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研究小组制出不用镜头的相机

发布:cyqdesign 2013-06-06 16:49 阅读:1545
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近日,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小型研究组制造了一架不用镜头相机。相反,根据他们提交的论文显示,他们在这台相机上安装了一个液晶显示组件,一个光电感应器以及一台计算机来确保始终捕获准确对焦的图像。 n>U5R_T  
DkAAV9*  
  9490o:s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一个科学小组提出了一项新的相机技术方案,在这张演示图中这台相机展示了两部分的组件:一个光圈,以及一个光电感受器组件 6Sn.I1Wy  
.Rf_Cl  
1D!<'`)AY  
这种相机的一大优势是它的成本极低——贝尔实验室的这台验证机完全是研制小组从备件箱里找到的一些废弃不用的组件拼装而成的 R0  
hqkz^!rp  
  传统相机使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外界的光线射入镜头,通过镜片聚焦成像。这一原理的核心内涵是尽可能让更多的光线入射以便得到质量最佳的图像。而在这项研究中,贝尔实验室基本上是反其道而行之,简单来说,他们利用了一项被称作“压缩感知”的新技术。 Fh9h,' V"  
0%I=d  
  这台他们研制的新相机仅有三个主要的组件:一个液晶显示组件用于让光线通过,一台RGB光电感受器,以及一台计算机,用于控制LCD组件并处理 从感受器接收到的信号数据。为了得到图像,LCD组件被置于拍摄对象和信号像素感受器之间。控制计算机向LCD组件发送信号,从而让LCD显示器上的一部 分像素允许光线透过——这个显示器上每一个允许光线透过的像素点就充当了相机光圈的角色。置于究竟LCD显示屏上哪些像素点被选中允许光线透过是由一个随 机数生成器随机得到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在LCD显示屏上得到一组随机的斑点模式。随后光电感受器捕捉透过LCD显示屏的光线并将信号传送至计算机。而 要想获得一幅完整图像,这样的随机成像模式将会重复多次,按照相同的流程对这些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并叠加之后便得到了一幅完整的影像——并且重复随机成像的 次数越多,最后获得的单帧影像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 fyc1  
r^ ZEImjc  
  这一原理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成像的机制便是通过对照射在目标身上角度稍稍存在差异的光线进行测量得到的。因此透过无数不同光圈下对同一目标 进行的反复成像,将可以最终获得一帧完整的影像。这种相机的一大优势是它的成本极低——贝尔实验室的这台验证机完全是研制小组从备件箱里找到的一些废弃不 用的组件拼装而成的;另外,只要在其中安装更多感受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次成像,从而提升成像速度和质量,甚至如果你使用三台感受器还可以直接获得目标的三 维立体图像。但是当然它也有缺点,那就是相比传统相机,这种相机拍摄一张照片所花费的时间要长的多,并且它还只能拍摄静止不动的物体。
关键词: 镜头相机
分享到:

最新评论

qwolf 2013-06-07 10:55
太高端了吧  感觉我现在学的光学真是落后啊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