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使用OpticStudio工具设计优化HUD抬头显示器系统的第三部分,主要包含演示了如何使用OpticStudio非序列模式工具正向分析HUD系统的性能以及后续可能的扩展分析。 h|-r t15 rB7(&(n>^ 上两篇文章中(第一部分点此查看 ,第二部分点此查看 ),我们主要介绍了如何以逆向方式对于HUD系统进行建模,以及根据分析系统的初始性能,并结合具体设计指标了解如何对系统进行控制与优化。本篇文章将主要结合OpticStudio非序列模式功能进行正向HUD系统性能的整体评估。(联系我们获取文章附件) j<gnh O42An$} 最终步骤:从显示器到虚像(正向) $YSOkyC? ,Y5+UzE@ 翻转系统 Lh,<q
>t 翻转系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的。镜头数据编辑器中的元件翻转工具有一些限制,HUD系统肯定会破坏这些限制,因为该系统包含坐标间断和非标准表面。 iFDQnt
[t ~O|0.)71] ~&qe"0 [ z&y]~ 棘手的部分是Z轴是“翻转的”。对于像HUD这样的非对称系统,该工具无法正常工作。 ahf$#UQLb P]x@h yT,UM^' 9c?izp A 另一种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P$oa6`%l •在镜头数据编辑器中,选择Make Double Pass工具: ![V<vIy ^wHO!$ {&4qknPd% K:{Q~+
8uu:e<PLv !#?tA/t@ 该系统在表面12上包含一个反射面,该反射就是LCD。只有我们系统的之后部分才值得关注。 r94BEC 2 [AGm%o=) •表面24是新的STOP表面。首先可以固定表面24的半直径,将“孔径”更改为“按光阑大小浮动”,然后将“STOP”表面设置为表面24。 I2/wu(~> }@#eD dG|\geD %8-S>'g' •系统需要整理:删除从“虚像”到“显示器”中定义的所有表面;从表面1到11。设计结果可以在表面13上移除,表面13的厚度是固定值2000mm。“物面厚度(表面0)”设置为0mm。 5QT9 md2kZ.5u •表面13即STOP面可以设置为全局坐标参考表面。系统如下所示: :kUH>O LnL<WI*Pq :L?zk"0C un/R7" Z*Y?"1ar ht-6_]+ME •现在,视场数据编辑器中的视场必须重新定义为LCD视场尺寸: -yAIrvO1q Ue\& kP6r=HH@ V]8fn MH 系统性能 $ OR>JnV •光斑尺寸(模糊):可以在Afocal image Space中检查图像清晰度,STOP的大小等于白天的瞳孔尺寸,它的直径是4毫米。 (+U!#T]'D yA_d${n p$=3&qR 6 5N6%N1 光斑的模糊低于2’,1’大约是人眼的分辨率。 V:+}]"yJ, -OHG1"/ •图像模拟:HUD将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成像。图像模拟工具可以让用户了解HUD系统图像质量: v{jl)?`~w 7+fik0F '2vlfQ@8a~ WGO=@jkf COT;KC6
n 0<)8
?ow o+vf FD6|>G •发散/会聚(双目视差):驾驶员的双眼将通过光学系统观看虚像。每只眼睛看到同一图像点的方向之间通常有一个很小的角度差异。垂直(上/下)角度差被称为双会聚。水平(左/右)角度差称为收敛。可以使用结果文件“HUD_Step1_MF_after_optim_2_eyes.zar”进行检查。瞳孔直径为4mm,瞳孔间距设置为50mm。对于视觉系统,这些值的典型极限在1.0 mrad的数量级上,因此系统在该极限范围内。 PM|K*,3J (5I]um tge 步骤3:非序列模式 "- Ns1A8 IS!+J.2 直接转换为NSC组(非序列组) Y'Af I^K 系统现在已准备好导出到非序列进行进一步分析。 #8RQ7|7b| UxW>hbzr&V 初始的文件名为“HUD_Step2_reversed.zar” dYsqF
3f UO&S6M]v7 OpticStudio有一个内置工具“转换为NSC组”,可以将序列表面转换为非序列元件;或者将整个序列系统转换为非序列系统。转换反射镜时,如果基板厚度大于0,则会将反射镜转换为复合透镜物体,其厚度等于反射镜基板厚度。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将反射镜4、6、8和11的厚度设置为5毫米。该文件现在已准备好进行转换。 $`Ou * JrQN-e! IFE C_F> g&za/F oYF8:PYB qle\c[UM5 一旦转换了文件,就需要进行一些整理。下面的列表说明了不同的步骤。最后的非序列文件可以在文章的顶部下载: J3'"-,Hv rd"]$_P8O “HUD_Step3_NONSEQ_after_tidying_up.zar” -py.YZ •在全局坐标系中定义所有的物体: l|&nGCW mkWIJH X3"V1@-i4$ &x;nP 6mV •只保留一个光源:以视场1为中心,第4行的椭圆光源。删除所有其它光源(第1行至第3行和第5行至第12行)。将该光源更改为“矩形光源”,其宽度为±12.5mm,尺寸为±5mm。将布局光线的数量设置为10: h{! @^Q h!Ka\By8# OVd"'|&6_ hsl8@=_ B •逆追迹光线: ;?y?s'>t& -1{N#c/U 1"'//0
7 $+mmqc8 •删除在序列模式中对翻转系统有用的表面2以及表面3。删除所有空物体。 IlE!
zRA •删除平面反射镜:在非序列模式下只需要一个平面反射镜(删除第10-14行)。 '`RCNk5l •将风挡玻璃的材料改为N-BK7(第14行)。 +<iw|vr •将Eyebox(第15行)更改为Detector Color(检测器颜色),并添加约为-8度的Tilt(倾斜)X。速度将显示在Detector Color的底部。眼盒尺寸为X半宽=50mm,Y半宽=20mm。将X中的像素数设置为400,将Y中的像素数目设置为200。此外,Detector Color半角设置为X 20度和Y 10度,并且添加了180度的倾斜Y和倾斜Z,使得最终图像在右方向上显示。 A>PM'$"sT [$V_qFv{ RFZrcM mg;qG@? •将检测器25更改为矩形光源,并将注释更改为“虚像”。添加-8度的“倾斜X”,并将“Y位置”更改为275 mm,以使其位于探测器的中心。 8Yj(/S3y 20条布局光线,X半宽=1000mm,Y半宽=500mm,光源距离=2000,翻转光线。 2M;{|U Pc$<Cv|vz
ja:%j&: tVe*J@i\$ •删除所有其他探测器(16至24)。 MAR;k?d 在这一点上,来自LCD窗口的布局光线似乎与风挡玻璃没有相互作用。风挡玻璃是一个布尔原生对象:它是矩形体积和由2个扩展多项式曲面组成的复合透镜。 [Ea5Bn;~! 要了解发生了什么,让我们通过取消勾选“Do Not Draw Object”选项卡中的“不绘制对象”选项来绘制矩形体积: F;z FKvn 6=& wY 9 ROKueP 0]WM:6 h 三维布局显示“光源”位于矩形体积内,矩形体积是布尔体的父对象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启用Source的Inside Of f标识才能指向布尔对象。还需要在NSCE(非序列数据编辑器)中的布尔物体之后定义光源,以便内部能正常工作。 9<Bf5d
;hg]5r_ /yI~(8bO *</;:? •在第1行剪切矩形光源物体,并将其复制到风挡玻璃下方。更改Inside Of flag。现在光线在风挡玻璃上散射了。 W=|B3}C? >g F nyMA%9,B TX*P*-' •添加一个幻灯片物体作为LCD显示屏上显示速度的源图像,并将其放在LCD光源的前面。将“X全宽”设置为26 mm,将“纵横比”设置为1.0。 Z|7Y1W[ LAr6J F"bbU/5 sQ`8L+oY •虚拟图像处的矩形光源(物体#17)将用于模拟建立太阳光照射。添加一个幻灯片物体以表示司机看到的背景场景(Object Properties >Sources> Raytrace> Reverse Rays,以便光线向探测器发射)。将“幻灯片X全宽”设置为2000 mm,将“纵横比”设置为1.0。 {g);HnmPN 1di?@F2f v5*SoUOF *m|]c4 •在第17行设置矩形光源的光谱,以匹配太阳光谱。 <:ZN VE GUhI/d ]];7ozS)X U%KoG-# •光源14(LCD显示器):功率=1W,分析射线数=1E6 Z|j8:Ohz •光源17(照明背景):功率=10W,分析射线数=1E7 ?G3OAx?< )ei+ewVZ 整理后,NSC实体模型中的最终系统如下所示。 pY:xxnE i%z}8GIt' nVYh1@yLy E2\)>YF{P 结论 #!5GGe{I gz$=\=%>RL 可以使用Detector Viewer显示驾驶员看到的模拟图像。首先单击 Analyze > Ray Trace 执行光线追迹,然后设置“光线追迹控制”,如下所示。然后通过单击 Analyze > Detector Viewer 来查看探测器查看器。在“设置”菜单下,设置“显示为:真彩色”和“显示数据:角度空间”。角度空间是序列非无焦像空间设置的非序列同等形式设置。这里使用它是因为人眼模型没有在这个系统中建模。 u] oS91 CjO/q)vV HFf|
>&c& UL{Xe&sT 探测器查看器现在以真彩色显示驾驶员将使用设计的HUD系统看到的内容: xXyzzr1[ 7g=Ze~aq >`lf1x W58\V 除此之外 &'(:xjN htkyywv 在非序列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其他分析,例如Straylight Analysis(杂散光分析),或由驾驶员头部移动引起的图像观察亮度变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