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入亚利桑那大学
光学中心的先进光学教育理念,与自身多年大学一线教育经验相结合,以使本书的教学内容既与国际接轨,又便于学生理解学习。1.通过引入符号法则,几何光学基本理论的阐述显得十分清晰明了,公式简介并且普适,便于学生使用;2.通过系统地介绍
光线追迹理论,使学生在使用传统高斯
成像理论的同时,能够从基本的几何光学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折反射定律)出发,解决复杂的几何光学问题;3.光线追迹思想切合现代光学软件如Zemax的工作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
光学设计的基本思想;4.像差理论的讲述更加切合实际应用,相关概念的表述和表征也更加契合现代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code v等的表述特征。
pKrN:ExB"\ QM#4uI55B E5lBdM>2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理想
光学系统成像、光线追迹理论、光学系统辐射理论和光学材料、像差理论和光学设 计、典型光学系统这几个部分。为了逐步加深读者对光学系统的理解,本书又将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分成平面成像、薄
透镜成像、近轴成像和高斯成像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6}Y#= } r|PB*` 本书的一大特色之处在于加强了光线追迹理论的介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光学系统的一阶性质,尤其是在光阑和光瞳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学系统的辐射理论和色差行为,本书也对 光学系统辐射度学、色度学以及光学材料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初步阐述。
-rli(RR)| !|S43i&p 在像差理论部分,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光学系统的波像差理论及赛得像差理论等,然后分别阐述光学 系统的五种基本初级像差球差、彗差、场曲、像散和畸变,以及色差。在像差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讲述了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和光学设计中的像差平衡理论。
j578)!aJ >!1. 后在典型光学系统部分,本书分别阐述了人眼及目视光学系统、放大镜及显微镜系统、望远系统、摄像光学系统等。
%vhnl' &,CiM0 目录
rOOT8nkR# 绪论 现代
应用光学 aL&7 1^R, 0.1光学本质
in- HUG 0.2光学的发展历程
|3[Wa^U5 0.3光学学科分类
I \[_9 0.4自然界常见的光学现象
l
+OFw)8od 0.5现代光学应用
&&:YVd
习题
C-MjJ6D<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dMy9M-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doy`C)xI 1.2几何光学的基本物理量
l6 H|PR{ 1.3费马原理
scou%K 1.4几何光学的其他基本定律
:G2k5xD/E 习题
a^zibPG 第2章成像的基本概念
&3Szje 2.1成像系统的基本概念
%)I{%~u0 2.2共轭成像
<\ :Yk 2.3虚像和实像
[t@Mn 2.4单面成像
es&vMY 2.5符号规则
2Kyl/C, 习题
5}]"OXQ 第3章平面成像
jQ 3.1平面镜成像
=4PV;>X 3.2双平面镜系统
5r8<7g:>C 3.3反射棱镜
W=vP]x
>J 3.4平行平板
;he"ph=> 3.5折射棱镜
QpA/SmJ 习题
{~sDYRX 第4章薄透镜成像
% <*g!y ` 4.1薄透镜成像基本概念
`_RTw5{ 4.2薄透镜共轭关系
sVv xHkt@ 4.3级联成像
N@1+O,o 4.4物像近似
_FVcx7l!u 4.5视场和焦距
&6YIn|} 4.6无焦系统
TQ*1L:X7M& 习题
uPG4V2 第5章近轴成像
D
(mj7oB 5.1近轴光学概念
jWl)cC 5.2单折射面近轴成像
DB:+E|vSD 5.3薄透镜的近轴光线追迹
S` ;?z 5.4近轴光学光线追迹公式的传统推导
>eB\(EP 5.5单个反射面近轴光线追迹公式推导
~ZEmULKkR 习题
M#VE ]J 第6章高斯系统成像
vUU9$x 6.1高斯光学概念
.my0|4CQ#@ 6.2基准点和基准面
U`d5vEhT 6.3高斯系统成像方程
4VCOKx 6.4高斯系统的节点
(Cd\G=PK 6.5高斯系统的近轴光线追迹
4/1d&Sg 6.6单个光学表面的高斯性质
xScLVt<\e 6.7高斯成像范例
a]/>ra5{ 6.8一般的无焦系统
]<pjXVRt" 6.9高斯系统的物像关系与空间映射
_m'Fr
7 习题
WIf0z#JMJm 第7章组合光学系统、
)3w@]5j 7.1近轴光线追迹公式
r1LViK 7.2组合光学系统
TAF
PawH 7.3透镜的高斯简化
{{MRELipW 习题
7:3$Ey 第8章近轴光线追迹
V=V:SlS9| 8.1光线追迹公式
ac.Ms (D 8.2光线追迹实例一
^Z#W_R\l 8.3双薄透镜系统
); dT_ 8.4光线追迹实例二
%S nd\ 8.5空气中的厚透镜
mkF" 8.6表格法光线追迹
\":m!K;Z 8.7实际光线追迹
f[~L?B;_L 习题
,7NZu0 第9章光阑与光瞳
V8-oYwOR 9.1孔径光阑和光瞳概述
U1RpLkibQ 9.2视场
!@'6)/ 9.3拉格朗日不变量
T {Uc:Z 9.4近轴光线追迹的线性度
&PK\|\\2 9.5光瞳位置求解
7`8Ik`lY 9.6数值孔径与焦比
dJ""XaHqf 9.7远心系统
fCtPu08{Z 9.8焦深和景深
R Yl> 9.9光束与渐晕
aZ'Lx:)R 习题
mB9r3[ 第10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
EC8b=B<DE 10.1辐射度学及其物理量
[7S} g 10.2辐射能量传输
r*_ZJ*h[ 10.3光度学基础
Z%Zd2
v 10.4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中的光学守恒量
#x3ujJ 习题
'-b*EZU8t 第11章光学材料
S"$m] 11.1光学材料的一般光学参量
u[/m|z 11.2典型玻璃的光学特性
MR<;i2p 11.3玻璃材料的其他物理特性
Ej>g.vp8I 习题
m"jV}@agX 第12章像差理论
R&';Oro 12.1光学成像
/BV03B 12.2光学系统的像差表征
z0*_^MH 12.3像差的多项式展开
hk;7:G 12.4离焦
{=-\|(Bx 12.5波前倾斜
=xJKIu 12.6主要单色像差
OP|8S k6
r 习题
~Oq +IA~9 第13章球差
*`Yv.=cd 13.1球差概述
g9WGkHF 13.2折射面球差
1,~SS 13.3带球差
~JDnKo 13.4初级球差
Bk\Gj`"7 13.5非球面与球差
mzc
4/<th 习题
[.*;6y3 第14章彗差
%T9 sz4V 14.1彗差概述
{Gw.l." 14.2正弦差与轴向彗差
S^<g_ q 14.3彗差的产生与校正
9Q-*@6G 14.4典型消彗差系统
F.=Bnw/- 习题
{$^DMANDx 第15章像散和场曲
Mz;[ +p 15.1像散概述
Io|Aj 15.2像散的产生与校正
Z)xaJGbw 15.3场曲
4[-*~C|W5 15.4场曲校正
$gM8{.! 习题
J@ktyd(P 第16章畸变与组合像差
IMl!,(6; 16.1畸变
Iu*^xn 16.2畸变的产生与效果
MqA`yvQm 16.3像差成像性能与组合像差
[wB9s{CX 习题
"y<?Q}1 第17章色差
\y{Tn@7 17.1色散效应
%-AE]-/HI 17.2棱镜的色散
fiN3xP]V
17.3轴向色差
{E0z@D)U- 17.4倍率色差
0W()lQ 17.5其他消色差透镜
tpTAeQ*:d 习题
TSsKfexQ 第18章像质评价
*d',Vuv&[ 18.1像差与像质
cl*PFQp9j 18.2像质标准
wgRsZ 18.3像质评价
@(i!YL 18.4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测试
FG!X"<he 习题
K[7EOXLy 第19章光学设计与像差平衡
9A7@
5F 19.1概述
z5X~3s\dP 19.2像差自动校正的评价函数
/Y2/!mU</ 19.3阻尼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原理
3o|I[!2. 19.4边界条件
'iY*6<xS< 19.5光学设计软件及流程
c$QX)V 习题
!;!~n` 第20章人眼和目镜系统
=?(~aV 20.1关于人眼
!HJ$UG/\ 20.2人眼的光学系统
cbu@*NzY, 20.3人眼的功能调节
?P7]u>H 20.4目镜系统
gxGrspqg 习题
\OpoBXh 第21章放大镜与显微系统
X5*C+ I=2 21.1放大镜
[|3>MZ2/ 21.2显微镜及其特性
45H!;Qsk 21.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irZFV
21.4显微镜物镜
Px>va01n 21.5显微镜的
照明系统
pBC<u 习题
z>[tF5 第22章望远系统
/)rkiwp 22.1望远镜光学系统
*$M'`vj: 22.2望远镜的光阑、视场角和出瞳距
0J8K9rP;z 22.3望远物镜
nB ". '= 22.4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j` /&r*zNq 习题
9OfFM9(: 第23章摄影和投影光学系统
X+n`qiwq 23.1摄影光学系统
V=:_ d, 23.2摄影
镜头类型
NS,5/t 23.3取景和测距系统
6dEyv99 23.4光电
传感器 ]fI/(e_U 23.5放映和投影镜头
7a$G@ 习题
ksjUr 1o 附录
9><mp]E4 -6Mm#sX
'~wpP=<yyF v}v 5 (实体书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