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
光栅相比,尤其是在非傍轴情况下,超光栅具有优势。在此示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将入射
光束分成3x3光束的二维(2D)超光栅。超光栅由圆形
纳米柱构成,并且在
VirtualLab Fusion中,我们使用FMM / RCWA评估超光栅的
衍射效率。 并且,我们展示了如何使用
参数优化工具来提高衍射效率的均匀性。
[*9YIjn rQcRjh+E
H
5e#&"sJ.1 $"sq4@N 设计任务 Qst
\b8,
C(V[wvL
Xq,UV 15xd~V?ai: 仅位相透射设计(IFTA) 7b&JX'`Mb
.:{h{@a
pHen>BA[ [lNqT1%] 仅位相透射设计(IFTA) Ew
%{ i(d
Fl_dzh,E
G$;]
?g 'yPCZ`5H( 超表面晶胞分析 HzRX$IKB3(
{W5ydHXy
w4e%-Ln ORGv)>C| 构建超光栅 ~L %Pz0Gg
jWH{;V&ZV
Zm%VG(l [3O^0-:6E 初始超表面设计的评估 <<
3
a<I
b8J@K"
Sa3I?+ $%7I: 参数优化 M{`/f@z(
}3v'Cp0L
9z5\*b s Lw*;tL<, 优化超光栅设计的评估 g%`i=s&N%
m7$8k@r
&|v{#,ymeb ;% 2wGT 走进VirtualLab )!tCC-Cr
;wJ~ha C
CY34X2F &^V~cJ VirtualLab Fusion的工作流程 gks ==|s. 分析超表面晶胞
7FAIew\r L2KG0i`+ 构造超光栅
B?+.2 分析光栅衍射效率
e# t3u_ /\na;GI$ 光栅
结构参数优化
w{pUUo:< 6yY.!HRkr
/QQ8.8=5 wZ#Rlv,3Wa VirtualLab Fusion技术 2@vJ [`d$X^<y;
?AEd(_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