的出射耦合器被应用,有一个矩形的区域。这是一个特殊的配置,为了使设计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用一个二维周期的出射耦合器来代替它。 (p14{  
    %e%nsj6  
    1"odkM  
    i%*x7zjY{  
    出瞳扩展器(EPE)区域 ~.x!st}  
    nfDPM\FFD  
    v!F(DP.)Z  
    4g1u9Sc0  
    每个区域的形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定义策略来非常灵活地定义。在这个例子中,两个EPE都是由多边形区域与两个椭圆体结合起来定义的,以切割内部部分。这些光栅是一维周期性的,旋转角度为±35°(分别为左侧和右侧)。更多关于区域定义的信息在下面: JpD YB  
    z7PPwTBa  
    DO03vN  
    Ky nZzR  
    设计&分析工具 5Ll[vBW  
    VirtualLab Fusion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来帮助 光学工程师设计和分析光导系统的任务。分析光导系统的任务,包括。 &7DE$ S  
    - 光导布局设计工具: $;;?'!%.  
    设计一个具有1D-1D光瞳扩展的光导。它可以作为您系统的基础。 Zc9 n0t[  
    - k域布局工具。 V7[qf "  
    分析你的设计的耦合条件。 j9u-C/Q\r  
    - 尺寸和光栅分析工具。 K.z}%a  
    检测您的系统中的足迹,以确定 你的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e-}PJ%!,T  
    \R-u+ci$ZY  
    uEi!P2zN  
    +&?VA!}.  
    总结-元件 i ^IvT  
    *Nt6 Ufq6  
    6PMu;#  
    <01B\t7  
    _~cmR<  
    d,QJf\fc"  
    结果:系统中的光线 H1?1mH  
    ;JmD(T7{  
    只有光线照射到 "眼盒"(摄像机探测器)上: Dea;9O  
    +Zr03B  
    zWY6D4   
    ADBw" ? >  
    所有在光导内传播的光线: THu a?,oyW  
    T]vD ,I+  
    P! O#"(r2]  
    r\Nn WS J  
    FOV:0°×0° ;:!LAe  
    0"QE,pLe4  
    ]Pd*w`R  
    =;{S>P!I(t  
    FOV:−20°×0° Z?x]HB`r  
    2)8lJXM$L  
    AjlG_F  
    p5H Mg\hT  
    FOV:20°×0° Va 5U`0  
    ~*[}O)7#  
    uo{QF5z]  
    OKU P  
    VirtualLab Fusion技术 cu"%>>,,  
    I&xRK'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