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汉院士:“苦”出来的“自适应光学”
姜文汉,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主要参加者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1971年11月,由于三线建设的需要,姜文汉院士全家来到四川省大邑县的雾山沟里,建设新的研究所(即光电技术研究所)。经过几年脱离科技工作的生活之后,重新有了工作的机会,使他激动万分。 七十年代后期,为解决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光刻机,光电所计划研制国内第一台光刻机——接近/接触式光刻机,姜院士便是项目负责人。这一次他又要从头学起,从原来的弹道测量设备转为研制要求极高的生产设备,需要了解光刻工艺及对设备的要求,设计必须全部满足光刻工艺的要求。姜院士带领科技人员经过两年的设计和制造,中国第一台接近接触式光刻机诞生。 ![]() JK-1接近/接触式光刻机 提到“诞生”,姜院士告诉我们,我国第一台固定式弹道测量设备也是在这个最年轻的研究所内诞生的。 他说道:“弹道相机是一种固定式、大视场的飞行弹道测量设备,在国内属于首次研制。这也是我第一次独立负责整机设备的研制。作为负责人必须把握总体性能,协调各分系统的接口关系,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胜任。我找到一本国外类似设备的详细研制报告,下决心和当时担任所技术负责人的林祥棣同志一起全文翻译出来。翻译工作主要在晚上进行,当时我家六口人住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放了床之后没有地方可以放桌子,每天我蜷缩在一台折叠式缝纫机的台板上翻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翻译了20余万字的资料,通过学习,对如何分析光学设备的总体性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进入设计阶段,我就把被褥搬到办公室,常常工作到深夜,困了收拾掉桌上的图纸,打开被褥就睡觉。经过和同事们两年多的辛勤努力,我国第一台固定式弹道测量设备就在这个最年轻的研究所内诞生了。这项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 DX-190弹道相机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