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初步实现激光脉冲量子远距传输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星际迷航》系列影片中,“企业号”飞船上的成员们可以在转瞬之间从星球上转移到飞船上,长距离移动看起来似乎轻而易举。虽然这些能力显然是虚构出来的,但研究人员近日利用“量子远距传输”技术(quantum teleportation),成功在相隔几英里的两处城市光纤网络之间实现了激光脉冲的传输。 虽然该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并不会将地铁或公交取而代之,但它将帮助我们建设黑客无法入侵的电子通讯网络,即所谓的“量子网络”。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通过该网络,与其它计算机取得联系。 把一件物体从宇宙中的一处瞬间转移到另一处、不需要让它在空间中发生移动,这听上去就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从1998年至今,量子物理学家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目前的量子远距传输最远距离记录是在2012年创下的,约为143公里,位于加纳利群岛的两座岛屿之间。 诡异的举动 量子远距传输依托量子物理的古怪性质进行。量子物理认为,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亚原子粒子等,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不同的地方。说得更具体一些,量子远距传输的基础是一种名叫“量子纠缠”的奇特现象:无论两个物体相隔多远,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并且可以立即对彼此产生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还无法实现物质(如人类)的瞬间传输,但他们可以利用量子远距传输技术来传递信息。例如,要想对一个电子进行远距传输,就先要让它和另一个电子构成量子纠缠关系。然后其中一个电子(即用来传输的电子)留在原地不动,另一个电子则将以实体形式、被传输到任何指定的目的地去。 接下来,人们将对用来传输的电子的基本信息、或者“量子态”进行分析,同时破坏该电子的量子态。最后,这些信息将被发往电子传输的目的地,用在另一个电子身上,从而重新创造出第一个电子,并且与原来的没有任何区别。这样一来,原来的电子就实现了远距离移动。(不过,由于这些数据是通过光脉冲或电子等常规信号传输的,因此量子远距传输的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有两支研究团队各自独立地报告称,自己在相距几英里的两处光纤网络之间实现了量子远距传输技术。这两支团队分别来自中国合肥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 未来科技 量子远距传输将是实现许多未来技术的关键。例如,量子密码学可以利用量子远距传输技术,在两地之间安全地传输数据,并能自动探测出任何入侵行为。此外,人们还能在“量子网络”中使用量子远距传输技术,在不同的量子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共享。此前的研究显示,量子计算机在瞬息之间实现的计算次数可以超过宇宙中所有原子数量的综合。 “未来如果你有一台量子计算机,要是有人想使用它,就可以把数据发送到这台量子计算机上,然后获得计算结果,就像现在的云计算技术一样。”中国科技大学的量子工程师张强说道,他同时还是合肥研究团队的共同主要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