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激光陀螺仪专家高伯龙逝世
“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因为这句话,他率领的国防科大激光陀螺研究团队从零起步,从基本原理的研究、主攻方向的确定,到一项项工艺技术的突破,在重重艰难险阻中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制激光陀螺的成功之路。 ![]() 他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9岁。 激光陀螺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 高伯龙是著名的激光陀螺专家。说起激光陀螺,可能很多人一头雾水。但说起陀螺,大家就很熟悉了。 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如果陀螺旋转时速度很快,它就会稳定地立在一个地点不动,即使地面倾斜一些,它仍然不会倒,并且转轴始终指向一个固定方向。这就是物体的“定轴特性”。科学家们利用“定轴特性”制造出能定向和定位的陀螺仪。 ![]() 记者了解到,以陀螺仪为核心部件,可以组装出惯性导航系统或制导系统。在航空上,可以用来测量飞机的姿态角和角速度,以它为核心构成的惯导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姿态、航向、速度和位置。在航海上,能够为舰船提供位置、姿态、速度等数据,不仅可用于舰船自身的导航,还可为舰载武器提供方位基准或稳定平台。在陆地上,可以为坦克、火炮等常规兵器的机动能力和运动中攻击提供定位定向和导航能力。同时,目前各种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广泛采用陀螺仪来测量导弹的姿态和航向,进行制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