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 *^aEUp6&
/]pJ(FFC
一、概述 zbY2gq@?
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现象,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光电式分析仪器,也是一种光谱仪器。根据电磁辐射原理,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选择吸收,也即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可方便的判断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迫切要求发展新的先进的分析技术和仪器,分光光度计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问世和发展的。 3V uoDmG
分光光度计是分光仪器和光度计的一种组合。按工作光谱原理的不同,分光光度计可分为研究物质分子吸收光谱的分光光度计、研究物质中原子吸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物质分子荧光发射的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研究物质原子荧光发射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汁、研究分子喇曼散射光谱的喇曼光谱仪等。由于分光光度法具有分析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分光光度计已成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强有力的工具,是现代化分析实验室必备的常规仪器之一。 H1Jk_@b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 <$z6:4uN_
分光光度计主要构成部分有光源部分、光度计部分、单色器和接受记录部分。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图1表示:
3-~*
光源 aQ.QkMZ
单色仪 m#K)%0
样品池 u:]c
接受放大系统 "%peYNZ&%
显示记录系统 5}C.^ J`
c!0u,6
z][hlDv\j
图1 分光光度计框图 .q90+9Ek=
下面分别叙述这几个部分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FP=up#zl
1光源系统 %plu]^Vy
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系统由光源和照明系统组成。 u*}ltR~/
1.1光源 TW?_fse*[
分光光度计中对光源有一定要求,理想的辐射光源应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baQORU=X
(1)在所使用的被长范围内提供连续辐射,即光源应发射连 \+M6R<Qw
(2)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尽可能小,且有足够的强度。 Xfc+0$U@
(3)使用寿命较长。 6.Jvqn
(4)要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对单光束仪器。 B%7Az!GX
在190一360nm波长范围紫外波段,常用的光源是氢弧灯和氘弧灯,氘灯的紫外光发射强度比氢灯强。 2t7P| b~V1
在360一2500nm波长范围可见和进红外波段,常用白炽钨灯作为光源。图2为氢灯、钨灯的光谱能量分布图。 @vZeye
在2—50μm波长的中远红外波段内,常用的光源是能斯脱和硅碳棒,其光谱能量分布如图3所示。另外,对于要求较低的仪器,灼热的金属丝(如镍铬丝)可以作为红外光源;而在远红外区高压汞灯也是一种常用的光源。 =cR"_ Z[8X
图2 光源能量分布 图3 红外辐射光源 /9pN.E
A-氢灯,B一钨灯,C一不同温度T的黑体辐射 A-能斯脱,B-硅碳棒 #Z. QMWq
1.2照明系统 \E(^<Af
光源系统的照明系统一般有两中:单光束照明系统和双光束照明系统。光源系统中的反射镜的作用是把光源发出的光线集中在单色 TUBpRABH
器的入缝上,使整个狭缝照明均匀并充满单色器的孔径。 CZ33|w
在照明系统为单光束的仪器,只要求光源反射镜引入一个高通量的光束即可,对光源的成像质量要求不高。图4为一种单光束照明系统光路图。 ]z#+3DaH
在双光束照明系统的分光光度计中,光源系统并不直接照明单色仪的狭缝,如图5所示。光度系统处于单色器和光源之间,而在光度系统中,有一个梳形减光楔,光源必须首先成像在减光楔上。减光楔通过光度系统要求清晰地成像在单色器的入缝上。 CM%Rz-c
;A6%YY
图4单光束照明系统 图5双光束照明系统 'aWqj+Wbh
2单色器系统 m]+~F_/
单色器是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仪器的主要光学特性和工作特性基本上由单色器决定。它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白光色散成各种波长的单色光,从出射狭缝中导出,照于样品上。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是一个完整的色散系统,除了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外,还有入射和出射狭缝以及一组反射镜。根据工作光谱范围、色散率、分辨串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可分别选用棱镜或光栅分光的单色器,双联单色器,也可采用滤色片分光的单色器等。 %}IrZrh
2.1虑光片 ?:tk8Kgf
滤光片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单色装置。由于它的单色性不好,使测定精度大大受到限制。它的特性可以用最大透光波长(或称中心波长)和谱带半宽度(有效带宽)来表征。最大透光波长是指在此波长光源的辐射最强。有效带宽是指最大透光度值的一半处的谱带宽度。在分光光度计中,滤光片一般用来消除单色器的杂散光。滤光片可分为五种:中性滤光片,截止滤光片,通带滤光片,干涉滤光片以及校正滤光片(标准滤光片)。 5rb<u>e{
2.2单色器 2U|"]tpM&
从波长范围宽广的光源辐射中分出波长单一的单色光的光学装置称为单色器。单色器是由入射狭绕、准直元件、色散元件(常用核能或光栅)、和出射狭绕组成。 kzk8b?rOA
棱镜可以作为从紫外到中红外区的合适的色散元件。在紫外范围,常用的材料是硅、矾土和人造蓝宝石。矾土和人造蓝宝石能用于200到4000nm,但昂贵,所以常用熔融石英作棱镜材料。在可见范围,硅的色散次于光学玻璃,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廉价的光学玻璃作棱镜材科。玻璃和石英棱镜担色器的色散特性模式图见图6。为了便于比较,将显示线性色散的光栅单色器的色散特性也列在一起. ?6Wv["%
图6 三种材料单色器的色散特性 v<@3&bot
棱镜单色器的光谱纯度主要决定于棱镜的色散特性和光学设计。通常使用两种形式的棱镜单色器——本生(Bunsen)单色器和利特罗(Littrow)单色器。 3+l8VX&u!
光栅是一种十分重要、应用范围很广的色散元件,可以用于紫外、可见、近红外范围的色散。光栅分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透射光栅是在一块玻璃上或其它透明材料上刻一系列平行的和紧紧相靠的凹槽。生产这样的母光栅需要精密的装置,比较昂贵。复制光栅比较便宜,虽在性能上次于母光栅,但能满足应用。反射光栅是在复制光栅的表面上喷涂铝的薄膜制成的。也可在抛光的玻璃表面或金属表面镀铝,然后在铝表面上刻大量的平行线制成的。光栅的刻线越多,分辨率越高,每单位长度的刻线越多,它的色散就越大。闪耀波长是闪耀光栅的另一个重要的参数,在闪耀波长,光栅有最大能量输出。光栅的主要缺点是有次级光谱干扰分析,且杂散光的影响比棱镜更大,故常配虑光片以去除杂散光。棱镜的主要缺点是色散波长的非线性分布。 ^Ig QIN
光栅单色器有几种排列方式,通常用的一种是埃伯特(Ebert)式(图7),是埃伯特1889年发明的。它用一个球面镜准直和聚焦,并对称地放置两个狭缝,波长选择是通过旋转光栅实现的。后来采尼(Czerny)和特纳(Turner)对其进行了改进,用两个小的球面镜来代替大而昂贵的埃伯特球面镜(如图8),使得结构紧凑,后为现代仪器所常采用。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