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姜文汉院士:“苦”出来的“自适应光学”

    作者:陈勇 来源: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时间:2017-04-17 10:08 阅读:2345 [投稿]
    姜文汉,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主要参加者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面对未来发展,姜院士说到:“工作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一批人才,才能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培养人才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气氛,作为带头人首先不能忌贤妒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要形成平等讨论、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二是人才主要在工作中培养,通过压担子使年轻人及早承担更大的责任。”

    进入21世纪,随着年轻科研队伍的成长,科研工作逐渐由年轻人挑起大梁。

    国家对科研工作支持力度加大,在863计划的支持和团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自适应光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我国实现人眼高阶像差自适应光学校正,实现人眼视网膜细胞级高分辨率成像,在此基础上又相继研制成功自适应光学激光共焦扫描检眼仪和自适应光学人眼光学相干成像层析仪,实现视网膜的三维高分辨率成像。

    在实现对天文目标高分辨力成像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更大口径、更高分辨力的光电成像望远镜,还实现了基于钠导引星的高分辨成像。

    加之研制多代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光束校正系统,实现基于大型变形反射镜的波前校正系统的批量生产,总体技术水平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相当。

    姜文汉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主要参加者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