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差距真有那么大?
针对美国向中兴通讯发出出口权限禁止令,中兴通讯公司20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极不公平,中兴不能接受。美方“禁售令”是否仅针对一家企业的“不合规”经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差距到底有多大?未来如何破解“缺芯”之痛?记者为此进行多方采访。 迫使中国让步是打错算盘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以中兴通讯未对涉及历史出口管制违规行为的某些员工及时扣减奖金和发出惩戒信等为由,做出了激活对中兴通讯和中兴康讯公司拒绝令的决定。“此次‘禁售令’是中兴与美国漫长商业纠葛中的一环。企业应吸取教训,在海外经营一定要守法合规。但也要看到,中兴事件本质上是科技之战,应警惕美国将经济冲突政治化。”经济学家张连起认为。 “希望美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商务部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高峰表示,如果美方坚持通过单边主义的保护政策,不惜伤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那是打错算盘。 芯片设计、制造确有短板 芯片被喻为信息时代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中兴事件既不等同于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但也不是中国制造中的个案。”张连起说,中国的“缺芯”困境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够大而不够强。 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坦言:“我们在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确实存在短板,特别是制造环节相对较弱,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没完全掌握,但这些技术我们都有布局,而且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来,我国一批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装备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以中兴通讯为例,其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球企业中连续八年排名前三,公司各主要产品中大量使用自主研发专用芯片。 “只有强大了,对方才会把你当对手。‘禁售令’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警惕和担心。”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 芯的问题一定能破解 未来中国能否破解“缺芯”之痛?专家指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要坚定自主化发展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在不断创新同时加大开放合作,实现芯片等多领域迈向产业发展高端。 在叶甜春看来,中兴事件给中国敲响了一记警钟。现在必须统一思想,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会持续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