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布年度十大人物:潘建伟凭量子通信上榜
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在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榜单上的其他人来自各个领域,比如,在物理领域有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的对外合作“大使”和中东首个同步辐射光源的主流砥柱。 在医学领域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发明者,有首个接受创新癌症免疫疗法的儿童,有致力于侦查问题论文的癌症遗传学家。 此外,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执行秘书长、墨西哥地震专家、争取学术界性别平等的律师也一一登场。 榜单上甚至有一名科学界的“反派”:新任美国环保署署长、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普鲁特。 “从量子通信和基因组编辑,到一场潜在核危机和美国环保政策的退步,该人物列表总结了2017年科学和科学家的成就与挫折。”《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兰登·麦尔(Brendan Maher)说。 大卫·刘(David Liu):基因修正者 发展出全新基因编辑技术、未来有望拯救生命的生物学家 ![]() 刘是美国博德研究所的核心成员。刘痴迷基因编辑,尤其是近期名声大盛的CRISPR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并不完美。基于Cas9酶的CRISPR能够定向地剪切DNA,却只能依赖细胞自身的DNA进行修复,这可能造成多种编辑结果。 10月,刘的实验室发表了一项大胆的成果:借助人工合成的新型酶,他们能将DNA中的A-T碱基对转换为G-C碱基对。 这项成果可以在理论上逆转48%的致病位点突变,在未来有助于发展各项基因疗法。 玛丽卡·布兰切斯(Marica Branchest):缔盟者 帮助科学家充分利用历史性引力波事件的天文学家 ![]() 从8月17日开始的数周内,天上地上的望远镜都对准了同一个方向:意大利和美国的观测站联合探测到了由中子星并合触发的引力波事件。人类由此对伽玛暴和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是布兰切斯斡旋多年促成的合作。她于2009年加入意大利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合作组织。她在天学观测和引力波研究这两个之前并不往来的领域间搭建了桥梁。 在Virgo和美国的LIGO合作后,玛丽卡成了面向物理学界的大使。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是望远镜不可见的新信使。然而,中子星合并的过程中,只有最后几分钟才会产生可被探测的引力波,其他信息只能被传统望远镜观测到。 布兰切斯鼓励物理学家们发出“引力波预报”,即使不是百分百确定;同时,她要说服天文学家,这是个值得观测的领域。 最终,数十个天文团队在签署保密条约的情况下接受了“引力波预报”。 艾米莉·怀特海德(Emily Whitehead):活证明 与白血病搏斗、鼓舞新一代癌症疗法的小女孩 ![]() 5年前,艾米莉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CAR-T癌症免疫疗法的孩子。尽管一度产生了严重的免疫反应,但她最终痊愈了。 5年后的2017年7月,12岁的艾米莉走到讲台上的父亲身后,支持他敦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该疗法。 见到艾米莉上台,父亲潸然泪下,委员会成员也哽噎了。委员会全票通过了第一种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疗法。数月后,FDA又批准了第二种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疗法。 CAR-T疗法对人体免疫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之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被批准的两种疗法只是冰山一角,数十个学术团队和生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使之更安全、更可控。 斯科特·普鲁特(Scott Pruitt):机构遣散者 秋风扫落叶般瓦解美国环保署的政务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