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 年度“全球 50 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今天发布,此次共有9家中国(含台湾地区)公司上榜:科大讯飞(第6),腾讯(8),Face ++(旷视科技)(11),DJI(大疆创新)(25),富士康(33),阿里巴巴(41),HTC(42),蚂蚁金服(49),百度(50)。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考察“全球 50 大最聪明公司”主要看该公司的科技领军能力及商业敏感度,需要做到“高精尖科技创新”与“能够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模式”的完美融合。 在本年度 MIT TR50 榜单中,最多公司是因人工智能(AI)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上榜。国外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公司和初创期高估值公司居多,国内的9家公司,则都是规模很大且发展很长时间的为主,总体排名也较为靠后,显示创新活力跟硅谷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国内公司中,科大讯飞和Face++代表了智能语音助手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较高标准,获得了高度认可。蚂蚁金服由阿里分拆出来,但因为在AI和区块链方面的创新而单独上榜。百度已经有4年位列榜单当中,不过今年因为吴恩达离职,导致对AI技术的期待下降,故而排名有下滑。 本次榜单上榜的蚂蚁金服,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合作伙伴DeepTech深科技(点击查看详细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今年 MIT TR50 (全球 50 大最聪明公司)榜单: 1、Nvidia(英伟达):深度学习和自动驾驶,投入30亿美元研发新芯片。 2、SpaceX:回收和重复利用火箭,对同意使用回收火箭的客户打9折。 3、亚马逊:主要靠语音助手Alexa上榜,Alexa已有1.2万款应用。 4、23andMe:根据基因信息判断患病风险,有100万用户,今年获FDA批准。 5、Alphabet(谷歌母公司):DeepMind的机器学习算法为数据中心节能40%。 6、科大讯飞:中国版的Siri,在中国语音技术市场占有率70%。 7、Kite Pharma(凯德药业):试验性免疫疗法使用患者自己的血细胞来抵抗癌症。 8、腾讯:因小程序上榜。微信日活跃用户7.7 亿,半数每天至少用1.5小时。 9、Regeneron(再生元):用基因技术制造眼病、关节炎、哮喘等特效药。 10、SparkTherapeutics:开发针对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的基因疗法。 11、Face ++(旷视科技):人脸识别技术,在人脸上最多可以追踪106个点。 12、First Solar:负责建造美国五大太阳能项目中的 3 项。 13、英特尔:除 PC 芯片外收入占比46%,在机器视觉和AI领域大举收购。 14、Quanergy Systems:为自动驾驶汽车制作更经济的激光雷达传感器。 15、Vestas WindSystems:美国新风电项目装机量最大,连续14个季度盈利。 16、苹果:过去一年布局AI团队,承诺在美国本土生产更多产品。 17、Merck(默克制药):Keytruda是首个通过美国FDA批准的免疫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