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制出硒化镉纳米晶体能被涂在塑料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硒化镉纳米晶体,能被“印”或“涂”在柔软塑料上,制成多种性能优良的电子设备。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论文指导教授谢理·卡甘介绍,目前便携电脑及其他设备的显示器上用的是非晶体硅,根据硒化镉纳米晶体的性能标准,其运载电子的速度比非晶体硅要快22倍。除了速度快,硒化镉还有沉积温度上的优势:非晶体硅所需的工艺要在几百度的高温下操作,而硒化镉纳米晶体可以在室温下实现沉积和软化,使其能采用更灵活的塑料底片。此外,研究人员还选用了特殊的配合基,也就是从纳米晶体表面伸出来的化学链,能使电路被压入胶片时,提高其电导率。 “虽然人们对硒化镉电子传输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此前还无法利用它们的优良性能。”领导该研究的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戴维·金说,“我们研究中的创新是用了新的配合基,能很容易地转移到柔韧塑料上,而其他配合基会让塑料融化。” 纳米晶体可分散在墨水状的液体中,因此可用多种沉积技术来制作电路,研究人员所用的是一种旋转喷涂法,通过离心力拉起表面的一层薄薄溶液。除此之外,通过浸渍、喷雾或喷墨打印的方式都可以。 制作工艺是先在柔软塑料上用影版印上底层的电极图案,划出线路区,再用影版界定出上层导电区,用黄金连成电路。此外还需加入绝缘的氧化铝层和30纳米的纳米晶体涂层,最后用影版沉积法在顶层做出电极,形成最终的电路。“制作复杂电路就像搭建多层建筑,黄金好比是楼梯,让电子可以在楼层之间运动。”卡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