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使用OpticStudio工具设计优化HUD抬头显示器系统的第三部分,主要包含演示了如何使用OpticStudio非序列模式工具正向分析HUD系统的性能以及后续可能的扩展分析。 !5zj+N Cm6%wAzC 上两篇文章中(第一部分点此查看 ,第二部分点此查看 ),我们主要介绍了如何以逆向方式对于HUD系统进行建模,以及根据分析系统的初始性能,并结合具体设计指标了解如何对系统进行控制与优化。本篇文章将主要结合OpticStudio非序列模式功能进行正向HUD系统性能的整体评估。(联系我们获取文章附件) >
8!9 U7xQ 5lph 最终步骤:从显示器到虚像(正向) ]EvK.ORy OLJ|gunA# 翻转系统 %\!3tN 翻转系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的。镜头数据编辑器中的元件翻转工具有一些限制,HUD系统肯定会破坏这些限制,因为该系统包含坐标间断和非标准表面。 =W'{xG} 78zwu<ET ?Hf8<C} 3 Tml>>O 棘手的部分是Z轴是“翻转的”。对于像HUD这样的非对称系统,该工具无法正常工作。 /s`8=+\9 8Dc'"3+6 X./7b{Pax V%w]HIhq 另一种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X|pOw," •在镜头数据编辑器中,选择Make Double Pass工具: \ci[<CP :&=`xAX- ?wj1t!83 `yua?n X=X Z'\{hL S 该系统在表面12上包含一个反射面,该反射就是LCD。只有我们系统的之后部分才值得关注。 5PT*b}g@ +Ft@S(IE •表面24是新的STOP表面。首先可以固定表面24的半直径,将“孔径”更改为“按光阑大小浮动”,然后将“STOP”表面设置为表面24。 _Dg|Iz,Uh sG k'G573 iriF'(1 l%xjCuuhU •系统需要整理:删除从“虚像”到“显示器”中定义的所有表面;从表面1到11。设计结果可以在表面13上移除,表面13的厚度是固定值2000mm。“物面厚度(表面0)”设置为0mm。 _*dUH5 A:Kit_A •表面13即STOP面可以设置为全局坐标参考表面。系统如下所示: H.s:a#l?
5wy3C >0jg2vqt `&)uuLn| gK>aR ^* ~g|z7o •现在,视场数据编辑器中的视场必须重新定义为LCD视场尺寸: + Awo\;@, M@78.lPS 0%GQXiy t73" d#+ 系统性能 nEboet-#D0 •光斑尺寸(模糊):可以在Afocal image Space中检查图像清晰度,STOP的大小等于白天的瞳孔尺寸,它的直径是4毫米。 $Z{Xt* EnnE@BJ" 3=xN)j#B ?*2Uw{~} 光斑的模糊低于2’,1’大约是人眼的分辨率。 8UN7(J E)utrO R •图像模拟:HUD将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成像。图像模拟工具可以让用户了解HUD系统图像质量: {S5HH" 7C@%1kL z~O:w'(g !1cVg
ls| Dt\rMSjZ9 uQ'Izdm YVS~|4hu?i ftwn<B •发散/会聚(双目视差):驾驶员的双眼将通过光学系统观看虚像。每只眼睛看到同一图像点的方向之间通常有一个很小的角度差异。垂直(上/下)角度差被称为双会聚。水平(左/右)角度差称为收敛。可以使用结果文件“HUD_Step1_MF_after_optim_2_eyes.zar”进行检查。瞳孔直径为4mm,瞳孔间距设置为50mm。对于视觉系统,这些值的典型极限在1.0 mrad的数量级上,因此系统在该极限范围内。 wj#A#[e LP-_i}Kq 步骤3:非序列模式 k86j&
.m_ tunjV1 ,] 直接转换为NSC组(非序列组) 4<Q^/-W 系统现在已准备好导出到非序列进行进一步分析。 ;<)<4N" af<wUxM0 初始的文件名为“HUD_Step2_reversed.zar” 78-D/WY/X N=@Nn) OpticStudio有一个内置工具“转换为NSC组”,可以将序列表面转换为非序列元件;或者将整个序列系统转换为非序列系统。转换反射镜时,如果基板厚度大于0,则会将反射镜转换为复合透镜物体,其厚度等于反射镜基板厚度。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将反射镜4、6、8和11的厚度设置为5毫米。该文件现在已准备好进行转换。 A~MIFr /8 1a>TJdoa b'$fr6"O1 8|Vm6*TY&p t,vj)|: |v31weD8 一旦转换了文件,就需要进行一些整理。下面的列表说明了不同的步骤。最后的非序列文件可以在文章的顶部下载: vo JmNH n/jZi54gO “HUD_Step3_NONSEQ_after_tidying_up.zar” ~gJJ@j 0n •在全局坐标系中定义所有的物体: o"-*,:Qe IFfB3{J 4fa2_ 1aBQ.-E- •只保留一个光源:以视场1为中心,第4行的椭圆光源。删除所有其它光源(第1行至第3行和第5行至第12行)。将该光源更改为“矩形光源”,其宽度为±12.5mm,尺寸为±5mm。将布局光线的数量设置为10: Vp
j[)W%L 8ZPjzN>c6 ;;? Zd O[O[E}8# •逆追迹光线: bL9vjD'} 0G}]d17ho $=GnoS [OK( •删除在序列模式中对翻转系统有用的表面2以及表面3。删除所有空物体。 _q<Ke/ •删除平面反射镜:在非序列模式下只需要一个平面反射镜(删除第10-14行)。 5w$\x+no •将风挡玻璃的材料改为N-BK7(第14行)。 ipdGAG •将Eyebox(第15行)更改为Detector Color(检测器颜色),并添加约为-8度的Tilt(倾斜)X。速度将显示在Detector Color的底部。眼盒尺寸为X半宽=50mm,Y半宽=20mm。将X中的像素数设置为400,将Y中的像素数目设置为200。此外,Detector Color半角设置为X 20度和Y 10度,并且添加了180度的倾斜Y和倾斜Z,使得最终图像在右方向上显示。 eUeOyC MWZH-aA(. .tH[A[/1 a ,3~[cE<4 •将检测器25更改为矩形光源,并将注释更改为“虚像”。添加-8度的“倾斜X”,并将“Y位置”更改为275 mm,以使其位于探测器的中心。 I' TprT 20条布局光线,X半宽=1000mm,Y半宽=500mm,光源距离=2000,翻转光线。 N~t4qlC/ H". [&VP5Z Bq4^nDK #9FY;~ •删除所有其他探测器(16至24)。 7ts`uI<E@7 在这一点上,来自LCD窗口的布局光线似乎与风挡玻璃没有相互作用。风挡玻璃是一个布尔原生对象:它是矩形体积和由2个扩展多项式曲面组成的复合透镜。 Kdr7JQYzuz 要了解发生了什么,让我们通过取消勾选“Do Not Draw Object”选项卡中的“不绘制对象”选项来绘制矩形体积: wi$,Y.: uEX+j 5,Hj$v7fe vE<z0l 三维布局显示“光源”位于矩形体积内,矩形体积是布尔体的父对象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启用Source的Inside Of f标识才能指向布尔对象。还需要在NSCE(非序列数据编辑器)中的布尔物体之后定义光源,以便内部能正常工作。 bj$VYS"kY ~"8D] (HD8Mm Tw+V$:$$ •在第1行剪切矩形光源物体,并将其复制到风挡玻璃下方。更改Inside Of flag。现在光线在风挡玻璃上散射了。 $$f89, h 2SV}mK U pf[m"t6G~ (N
0kTi]b •添加一个幻灯片物体作为LCD显示屏上显示速度的源图像,并将其放在LCD光源的前面。将“X全宽”设置为26 mm,将“纵横比”设置为1.0。 A4 rS&"UH?c7 tTcff9ee q88;{?T1 •虚拟图像处的矩形光源(物体#17)将用于模拟建立太阳光照射。添加一个幻灯片物体以表示司机看到的背景场景(Object Properties >Sources> Raytrace> Reverse Rays,以便光线向探测器发射)。将“幻灯片X全宽”设置为2000 mm,将“纵横比”设置为1.0。 dDxb}dx8 Z0#&D&2sV ]**h`9MF
:Cdqj0O3u •在第17行设置矩形光源的光谱,以匹配太阳光谱。 PqVz^(Wz g;mX {p_@ +pG[
[}/ Y~"5HP| •光源14(LCD显示器):功率=1W,分析射线数=1E6 }{y(&Oy3Y •光源17(照明背景):功率=10W,分析射线数=1E7 'Tbdo >y XS oHh- 整理后,NSC实体模型中的最终系统如下所示。 -J'0qN! CEHtr90P ^<OcbOn;O c]]e( 结论 A-*y[/ 7I4<Dj 可以使用Detector Viewer显示驾驶员看到的模拟图像。首先单击 Analyze > Ray Trace 执行光线追迹,然后设置“光线追迹控制”,如下所示。然后通过单击 Analyze > Detector Viewer 来查看探测器查看器。在“设置”菜单下,设置“显示为:真彩色”和“显示数据:角度空间”。角度空间是序列非无焦像空间设置的非序列同等形式设置。这里使用它是因为人眼模型没有在这个系统中建模。 KMll8X %|AXVv7IN> M,we9];N up==g 探测器查看器现在以真彩色显示驾驶员将使用设计的HUD系统看到的内容: [
@ASAhV^+ V7(-<})8 rm?C_ Ouos f1 除此之外
e]DuV)k& G<:gNWXd\ 在非序列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其他分析,例如Straylight Analysis(杂散光分析),或由驾驶员头部移动引起的图像观察亮度变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