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5607阅读
    • 4回复

    [分享]数控车床编程加工工艺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珠儿
     
    发帖
    277
    光币
    5008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机械加工与制造 移动到本区(2010-12-09) —
    1 确定工件的加工部位和具体内容 s poWdRM2  
    VTgbJ {?  
    确定被加工工件需在本机床上完成的工序内容及其与前后工序的联系。 c#4L*$ViF  
    &l!{!f4  
    ·工件在本工序加工之前的情况。例如铸件、锻件或棒料、形状、尺寸、加工余量等。 P.H/H04+  
    ·前道工序已加工部位的形状、尺寸或本工序需要前道工序加工出的基准面、基准孔等。 R4rm>zisVX  
    ·本工序要加工的部位和具体内容。 {dr&46$p  
    ·为了便于编制工艺及程序,应绘制出本工序加工前毛坯图及本工序加工图。 Lw+1|  
    6^z \;,p  
    2 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与设计夹具 XCi]()TZ_  
    t5B|c<Hb\  
    根据已确定的工件加工部位、定位基准和夹紧要求,选用或设计夹具。数控车床多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轴类工件还可采用尾座顶尖支持工件。由于数控车床主轴转速极高,为便于工件夹紧,多采用液压高速动力卡盘,因它在生产厂已通过了严格的平衡,具有高转速(极限转速可达4000~6000r/min)、高夹紧力(最大推拉力为2000~8000N)、高精度、调爪方便、通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可使用软爪夹持工件,软爪弧面由操作者随机配制,可获得理想的夹持精度。通过调整油缸压力,可改变卡盘夹紧力,以满足夹持各种薄壁和易变形工件的特殊需要。为减少细长轴加工时受力变形,提高加工精度,以及在加工带孔轴类工件内孔时,可采用液压自动定心中心架,定心精度可达0.03mm。 {J6sM$aj  
    #SLxNAH  
    3 确定加工方案 =QKgsgLh  
    re 1k]  
    1) 确定加工方案的原则 hhgz=7Y  
    GO GXM4I  
    加工方案又称工艺方案,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案包括制定工序、工步及走刀路线等内容。 cTIwA:)D  
    A(@gv8e[H^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对象复杂多样,特别是轮廓曲线的形状及位置千变万化,加上材料不同、批量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方案时,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制定的加工方案合理,从而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目的。 oJ;O>J@c  
    kI[O{<kQ  
    制定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最短以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P@S;>t{TD  
    cPBy(5^  
    a. 先粗后精 `J7Lecgo  
    LXfeXWw?,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零件的精加工质量,在切削加工时,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精加工前大量的加工余量(如图3-4中的虚线内所示部分)去掉,同时尽量满足精加工的余量均匀性要求。 q?]@' ^:;  
     '?>O  
    当粗加工工序安排完后,应接着安排换刀后进行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其中,安排半精加工的目的是,当粗加工后所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要求时,则可安排半精加工作为过渡性工序,以便使精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i7!mMO8]  
    o_KcnVQ\  
    在安排可以一刀或多刀进行的精加工工序时,其零件的最终轮廓应由最后一刀连续加工而成。这时,加工刀具的进退刀位置要考虑妥当,尽量不要在连续的轮廓中安排切人和切出或换刀及停顿,以免因切削力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致使光滑连接轮廓上产生表面划伤、形状突变或滞留刀痕等疵病。 g!) LhE  
    qLi1yH  
    b. 先近后远 <B{VL8IA>  
    jvQ+u L  
    这里所说的远与近,是按加工部位相对于对刀点的距离大小而言的。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粗加工时,通常安排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对于车削加工,先近后远有利于保持毛坯件或半成品件的刚性,改善其切削条件。 !DUg"o3G>  
    Jc#)T;# 6  
    c. 先内后外 Xgth|C}k  
    /$.vHt 5nt  
    对既要加工内表面(内型、腔),又要加工外表面的零件,在制定其加工方案时,通常应安排先加工内型和内腔,后加工外表面。这是因为控制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较困难,刀具刚性相应较差,刀尖(刃)的耐用度易受切削热影响而降低,以及在加工中清除切屑较困难等。 huD\dmQ:]  
    a=T7w;\h  
    d. 走刀路线最短 P(i2bbU  
    <GmrKdM  
    确定走刀路线的工作重点,主要用于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因精加工切削过程的走刀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 WUK.>eM0  
    <Ibr.L]  
    走刀路线泛指刀具从对刀点(或机床固定原点)开始运动起,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 iF_r'+j  
    7LZb*+>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加工程序具有最短的走刀路线,不仅可以节省整个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消耗及机床进给机构滑动部件的磨损等。 PdN\0B `  
    "91At b;hJ  
    优化工艺方案除了依靠大量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善于分析,必要时可辅以一些简单计算。 Ac(irPrD  
    1eyyu!  
    上述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则需要采取灵活可变的方案。如有的工件就必须先精加工后粗加工,才能保证其加工精度与质量。这些都有赖于编程者实际加工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学习。 <UHWy&+z&  
    p1gX4t]%}a  
    2)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关系 :a!a  
    a1sLRqo8  
    在数控车床还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条件下,一般应把毛坯件上过多的余量,特别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如必须用数控车床加工时,则要注意程序的灵活安排。安排一些子程序对余量过多的部位先作一定的切削加工。 :-@P3F[0  
    b|@op>UZ  
    1) 对大余量毛坯进行阶梯切削时的加工路线 e`2R{H  
    2) 分层切削时刀具的终止位置 sU_4+Mk  
    W9m[>-Ew  
    3) 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 H_f2:Za  
    ./*,Thc  
    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因其传动链的改变,原则上其转速只要能保证主轴每转一周时,刀具沿主进给轴(多为Z轴)方向位移一个螺距即可,不应受到限制。但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iZUz6  
    LuQ M$/i  
    a) 螺纹加工程序段中指令的螺距(导程)值,相当于以进给量(mm/r)表示的进给速度F,如果将机床的主轴转速选择过高,其换算后的进给速度(mm/min)则必定大大超过正常值; PL_wa(}y]D  
    8jGoU 9  
    b) 刀具在其位移的始/终,都将受到伺服驱动系统升/降频率和数控装置插补运算速度的约束,由于升/降频特性满足不了加工需要等原因,则可能因主进给运动产生出的“超前”和“滞后”而导致部分螺牙的螺距不符合要求; \R6T" U  
    %c2i.E/G  
    c) 车削螺纹必须通过主轴的同步运行功能而实现,即车削螺纹需要有主轴脉冲发生器(编码器)。当其主轴转速选择过高,通过编码器发出的定位脉冲(即主轴每转一周时所发出的一个基准脉冲信号)将可能因“过冲”(特别是当编码器的质量不稳定时)而导致工件螺纹产生乱扣。 _p2<7x i   
    tYNt>9L|  
    因此,车螺纹时,主轴转速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R/xCS.yl}  
    Hwc8i"{9y\  
    a) 在保证生产效率和正常切削的情况下,宜选择较低的主轴转速; [a*>@IR  
    b) 当螺纹加工程序段中的导入长度d1和切出长度d2(如图所示)考虑比较充裕,即螺纹进给距离超过图样上规定螺纹的长度较大时,可选择适当高一些的主轴转速; k)' z<EL6c  
    c) 当编码器所规定的允许工作转速超过机床所规定主轴的最大转速时,则可选择尽量高一些的主轴转速; A-!qO|E[-  
    d) 通常情况下,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n螺)应按其机床或数控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计算式进行确定,其计算式多为: 4xn^`xf9  
    nln[V$   
    n螺≤n允/L(r/min) 6}lEeMRW  
    ^M5uLm-_s  
    式中:n允——编码器允许的最高工作转速(r/min); )g^Ewzy^X  
    L——工件螺纹的螺距(或导程,mm)。 !e"m*S.(6{  
    'eY[?LJ]U  
    4 确定切削用量与进给量 zV Li  
    DJjDKVO5t  
    在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影响切削的各种因素,正确的选择切削条件,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机械加工质量和产量。影响切削条件的因素有:机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刚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预期寿命及最大生产率;切削液的种类、冷却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热处理状况;工件数量;机床的寿命。 ouZ9oy(}a  
    %= ;K>D  
    上述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为主要因素。 KCT"a :\  
    SFNd,(kB*z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切削效率。若切削速度过小,则切削时间会加长,刀具无法发挥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虽然可以缩短切削时间,但是刀具容易产生高热,影响刀具的寿命。决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 E004"E<E  
    V)jhyCL  
    1) 刀具材料。刀具材料不同,允许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钢刀具耐高温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温切削速度可达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温切削速度可高达1000m/min。 buyz>IC P  
    2) 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硬度高低会影响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时切削速度应降低,而加工较软材料时,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J0bs$  
    3) 刀具寿命。刀具使用时间(寿命)要求长,则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cU[pneY  
    4) 切削深度与进刀量。切削深度与进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热会增加,故切削速度应降低。 .u3W]5M|  
    5) 刀具的形状。刀具的形状、角度的大小、刃口的锋利程度都会影响切削速度的选取。 R}<s~` Pl  
    6) 冷却液使用。机床刚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则需降低切削速度。 kakWXGeR  
    RA67w&  
    上述影响切削速度的诸因素中,刀具材质的影响最为主要。 &c ~)z\$  
    切削深度主要受机床刚度的制约,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切削深度应尽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于零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 I;Y`rGj  
    主轴转速要根据机床和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来确定。可以用计算法或查表法来选取。 b#j5fEY  
    N |L5Ru  
    进给量f(mm/r)或进给速度F(mm/min)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驱动及数控系统的限制。 640V&<+v  
    7)wq9];w  
    编程员在选取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选择适合机床特点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当然也可以凭经验,采用类比法去确定切削用量。不管用什么方法选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证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或保证刀具耐用度不低于一个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于半个班次的时间。
     
    分享到
    离线991518
    发帖
    1026
    光币
    1105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27
    要学习一下!
    离线hjc2008
    发帖
    2
    光币
    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27
    确实值得学习。
    离线kaokaoe
    发帖
    3
    光币
    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2-26
    文字文字 8Qh/=Ir  
    可以整!!!,我顶,顶,狂顶,可以学习一下.
    离线2iso
    发帖
    260
    光币
    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4-13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