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实验环境下实现X射线三维衍射技术

发布:cyqdesign 2025-05-07 09:16 阅读:39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研制出实验室级3DXRD系统,首次在常规实验环境下实现X射线三维衍射技术(3DXRD),并成功解析了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结构。这项突破使原本依赖粒子加速器的尖端技术“飞入寻常实验室”,为材料科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3DXRD技术是通过多角度X射线照射,构建出物体的三维图像。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毫米级材料样品“沐浴”在超强X射线束中旋转,光束强度达到医用X射线的百万倍量级。如此高强度的照射,能清晰呈现多晶材料(构成金属、陶瓷等物质的微观晶体)的精细结构,揭示材料承受机械应力时的奥秘。比如,通过观察承重钢梁样本的晶体变化,就能了解建筑物结构老化的微观机制。

然而,过去这项技术只能依托同步加速器来实现。这种粒子加速器能让电子释放高强度X射线。但目前全球仅有70余台同步加速器,可谓“一机难求”。科研团队不仅需要竞争立项,还要经历半年到两年的排队等待,且最终实验时间往往不超过6天。

3DXRD技术原理示意图

为让3DXRD技术惠及更多研究者,团队开发出实验室级的3DXRD系统。传统设备受限于固态金属阳极的熔点,而新技术采用液态金属喷射阳极,既避免了熔化风险,又大幅提升了X射线输出强度。

为验证系统可靠性,团队让新型实验室级3DXRD、同步加速器3DXRD和实验室衍射断层扫描技术“同台竞技”,同时检测钛合金样品。结果显示,实验室级3DXRD准确识别了96%的晶体结构,尤其对60微米以上的大晶体解析效果卓越。

团队表示,未来配备更高灵敏度探测器后,将能捕捉更细微的晶体特征。这项突破不仅让科学家能随时开展预实验,更打破了同步加速器6天的时限枷锁,对于研究材料在反复应力作用下的长期演变(如数千次循环载荷测试)具有革命性意义。

关键词: X射线三维衍射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