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9F5 GJ:65)KU 内容介绍:适于零起点的学员,以AutoCAD2005中文版为操作平台,与《中文AutoCAD2002/2004综合培训教程》完全同步,真正e时代的电子老师。
?MT
V!i0 教学演示电影有暂停、回放功能,快进快退功能,可反复观看实录操作,再也不用担心学不会。
*;QIAd 6>rgoT)6~ 关于教材《中文AutoCAD2002/2004综合培训教程》的介绍:
'OIOl 本书突破传统CAD书籍的“命令流”操作介绍,而以实用、快捷方便的菜单或快捷工具按钮为主要操作对象,用户只需轻点按钮,输入数值即可完成符合专业标准的绘图任务。本书作者长期从事CAD的工程应用与教学工作,该书以作者最新全真教学讲义为蓝本改编而成。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从最快捷的学习和操作方式出发,系统介绍AutoCAD2002/2004的使用,引导读者快速入门并系统掌握AutoCAD绘图技术,“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是本书所期望的。
nRYHp7` 全书共24课,其中第1~2课介绍AutoCAD的基本操作与绘图的预备知识;第3~9课介绍二维绘图的操作与编辑;第10~11课介绍图层的灵活使用以及在绘图中进行图案填充和符号调用;第12课介绍复杂平面图形的绘制;第13~16课介绍尺寸标注及建立一张完整的工程图;第17~18课介绍轴测图的绘制及如何打印图形;第19~21课介绍三维曲面的绘制及基本实体模型、高级实体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1~24课介绍三维模型的编辑与修改、三维模型的渲染并给出一典型的三维建模综合实例。此外,在与本书配套的练习文件中给出了例题和练习题所用到的图形,读者在学习中可随时调用.
e>zCzKK l<5@a
( 第1课AutoCAD的基本操作
d"K~+<V} 1.1 AutoCAD2002/2004的工作界面
woCmpCN*I 1.1.1 绘图区
X]^FHYjhS 1.1.2 菜单栏
~*OQRl6F 1.1.3 具栏
"gD]K= 1.1.4 命令提示窗口
0E*q-$P 1.1.5 状态栏
F't4Q 1.1.6 AutoCAD2004新增调色盘工具面板
0(!j]w"r3 1.2 AutoCAD2002的菜单
b@GL*Z 1.2.1 文件菜单
ObK-<kGcB 1.2.2 编辑菜单
%gK@R3p 1.2.3 视图菜单
W7bA#p( 1.2.4 插入菜单
Gjhpi5?%8 1.2.5 格式菜单
<>=A6 1.2.6 32具菜单
m<7Ax> 1.2.7 绘图菜单
I4[sf 1.2.8 标注菜单
)uj:k*`) 1.2.9 修改菜单
e"^ /xF 1.2.10 窗口菜单
I-?PTr 1.3 图形文件的管理
OvL@@SX | 1.3.1 新建图形文件
<+7]EwVcn^ 1.3.2 打开图形文件
.b.pyVk 1.3.3 保存或输出图形文件
T0:%,o 1.4 几个实用的按键与按钮
Uq}F rK} 1.5 课后练习
;Jh=7wx 第2课 AutoCAD绘图的预备知识
ld *W\ 2.1 坐标系
((& y:{?G 2.2 点坐标的输入方法
$#z
` R; 2.3 精确绘图设置
_wp>AJ r 2.4 课后练习
Hnq$d6F 第3课 二维基本图形绘制之一
)6~s;y! 3.1 绘制点
n(}cK@ 3.2 绘制直线
~J~@mE2ks 3.3 绘制结构线
L<7KmN4VX 3.4 绘制矩形
k?!CJ@5$ 3.5 绘制正多边形
u&M:w5EM 3.6 绘制云线
W"{:|'/v 3.7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D+nKQ4 3.8 课后练习
"dkDT7 第4课 二维基本图形绘制之二
j1Ns|oph1 4.1 绘制圆
vtByC u5 4.2 绘制椭圆
xYLTz8g= 4.3 绘制圆弧
[-5l=j
r 4.4 绘制圆环
{uCXF~v 4.5 绘制多义线
ln1QY"g 4.6 绘制样条线
gN/kNck 4.7 绘制多线
PHxU6UPqy 4.8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2I >0 4.9 课后练习
ZZ? KD\S5 第5课 二维基本图形绘制之三
EGL7z`nt 5.1 设置文字样式
af>^<q 5.2 添加单行文字
CMiE$yC 5.3 添加多行文字
`Eg~;E: 5.4 编辑文字
H
%bXx- 5.5 课后练习
i)1013b 第6课 编辑二维图形之一
Zl\$9Q_ 6.1 选择对象的方法
p Lwtm@ 6.2 对象的删除与恢复
gucgNpX 6.3 复制对象
OpLo[Y\ 6.3.1 复制
!+)5?o 6.3.2 镜像
-)%gMD~z1 6.3.3 偏移
=J GL~t? 6.3.4 阵列
~(x"Y\PEu 6.4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Z>Nbzr{ 6.5 课后练习
OnND(YiX 第7课 编辑二维图形之二
8#ZF<BY 7.1 移动
hRI?>an 7.2 旋转
C~X"ZW:d[ 7.3 比例缩放
)qeed-{ 7.4 拉伸
8D&yFal 7.5 拉长
"KKw\i 7.6 修剪
`9&~fWu 7.7 延伸
2I>`{#fV 7.8 打断
~[Z,:=z 7.9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Zv5vYe9Ow 7.10 课后练习
!-~sxa280r 第8课 编辑二维图形之三
V|vXxWm/ 8.1 倒角
Ya29t98Pk 8.2 圆角
f taa~h* 8.3 对齐
7{Zs"d{s 8.4 创建块
|lMc6C 8.4.1 内部块
Ov@vNj& 8.4.2 外部块
>^GAfvW 8.5 插入块
"]}?{2i;
8.6 图块分解
qkA8q@Y4| 8.7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fls=c/0 8.8 课后练习
|F49<7XB[~ 第9课 编辑二维图形之四
NL-V",gI-~ 9.1 使用关键点编辑图形对象
Q#lFt,.y 9.2 多线样式设置及编辑
|w.h97fj 9.2.1 多线样式设置
gTk*v0WBm 9.2.2 多线编辑
_Jn@+NoO 9.3 编辑多段线
"h:#'y$V 9.4 编辑图形对象属性
D22A)0+_ 9.5 对象特性匹配
br')%f}m 9.6 课后练习
\xKhbpO~ 第10课 使用图层
+wcif- 10.1 解图层
%']`t-N8 10.2 图层的建立与设置
#c(BBTuX 10.2.1 建立新图层
z{nd4qOsD 10.2.2 设定图层颜色
>M7(<V 10.2.3 设置图层线型
"QmlW2ysi 10.2.4 设置图层线宽
|XJ|vQGU 10.3 在绘图中灵活使用图层
&R3#? 1, 10.4 修改对象的颜色、线型及线宽
il7gk< 10.5 修改线型外观
K1t>5zm 10.6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zg"E< 10.7 课后练习
wu3p2#-Z 第11课 图案填充牙口调用符号
pE6r7 11.1 创建边界禾口面域
f\~A72- 11.1.1 创建边界
U98e=57N 11.1.2 面域
MS& 'Nj 11.2 填充图案
q{pa _ 11.3 使用符号库
~T9wx 11.4 使用ToolPalettes工具面板
Bh7dAV( 11.5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V"8w:? 11.6 课后练习
qP72JxT 第12课 复杂平面图形的绘制
k;
ned 12.1 复杂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b+CXEzo 12.2 综合应用范例
Zn6u6<O= 12.3 课后练习
v8>bR|n5 第13课 尺寸标注之一
=gHUY&sPu8 13.1 关于尺寸标注
WT:ZT$W 13.2 标注样式
`{xKU8j^ 13.2.1 新建尺寸标注样式
N;*
wd< 13.2.2 控制尺寸线、尺寸界线和箭头
Z
|< 13.2.3 控制尺寸文字的状态
ilwI qj 13.2.4 调整标注位置
, nW)A/?} 13.2.5 设置线性标注及角度标注精度
w/@ tH 13.2.6 设置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41I2t(H @z 13.2.7 设置尺寸公差
#1Iev7w 13.3 课后练习
w9C?wT 第14课 尺寸标注之二
5?8jj 14.1 标注尺寸前的准备
U|+c&TY 14.2 标注长度尺寸
?P(U/DS8 14.2.1 线性标注
4c@_u8 14.2.2 对齐标注
d t^Hd]+^\ 14.2.3 基准标注与连续标注
VUzRA"DP| 14.3 标注角度
E6fs& 14.4 半径标注和直径标注
c6tH'oV 14.5 圆心标注
C9n*?Mk: 14.6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3J1DU 14.7 课后练习
pV/5w<_x? 第15课 尺寸标注之三
smHQ'4x9 15.1 引线标注
m3=Cg$n 15.2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标注
-lb%X3` 15.3 快速标注
Bs^p!4=
15.4 尺寸标注的编辑
YqYobL*q/ 15.4.1 编辑标注
>Zh^,T={G 15.4.2 编辑标注文本位置
|N:kf&]b 15.4.3 标注更新
9b)'vr*Hy7 15.5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YjE0 15.6 课后练习
Tfw5i,{ 第16课 建立一张完整的工程图
rN`-ak 16.1 建立一张完整工程图的基本过程
OZ}o||/Rc 16.2建立标准图框
i: 7cdhz 16.3 绘制主视图
LXm@h 16.4 绘制左视图
mX GW+ 16.5 图案填充与尺寸标注
vWjHHw 16.6 插入标准图框并书写技术要求
lQG;WVqW 第17课 轴测图
=Q4Wr0y><] 17.1 解轴测投影
kcE86Y=|x! 17.2 打开轴测投影模式
U%KsD 4B 17.3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绘图
D{M&>. 17.3.1 直线的画法
!XO"lS 17.3.2 圆的画法
6&,9=(:J&R 17.3.3 圆弧的画法
a<P?4tbF 17.4 在轴测面上写文字
CykvTV Q 17.5 轴测图尺寸标注
vxXrVPU3 17.6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4\m#:fj % 17.7 课后练习
2bxW`.fa 第18课 打印图形
q6eD{/4a1 18.1 设置绘图设备
?F9c6 $| 18.2 设置打印参数
LNF|mS\+D 18.3 打印输出
6d;RtCENo 第19课 绘制三维曲面
AP0z~e 19.1 绘制基本三维曲面
/,JL \b 19.1.1 长方体曲面
7:n OAN}% 19.1.2 棱锥及棱台曲面
dQ_yb+< 19.1.3 楔形体曲面
vd0uI#g%# 19.1.4 圆锥曲面
_"lW 19.1.5 圆环曲面
t ]P^6jw' 19.1.6 圆顶曲面
T:S[[#f{5 19.1.7 球形曲面
+}Qq#^:_\ 19.1.8 圆盘曲面
]".SW5b_ 19.1.9 四边形网格曲面
htOVt\+!34 19.2 绘制三维平面
@H8CU!J
19.3 绘制直纹曲面
|[MtUWEW 19.4 绘制旋转曲面
7t|011< 19.5 绘制边界曲面
+H
"j-:E@t 19.6 绘制拉伸曲面
e{}vT$- 19.7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f9a0V s 19.8 课后练习
sdXZsQw 第20课 建立基本三维实体模型
TH? wXd\ 20.1 建立基本三维实体模型
HD;l1W) 20.1.1 长方体
o*:D/"gb 20.1.2 球体
O.$OLK;v 20.1.3 圆柱体
R;H>#caJ 20.1.4 圆锥体
z;Dc#SZnO( 20.1.5 楔形体
.Tc?PmN 20.1.6 圆环体
=4LyE6 20.2 二维图形旋转为实体模型
BH2JH>'X 20.3 控制实体的显示外观
[Ee <SB{ 20.3.1 定义多视窗
rz.`$ 20.3.2 观察三维模型
uX~YDy 20.3.3 影响实体显示的变量
jl,>0MA 20.4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s}9-!{O
20.5 课后练习
zQx6r
. 第21课 建立高级三维实体模型
xv0y?#`z 21.1 面域的布尔运算
0 1:(QJ 21.1.1 UNION(并)
koy0A/\% 21.1.2 SUBTRACT(差)
tiTh7qYi9 21.1.3 iNTERSECT(交)
GLa_[9 " 21.2 二维图拉伸为实体模型
K<?[^\ 21.3 实体的布尔运算
Zxn>]Z_ 21.3.1 UNION(并)
=7Sw29u< 21.3.2 SUBTRACT(差)
5~=wia 21.3.3 1NTERSECT(交)
lcuqzX{7 21.4 剖切实体
qWb 8" 21.4.1 SLICE命令
\bv JZ_ 21.4.2 SECTION命令
aIklAj)= 21.5 实体乾涉检验
RgLk AHA 21.6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
ve 21.7 课后练习
:0(:}V3 z\ 第22课 编辑三维模型之一
Ls{]ohP 22.1 使用二维绘图中的编辑工具
G[\3)@I 22.2 三维旋转
[_zoJ 22.3 三维镜像
2[5z6oG 22.4 三维阵列
s -),Pv| 22.5 三维对齐
!l~3K(&4 22.6 模型缩放
yrV]I(Xe 22.7 模型倒角
8|-064i> 22.8 模型倒圆角
#4ii!ev 22.9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Nj`Miv o 22.10 课后练习
,=y8[(h 第23课 编辑三维模型之二
J3AS"+] 23.1 拉伸实体的表面
&z%DX
23.2 移动实体的表面
~+O ws 23.3 偏移实体的表面
6cbIs_g 23.4 旋转实体的表面
PZSi}j/ 23.5 复制实体的表面
yMBFw:/o 23.6 删除实体的表面
cK6IyJx- 23.7 修改实体的颜色
Wup%.yT~Ds 23.8 编辑实体的边线
Z*lZl8(` 23.9 抽壳
:y(HOUB 23.10 实体压印
c9axzg
UA 23.11 课后练习
{^SHIL 第24课 三维模型的渲染与三维建模综合范例
* AjJf)o 24.1 消隐与着色
%XK<[BF 24.1.1 消隐(HIDE)
L*Q#!_K0P 24.1.2 着色(SHADE)
-
u'5xn7 24.2 渲染
hYv;*] 24.2.1 设置场景(SCENE)
p_l.a 24.2.2 设置光源(LIGHT)
lO dwH" 24.2.3 设置材质(RMAT)
lO5*n|Ic, 24.2.4 设置背景(BACKGROUND)
TrmU 24.2.5 生成渲染图像(RENDER)
5sK1rDN 24.3 本课知识点综合应用范例
rH5'+x K 24.4 三维建模综合范例
)Qx&m} 24.5 课后练习
a]8}zSUK jq"iLgEMO 大家的支持,是我们收集信息的动力!
QX&1BKqWn http://lib.verycd.com/2006/07/03/000010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