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在光生微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17条回复,218次浏览高稳定低噪声微波信号在时频计量、射电天文、雷达导航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电学微波合成方式在稳定性和噪声控制方面已逼近技术瓶颈,而基于光电子技术的微波合成方案为 ..
- n型单组分光晶体管研究获进展
-
1条回复,104次浏览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推动其在可穿戴电子、人工视觉与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技术中的应用。随着新兴技术对光电器件提出更高要求,以异质结构为核心的光晶体管逐渐暴露出结构复杂、可重复 ..
- 比睫毛还细的微型成像仪
-
0条回复,128次浏览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极其轻薄、灵活的成像设备,有望用于从体内无创获取图像。这项新技术有朝一日可能实现疾病的早期精准检测,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指导。 卡内基梅隆大 ..
- 全球最小的电动自主微型双足机器人
-
0条回复,96次浏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科研团队宣布研制出已知全球最小的电动自主微型双足机器人“Zippy”。这款机器人身高不足4厘米,凭借其精巧的机载电池、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不仅能自主启动,更能以 ..
- 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
-
0条回复,89次浏览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 ..
- 利用量子干涉实现更清晰的成像
-
14条回复,199次浏览朴茨茅斯大学的新研究为解决经典成像系统长期面临的难题——如何更好地区分两个相邻光源——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这项发表在《物理评论应用》的研究,利用量子物理原理估算发光物体间 ..
- 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0条回复,92次浏览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19959964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专 ..
- 北京理工大学在二维呼吸笼目半导体的光学性质方面取得新进展
-
17条回复,242次浏览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孙家涛教授团队在二维呼吸型笼目材料的光学性质领域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Valley-Selective Optical Absorption and GiantExcit ..
- 中国科大实现真多体纠缠子空间自检验
-
0条回复,102次浏览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柳必恒研究员课题组与本源量子合作,在光学和超导两个量子系统中实现真多体纠缠子空间的设备无关表征,完成了五比特纠错 ..
- 新型光学方法助力超精密测量技术发展
-
11条回复,204次浏览来自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帕德博恩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学方法,能够探测晶体中超微弱的原子运动。研究团队通过利用光干涉原理,在多特蒙德完成的实验展示了 ..
- Ansys Zemax 高级实战(HUD/ARVR 方向)火热报名中
-
1条回复,203次浏览Ansys Zemax 高级实战(HUD/ARVR 方向)火热报名中
- 我国科学家在高亮度激光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
0条回复,111次浏览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医用激光技术实验室与合肥物质院安光所激光技术中心合作,在端泵渐变掺杂Nd:YAG晶体热效应研究和激光输出性能提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进一步优化渐变 ..
- 有机螺环基团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与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
0条回复,90次浏览面向超高清显示(UHD)技术的核心需求,红、绿、蓝窄谱带发光材料的研发逐渐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荧光材料由于局部激发态(1LE)的展宽效应,其半峰宽(FW ..
- 科研团队开发出新方法来制造“光学微腔”
-
0条回复,111次浏览近日,芬兰图尔库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简便、节能且低成本的新方法来制造“光学微腔”,助力探索量子科学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据芬兰图尔库大学的消息,传统 ..
- 清华大学:超分辨光片智能显微成像技术
-
18条回复,252次浏览复杂的生物过程在细胞、组织的三维空间中时刻维持着精密有序的运转,维系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光片显微镜(LSM)作为当前最适宜进行多细胞、大体积样本三维成像的模态,通过使用两个 ..
-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光学加密新策略
-
22条回复,221次浏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罗毅团队张群研究组在基于光学加密的信息安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杂化钙钛矿有机阳离子精细调控的、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信息加密/ ..
- 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0条回复,100次浏览近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QKD和PQC技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密钥全 ..
- 我国科研团队构建嫦娥六号着陆区高精度地形数据集
-
0条回复,97次浏览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利用嫦娥六号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该台李春来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嫦娥六号着陆区高精度地形数据集,不仅精确定位了嫦娥六号的着陆点 ..
- 中国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成像技术
-
0条回复,126次浏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 ..
- 一种通过单层超表面生成共轭拓扑涡旋光束的紧凑型转速测量方法
-
0条回复,90次浏览在目标的识别上,除目标距离和反射率等重要参数外,探测目标的速度和转动速度更有助于提升目标识别率。张同意研究员团队与王国玺研究员带领的超表面研究小组合作提出一种通过单层超表 ..
- 光学特性建模方法及装置、光学参数测量方法
-
0条回复,111次浏览近日,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光学特性建模方法及装置、光学参数测量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4963996B,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2月14日,申请日为2022年4月22日 ..
- 北京理工在激光光场超高维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
20条回复,233次浏览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付时尧教授、高春清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光场高维多自由度调控的智能混合策略,首次基于单一调控器件实现了激光波矢、相位、振幅、模场分布、轨道角动量 ..
- 南京大学:利用极化拓扑结构实现涡旋光场调控
-
16条回复,272次浏览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聂越峰教授课题组与张勇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创新性设计在铁电氧化物薄膜中制备出微米尺度的极化拓扑结构,实现了从圆偏振光到倍频涡旋光场的非 ..
- 新显微镜技术清晰重现大脑复杂网络
-
0条回复,95次浏览人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不断处理着各种信号,使人们能够认知、思考、回忆或进行身体活动。要理解这个复杂的网络,就需要精确观察这些神经细胞是如何排列和连 ..
- 全球首个!“成都造”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发布
-
18条回复,286次浏览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在成都举行。现场迎来高光时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带着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 ..
-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9条回复,243次浏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 ..
- 激光全息技术或彻底改变3D芯片制造
-
0条回复,154次浏览该方法利用激光和全息图检测小至0.017纳米的错位 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3D半导体芯片对准方法:通过激光照射芯片上的同心超表面透镜(metalens)图案生成 ..
- 重金招募兼职光学设计工程师 可远程办公
-
0条回复,297次浏览岗位职责: 1. 作为具体产品定制研发项目合伙人,提供项目初期的方案仿真评估,中期光学系统设计+产品结构件设计,最后负责装配调试产品,能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任职资 ..
- Ansys Zemax 高级实战(HUD/ARVR 方向)火热报名中
-
0条回复,228次浏览Ansys Zemax 高级实战(HUD/ARVR 方向)火热报名中
- 用光操控声波:集成光子学的颠覆性突破
-
0条回复,109次浏览荷兰特文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为光芯片技术增添"声波控光"这一新维度,突破了传统光芯片的性能边界。这项突破有望将原子钟小型化至可装载于卫星和无人机的尺寸,使其在不依 ..
- 招聘光学治工具岗
-
0条回复,253次浏览转发一份招聘信息,是一位好大哥的公司(成都鑫晨光学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虚位以待,有需要找工作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 光学治工具岗:(招聘 1人) 性别: ..
- 麻省理工捕获单原子间自由作用图像
-
15条回复,229次浏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首次捕捉到单个原子在现实空间中自由相互作用的图像,揭示了“自由运动”粒子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此前仅为预测,却从未被直接观察到。该研究成果5日发表 ..
- 中国科大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
21条回复,260次浏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团队通过给发光二极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纯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瓶颈的原因,并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相关研究成 ..
- 单光子技术驱动量子通信网络
-
0条回复,125次浏览近日,罗切斯特大学与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期通过两根光纤将其校园连接,构建了一个实验性量子通信网络。在《Optica Quantum》期刊新发表的论文中,科学家们描述了"罗切 ..
- 在常规实验环境下实现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
-
0条回复,118次浏览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研制出实验室级3DXRD系统,首次在常规实验环境下实现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3DXRD),并成功解析了金属、陶瓷 ..
- 全新超导电路新设计有望提升量子处理器速度
-
0条回复,97次浏览据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展示的全新超导电路设计,有望使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这是量子系统中迄今为止所能实现的最强非线性光物质耦合,此举可让未 ..
-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深脑成像技术
-
16条回复,216次浏览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深脑成像技术,用于研究大脑中一个关键的脑干结构——孤立管核(NTS)。该成果打开了“脑—身—心”互动研究新窗口,不仅为研究脑—体之 ..
- 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创新高
-
0条回复,97次浏览日本金泽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等机构联合研制出一种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达8.7%,较此前纪录提升逾一倍。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的研究,为环保型太阳能电池 ..
- 线下培训 | Ansys Zemax 高级实战(HUD/ARVR 方向)
-
0条回复,128次浏览本期咱们将开展 Ansys Zemax 光学设计的高级课程,学员在课程中可以了解到 HUD 的流程化设计思路,同时可以掌握一些实用的 Ansys Zemax 技巧点,具体内容可以查看下方培训大纲。 武 ..
- 上海光机所在低噪声提取光频梳单根梳齿方面取得进展
-
21条回复,246次浏览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周佳琦研究员团队,在低噪声提取光频梳单根梳齿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Low-noise extraction of a single frequency ..
- 合成分子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寿命
-
0条回复,101次浏览由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通过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引入名为CPMAC的合成分子,实现了电池能源转化效率与使用寿命的双重提升。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 ..
- 一种新型量子传感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
0条回复,106次浏览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量子传感技术,可借助新的相干稳定协议对抗量子退相干。其性能大幅超越传统方法,有望推动从医学成像到基础物理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进步。 ..
- 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解析纳米晶体结构
-
16条回复,166次浏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观察纳米晶体产生的图案来推断材料的原子结构。该成果破解了困扰材料科学界一个世纪的纳米晶体结构解析难题,有望加速 ..
- 新型超薄电子“皮肤”可以用于制造轻量级夜视眼镜
-
0条回复,86次浏览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生长并剥离电子材料的超薄“皮肤”。这项技术有望推动新型电子设备的发展,如制造轻量级夜视眼镜、超薄可穿戴传感器、柔性晶体管、 ..
- 智能科研平台ScienceOne正式发布:基于科学基础大模型
-
0条回复,147次浏览近日,中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基于科学基础大模型的智能科研平台——ScienceOne。自动化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大军现场展示了首发的两个产品S1-Literature ..
- 北京理工大学在集成光量子存储芯片研究中取得突破
-
11条回复,191次浏览日前,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张向东教授团队在片上集成光存储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硅-铒掺杂晶体异质材料上设计连续谱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BIC)结构, ..
- 全球首次!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
-
7条回复,141次浏览近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团队成功开展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对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 ..
- 清华大学在高频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0条回复,115次浏览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快速发展,算力与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密度和效率提出了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电源管理芯片正朝无源元件片上集成化方向发展,以 ..
- 高效超表面实现光场参数同步获取
-
0条回复,148次浏览在Yanjun Bao教授和aojun Li教授的指导下,暨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超表面的新型成像方法,可在单次曝光中同时测量任意光场的强度、相位和偏振态。该技术突破了传统光学系统需 ..
- 科学家研发低成本液态镜头
-
9条回复,183次浏览菲律宾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来制造可动态调节的水基液态镜头。这种创新技术未来可能应用于从教室、实验室到相机甚至可穿戴设备的多个领域,相关研究发表于《光学成果》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