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打造了一款“可穿戴式人体热电收集”小装置

发布:cyqdesign 2021-02-12 23:47 阅读:581
热电系统可利用温差来发电,此前已有研究团队将之应用于世界上最小的冰箱、烧火取电、甚至特殊的涂料。不过本文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由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们打造的一款“可穿戴式人体热电收集”小装置。除了能够以戒指的形式从人身上收集能量,它甚至可在受损时实施自我修复。 [V1gj9t=,  
~kYF/B2*  
ysL8w"t  
据悉,新型装置是该校工程团队早期研究的一个延伸。研究团队曾于 2018 年展示一款能够弯折、扭曲和贴合佩戴者体表的电子皮肤,并且嵌入了传感器 l ='lV]  
'dBzv>ngD  
起初这项技术仅被小心地用于可穿戴计算机,不过它最让人感到激动的一点,就是能够在受损时自我修复。 JhuK W>7  
#8[,w.X  
显然,这项特性与电子皮肤所采用的特殊聚合物(聚亚胺 / Polyimine)有很大关系。在掺杂了纳米银颗粒之后,材料结构中可形成一种化学键。 Cu!4ha.e`  
?lbX.+  
s  n?  
一旦发生了撕裂,受损部位的化学键即可完成自行修复。不同的是,本文介绍的这项新研究,无需像电子皮肤那样,为热电环连接到外部电源。 8^M5u>=t;  
{VI%]n{M  
取而代之的是,热电环能够利用穿戴者身体与环境的温差实现“自体供电”。该功能由种植在聚亚胺基上的微小热电芯片组成,且微观上通过液态金属线连接。 ;1"K79  
8fdOV&&D~i  
研究人员指出,该装置能够通过其覆盖的每平方厘米皮肤产生 1 伏特的电压。虽然数值看起来很小,但足以为智能手表 / 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供电。 GifD>c |z  
J,IOp-  
Q9rE_} Z  
为了增强输出功率,研究团队也提出了可将之组合形成大面积连接的想法。如果放大到腕带的水平,该装置可产生大约 5V 的电压。 {0e5<"i  
DrW]`%Ql  
最后,这种装置还是用了完全可回收的材料来打造,所有组件都能够溶解或分离,后续可通过浸入特殊溶液并投入重新使用。 B:9Z ;g@&  
n+xM))  
论文资深作者、CU Boulder 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肖建良(音译)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改善新装置的制造成本和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地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JoRQ{  
!&#CEF@J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今日出版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d)期刊上。 o2%"Luf<  
!rrjA$P<v  
相关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7/eabe0586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