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t gI{`jS%
pKpUXfQu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0jy2H2
O$_)G\\\m
fF7bBE)L/| 1Q<^8N)pf
简述案例 UC]\yUK1J 0i!uUF 系统详情 oX30VfT 光源 ,!#*GZ.ix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2mVD_ s[` 元件 QdF5Cwf4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vHryPl+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J;.wXS_U8 探测器 d3ZdB4L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ON=@O - 波前差探测 "{@A5A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kMi/>gpQ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K1 EynU
I 模拟/设计 9g'LkP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g{OwuAC_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l;R%= P?'F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3_jWFq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Pg,b-W?n* oHd FMD@ 系统说明 I&}L*Z?` V58wU:li
U>=Z-
T 模拟和设计结果 *W,]>v0%T )h"<\%LU
v1o#1;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ga k#M"n\
~zCEpU|@N
]m
g)Q:d,
QM5R`i{r -]/I73!b 总结 PRu 6xsyA
[Dk=? +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Aw$x;3y 1.模拟 {> eXR?s/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rI= v 2.评估 K28+]qy[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G zb 3.优化 27
]':A4_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ey:e6,T9 4.分析 1"zDin!A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97SnCkal Dv| #u|iw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b LlKe50 K0-ypU*P 详述案例 "?]{%-u
ii[F]sR\ 系统参数 .AR#&mL9 o3Yb7h9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HG^B#yX
#pP[xE"Y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mg^I=kpk sD{Wxv
B:5Rr}eY+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aC$B2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H!~) h$1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f,h J~ x'+T/zw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15%w 8u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_-q.Q^
tjIl-IQ
![`Ay4AZ@a f\]sz?KY
w`4=_J=GO Huy5-[)15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S=5<^o^h3 (U&tt]|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QKyo`g7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fMZz
.u*0[N
hBS.a6u1'd
Ja,wfRq
@G8lr {K+icTL3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Ga\wV 6N!Q:x^4(T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w5 Pi,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C`$n[kCJ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A!Qc=#z} I9/W;#
*~ r"C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9KDEM gCW d:#yEC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F20E_2;@@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N*"p|yhd]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2Z-ljD& ?ATOXy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d6'{rje( /M|262%
0+?7EL~ q;R],7Re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fC=UAZ <vUbv
q"%_tS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tQ8.f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4A8;tU$& rm5bkJcg~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fa++MNf}3
4,sJE2"[9
]^Qn 9`1O"R/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NL!u<6y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o^^rJk |%J {RA 详述案例 nH`Q#ZFz]? SO IHePmwK 模拟和结果 :e_V7t)o _kj wFq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IEXt: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kddZZA3`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zkZQ2{Wn 01}C^iD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xfpa]Z @CTgT-0!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v16JgycM
hM;lp1l
*G{^|z
自由参数: ~tBYIkvWT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LvRP yj@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pk^K:Xs}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5eY'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wEac
g>>E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8bsV/l
X.Rb-@
e4!:c^?
UaWl6 Y&Vu
i>D.!x
lBK}VU^
;%<,IdhN 自由参数: ]~aF2LJ_q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L;*ljZ^c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P0W*C6&71|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su<uG<R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JqA7K n@C[@?D tKuVQH~D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oXb;w@: E7.2T^o;M _CmOd-y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H>S1 ^lA=* jY(
(#Wu#F1; ZZHDp&lh} pi
Z[Y
5OE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Bwa'`+bC Hkwl>R$ Y0x%sz5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v.pBX< <,[cQ I/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8n'B6hi SZ,YS
4M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EdlTdn@A N'^&\@)xiU
q1QL@Ax "JlpU-8[0@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6^eV"&+@ rEB@$C^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QR%mj*@Wle [R=yF ~- jz
qyk^X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I&m:A$4*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Z):>'
L3@82yPo! FFu9&8Y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j@SQ~AS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W3MU1gl6k{ >8k_n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gj*+\3KO@a E`?3PA8 光束质量优化 .^h#_[dp f33 l$pOp }+C2I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9%B\/&f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IIn"=g=9 AaWs}M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uTKD 4yig P} 0%-JC w8U&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