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开发出光热相变储能微胶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团队开发出新型光热相变储能微胶囊。相关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将太阳光转化成热能是当前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海水淡化、供暖、建筑以及太阳能储存系统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相变材料能够在固液相变过程中高效储存或释放热能,这为解决太阳辐照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提供了可行性,也可解决昼夜温差的问题。然而,传统有机相变材料在相变时容易发生泄漏,并且无法有效吸收太阳光。近年来,将光热材料与相变材料结合的相变储能微胶囊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光热材料的引入可直接高效吸收太阳光能转化成热能,进而被相变材料储存和控释。但目前技术往往只能将光热材料和壳材结合,或包裹在壳层中或修饰在壳材表面,这导致光热材料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在壳材与外界对流中直接耗散,无法有效存储太阳能。 深圳先进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等建立了年产300吨的微胶囊中试和产业平台。团队掌握了多种新型无醛微胶囊的工业化制备技术,开发出了热致变色、光致变色、相变储能、光致发光、智能缓释等多种微胶囊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穿戴类、嵌入式设备以及医疗植入设备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