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与光学设计基础(迟泽英,第2版)

发布:cyqdesign 2014-10-21 11:21 阅读:14596
《应用光学光学设计基础(第2版)》是一本涵盖应用光学成像基本理论、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典型应用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设计基本方法等丰富内容的核心专业基础性教材与参考书。 Tq4-wE+  
6!(@@^7{*  
)<Hd T  
(zFi$  
平装:593页 _ :VB}>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bU oCF0  
定价:59元 1&U>,;]*  
优惠价格:41.3元 s4uhsJL V$  
>HS W]"k  
AoI/n4T^  
mOlI#5H  
目录 }_68j8`  
第一篇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成像理论 LoGVwRmoC  
第1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 r#B+(X7LM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O4^Cc6  
1.1.1光波 TG5XSy  
1.1.2光源(发光体,发光点) .>IhN 5  
1.1.3波面 I'0@viF"Nx  
1.1.4光线 =%BZ9,l  
1.1.5光束 6efnxxY}sa  
1.2光的传播规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HF.^ysI  
1.2.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q&|x-  
1.2.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d8x\  
1.2.3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I}vmU^Y>  
1.2.4折射率 1[vi.  
1.2.5反射光与折射光的能量分布 v*[.a#1^  
1.2.6全反射(完全内反射)及其应用 JC3m.)/  
1.2.7光路的可逆原理 =Yt R`  
1.2.8光线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9nS  
1.3费马原理 :B:"NyPA  
1.4马吕斯定律 8UVmv=T  
1.5光学系统及成像的基本概念 E0?iXSJ  
1.5.1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 V ;?  
1.5.2成像的基本概念 o$Z6zmxO  
习题1 gE?| _x#  
思考题1 =HlQ36;*  
第2章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理论 *NClfkZ  
2.1子午面内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4#}e[e  
2.1.1符号规则 e;[F\ov %  
2.1.2实际光线经(单折射)球面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u&Zrdr,  
2.1.3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的光路计算公式 5qP:/*+  
2.1.4轴上单色物点经单折射球面成像性质的分析 8Bjib&im  
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与近轴成像规律 CLJ;<  
2.2.1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u[ Yk  
2.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成像规律 Yn G_m]  
2.3 共轴球面系统的近轴像面位置与放大率的计算 :d#VE-e  
2.3.1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转面过渡公式组 &E=>Hj(dTG  
2.3.2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像面位置的计算 ]3 l9:|  
2.3.3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拉—赫不变式与放大率计算 q*7VqB  
2.4球面反射镜的成像规律 9B7^lR  
2.4.1球面反射镜的物像位置关系式 hs$GN]  
2.4.2球面反射镜的成像放大率与拉—赫不变式  D 'Zt  
2.4.3球面反射镜的应用 gY8>6'~mS  
习题2 A"rfZ`  
思考题2 uD @#  
第3章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理论 SF<c0bR9  
3.1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的基本概念 ^*Yh@4\{JH  
3.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基面与焦距 Yd~X77cv  
3.2.1主面和主点 bq:(u4 3  
3.2.2焦点和焦面 R'@9]99  
3.2.3焦距 J\M>33zu  
3.2.4节点、节面 7*Ej. HK  
3.3理想光学系统物像间的解析关系 *5^Q7``  
3.3.1决定光学系统物像共轭点位置的基本公式 b7p@Dn?E  
3.3.2理想光学系统拉一赫不变式与系统物方、像方的焦距比 LBa[:j2  
3.3.3理想光学系统的诸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 ?qWfup\S  
3.3.4光束的会聚度与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屈光度 = < oBgD0k  
3.4理想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像方法 4k@5/5zsM  
3.4.1 光线描迹图解法 <yH4HY  
3.4.2直角坐标图解法 T, )__h  
3.5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特性曲线 $NZ-{dY{  
3.5.1物像位置共轭特性曲线 -RvQB  
3.5.2放大率特性曲线 >^*+iEe  
3.6光学系统的基本类型 #T=LR@y  
3.6.1焦距f和f′具有相反符号的系统——第一型系统 &RnTzqv  
3.6.2焦距f和f′具有相同符号的系统——第二型系统 vbC\?\_  
3.7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WL?\5?G 9l  
3.8透镜 Dw<bn<e-  
3.8.1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基面位置与焦距 +2&@x=xy  
3.8.2透镜(厚透镜)的基点位置与焦距计算公式 9#MBaO8_"  
3.8.3薄透镜与薄透镜组 L'0B$6  
3.9理想光学系统共轴多光组复合的实用方法 e(GP^oK  
3.9.1正切计算法 E{Ov>osq  
3.9.2截距计算法 "C{}Z  
3.10实际光学系统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 0,89H4  
3.10.1求像方基点位置与焦距——正向光路计算 .@@?Pj?)  
3.10.2求物方基点位置与焦距——反向光路计算 e3nYbWBy]  
习题3 pw)||Q  
思考题3 uJC~LC N  
第4章矩阵方法在近轴光学中的应用 $4 S@  
4.1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U$WxHYo  
4.1.1折射矩阵 G2Qlt@.T  
4.1.2传递矩阵 3 +G$-ru  
4.1.3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O\"3J(y,  
4.2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矩阵 -v]Sr33L  
4.3矩阵方法在薄透镜系统中的应用 n O\"HLM  
习题4 V4'YWdTi  
第5章平面元件与棱镜系统 @ W[f1  
5.1平面折射与平行平板玻璃的成像性质 UJ CYs`y  
5.1.1光线经过平面的折射 c*L0@Ak%  
5.1.2光线经平行平板玻璃的折射 yl7&5)b#9  
5.1.3平行平板玻璃的“等效空气层”概念 {pnS  Q  
5.2折射棱镜 ~nh:s|l6%M  
5.3楔镜 <FcG oGK  
5.4平面反射镜与平面镜系统 2Q/4bJpd  
5.4.1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LIvFx|  
5.4.2平面镜的旋转效应 10q'Z}34  
5.4.3两面角镜的成像特性 '":lB]hS  
5.5反射棱镜 4'a=pnE$  
5.5.1反射棱镜的基本概念 7|$:=4  
5.5.2反射棱镜的视场角 w1OI4C)~  
5.5.3平面反射系统的转像规律分析 oPXkYW  
5.5.4反射棱镜的展开及其理论结构尺寸的计算 C1m]*}U  
5.5.5棱镜的偏差 FtfKe"qw  
5.6光学铰链 ebUBrxZX  
5.7矢量分析计算方法在平面镜系中的应用 ymx>i~>7J  
5.7.1矢量形式的反射定律 `lO[x.[  
5.7.2矢量形式的折射定律 $m].8?  
5.7.3矢量绕定轴转动公式 0 yuW*z  
5.8平面反射系统中物像关系的矩阵表示方法 W;'!gpa  
习题5 jY% na HaI  
第6章眼睛与典型目视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 '%dfz K*Z  
6.1 眼睛 YkniiB[/  
6.1.1眼睛的构造和主要光学常数  CohDO  
6.1.2模型眼与简化眼 LYz.Ci}  
6.1.3眼睛的主要特性 Z{ X|6.  
6.2放大镜和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 %.^_Ps0  
6.2.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J;{N72  
6.2.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Sjyoc<Uo  
6.3 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 | r&k48@  
6.3.1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质 &eCa0s?mI  
6.3.2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z$/_I0[  
6.3.3望远(镜)系统的基本类型 R`DKu=  
6.4 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t<z`N-5*  
6.5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MGR!Z@1y  
习题6  PT=2@kH  
第7章光学系统中光束的限制 +;N2p1ZBf  
7.1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及其作用 E_])E`BJ  
7.2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8kpb  
7.3视场光阑、窗以及渐晕的概念 %|g>%D3Z?  
7.3.1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snf~}:&   
7.3.2渐晕 Po__-xN>Q  
7.4光阑设置的原则和几种典型系统光束限制的分析 )z73-M V"  
7.4.1光阑设置的原则 (e!0]Io@  
7.4.2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与光束限制 4cabP}gBk  
7.5远心光路(焦阑光路)(米) 5_I->-<  
7.5.1物方远心光路 ;t<QTGJ  
7.5.2像方远心光路 kI 4MiK  
7.6场镜 '=nQ$/!q  
7.7物空间在平面上成像的清晰深度——光学系统的景深 G-xDN59K  
7.7.1照相物镜的成像空间深度 dZ  rAn  
7.7.2望远系统的成像空间深度 %r%Mlj:#  
习题7 b\vKJ2  
第二篇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h|VeG3H  
第8章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与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F)&@P-9+  
8.1光能与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 >LhkA@V  
8.1.1立体角的概念与计算 5!DBmAB  
8.1.2辐(射能)通量、光谱光视效率(视见函数)与光通量 P9^-6;'Y  
8.1.3发光强度 uxtWybv  
8.1.4(光)照度 tyXuG<  
8.1.5光出射度 )uj Ex7&c  
8.1.6(光)亮度 Rz bj  
8.1.7光度学各主要光度量名称、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kP#B5K_U|  
8.2光学系统中光通量与光亮度的传递 &x[E;P*Fg  
8.2.1光束在均匀透明的同种介质中的传播 Ox&P}P0f  
8.2.2光束在介质分界面折射、反射后,光亮度的变化规律 3D!5T8 @  
8.3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M)'HCnvs'  
8.3.1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Bg5Wba%NK  
8.3.2光学系统透过率的计算 iOR_[y,  
8.4像平面的照度 dv8>[#  
8.4.1轴上像点照度公式 !%^^\,  
8.4.2轴外像点的照度公式 zVXC1u9B  
8.5眼睛直接观察与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b$ve sJ  
8.5.1眼睛直接观察物体时像的主观亮度 %QH)'GJQ  
8.5.2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a`&f  
习题8 sYe?M,  
第9章色度学基础 {sihus#Q  
9.1颜色视觉与色度学的基本概念 .y_/Uwu  
9.1.1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 @wpN6 /   
9.1.2颜色的分类与彩色的三特性 p7veQ`yNc  
9.1.3颜色的混合与匹配 PD&\LbuG  
9.2标准色度系统与色度计算 OMWbZ>jB  
9.2.1CIE1931-RGB色度系统 *5vV6][  
9.2.2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Sr,h0h6  
9.2.3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0fb`08,^  
9.2.4均匀色品图及均匀颜色空间 & -{DfNKc  
9.2.5CIE标准施照体与标准光源 GN ]cDik  
9.2.6CIE色度计算举例 Ss~;m']68  
第三篇典型应用光学系统 g!$!F>[  
第10章望远镜与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iYDEI e  
10.1望远镜中的转像系统 ?o oe'V@  
10.1.1棱镜转像系统 4wID]bKM  
10.1.2透镜转像系统 9K5pwC\$%  
10.2望远镜的变倍——可变放大率的望远镜 o7J  
10.2.1间断变倍望远系统 vy0X_DPCr  
10.2.2连续变倍望远系统 :`-,Lbg  
10.3望远系统的调焦方式内调焦望远镜 *AoR==:ya  
10.3.1外调焦系统 qUjmB sB  
10.3.2内调焦系统——内调焦望远镜 @y='^DQ*  
10.4光学测距原理与系统 }Mf!-g  
10.4.1单眼(合像)测距仪 ;i Fz?d3;  
10.4.2双眼体视测距仪  {Or;  
10.5望远(镜)系统的光学性能与主要技术要求 w.H%R-Be  
10.5.1分辨率α $ et0s;GBv  
10.5.2视放大率г ^HV>`Pjd}=  
10.5.3视场角2ω B:gjAb}9T  
10.5.4出瞳直径D′ H<v'^*(  
10.5.5出瞳距离lZ′ q*F{/N **  
10.6望远系统的物镜和目镜 q#vQv 5  
10.6.1望远物镜的光学特性和类型 lDOCmdt@N  
10.6.2望远系统目镜的特点及常用类型 7![,Q~Fy  
10.7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rM .|1(u  
10.7.1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G?E oPh^m  
10.7.2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举例 n#q<`}u,  
10.8 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与LAMOST的创新 4US"hexE<  
10.8.1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简要发展历程 l^|UCgRn  
10.8.2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pNe"ok  
第11章显微镜 f0X_fm_q  
11.1概述 |+iws8xK?  
11.2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光学连接尺寸 4 !y%O  
11.2.1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 3pv4B:0  
11.2.2显微镜的光学连接尺寸 uT}' Y)m  
11.3显微镜的光学特性与主要光学性能指标 Min ^>  
11.3.1显微镜的光束限制结构特点 9cf:pXMi  
11.3.2显微镜的视场光阑和视场 in~D  
11.3.3显微镜的分辨率 2] zq#6ix  
11.3.4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及适用放大倍率 3[O=x XB  
11.3.5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景深) [x9KVd ^d  
11.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IB[)TZ2m  
11.4.1显微物镜 Tav*+  
11.4.2显微目镜 c lNkph  
11.5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米) p?B=1vn-2  
11.5.1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vg3=8>#  
11.5.2主要的照明方式与照明系统 -7S g62THS  
第12章照相与投影系统 rW+ =,L  
12.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4  
12.2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与基本类型 kKAP"'v  
12.2.1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 GM3f- \/  
12.2.2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 ;?8_G%va  
12.2.3变焦距照相物镜(*) ~kZ G{  
12.3 照相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K{[%7AM  
12.3.1照相机的分类 |QU <e  
12.3.2传统胶片式单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xD ={9BL  
12.3.3数码照相机的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 yp$_/p O=2  
12.4放映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类别 {5F-5YL+>  
12.5投影系统与投影物镜的主要光学性能参数 WN01h=1J_  
12.6微显示投影机(★) eu(:`uu  
第13章纤维光学与光纤传像系统 ~C>?W[Y  
13.1阶跃光纤的传光机理与主要性能参数 BaSZ71>9]r  
13.1.1阶跃光纤中光波传播规律分析——表面波机理 Wzw7tLY._  
13.1.2光在阶跃直圆柱光纤中的传播规律及主要性能参数 R~)\3] "2m  
13.2阶跃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b*`lk2oMa/  
13.2.1阶跃多模光纤传输的模式与归一化波导常数V .Yf:[`Q6g  
13.2.2单模光纤 B5X(ykaX~  
13.3渐变折射率光纤的传光机理与自聚焦透镜的成像特性 Ed_N[ I   
13.3.1非均匀介质中的光线理论——程函方程与光线微分方程 )rekY;  
13.3.2平方律分布的自聚焦光纤中的光线传播轨迹与规律分析 @>p<3_Y1  
13.3.3自聚焦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轴成像 89o/F+_b  
13.4无源光纤传像原理、器件与系统 @}@Z8$G^  
13.4.1光纤传像束的传像机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4^C #{$  
13.4.2光纤传像系统(光纤望远系统,光纤内窥镜) 7PtN?;rP  
第四篇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 sOU1n  
软件进行光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f8Jk  
第14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r?c<P}  
14.1用几何像差表征光学系统像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LN@F+CyDc  
14.1.1轴上点的光束结构与像差 DP3PYJ%+B  
14.1.2轴外点的子午与弧矢光束结构与像差表示 xO&eRy?%  
14.1.3垂轴几何像差 y~F,0"N\r  
14.2几何点列图的像质评价方法 V+VkY3  
14.3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波像差表示与瑞利判据 prTw'~(B  
14.4基于点扩散函数的空域像质评价方法(中心点亮度)与斯特列尔准则 0a}u;gt,4w  
14.5光学传递函数评价像质的基本概念 eA#;AQm  
14.6典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与指标 hRK/T7v  
14.6.1望远镜与显微镜成像质量评价 SV2M+5#;  
14.6.2照相系统与摄影物镜像质评价 #6+@M  
14.7ZEMAX中的像质评价方法 vTJ}8  
第15章应用ZEMAX的光学自动设计原理与方法 cVv;Jn  
15.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概念 YgUvOyaQXf  
15.1.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原理 g7O qX \  
15.1.2阻尼最小二乘法 TrLu~4  
15.1.3评价函数的构成与权因子 OH">b6>\  
15.2ZEMAX评价函数 EUN81F?  
15.2.1ZEMAX评价函数的构建 rvnT6Ve  
15.2.2ZEMAX评价函数中的操作符 ]Bjyi[#bg  
15.2.3默认评价函数 (X?%^^e!  
15.3常用几何像差控制在评价函数中的实现 C/TF-g-_Y  
15.3.1ZEMAX中内建几何像差控制符与特点 2T V X)q<\  
15.3.2评价函数中常用独立几何像差复合控制操作符的构建 Si6al78  
15.4利用ZEMAX像质优化与设计举例 wtH? [>S;)  
15.4.1消色差双胶合望远镜物镜设计 bO'Sgc[]  
15.4.2光路中有棱镜的望远物镜设计 6~1|qEe6I  
15.4.3显微物镜设计 *Df,Ijh$  
15.4.4目镜设计 j^^Ap  
15.4.5变焦物镜设计 XqW@rU  
参考文献
分享到:

最新评论

qiushui 2015-08-04 23:39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蜗牛2013 2015-09-07 20:50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赵希婷 2015-10-27 19:43
谢谢 = Wu *+paQ  
学习
liufeng0911 2015-11-05 13:40
挺牛逼的样子
dushunli 2016-01-27 00:19
新版!
段裕城 2017-03-21 12:21
新版!
海华hai 2017-03-24 23:52
看起来很详细啊
hitwhwqh 2017-04-06 15:50
看看!!
jiangranran 2017-04-28 21:23
看起来不错
sxdxyy 2017-04-29 23:32
谢谢分享,楼主 +ke1Cn'[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