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超级望远镜镜片磨制完成 误差低于19纳米

发布:cyqdesign 2012-10-25 11:00 阅读:6308
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加州的科学家们已经于近日制作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大型天文镜片 _>\33V-?b  
kD)31P  
示意图:南天银河下的大麦哲伦望远镜 )/@KdEA:  
X^N6s"2  
   f?tU5EX  
这是在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镜面实验室磨制完成的第一面将用于大麦哲伦望远镜的镜面。图中所示的抛光头在镜面抛光过程中会随着镜面曲率的变化自动进行曲面调整 DdI%TU K,  
f&4+-w.:V|  
   k- 9i  
这是7面用于建造大麦哲伦望远镜的镜面中的第一块正从熔炉中铸型后取出。图中展示的镜面的背面部分,科学家们正在对镜面上的洞进行检查,这些空洞将用于望远镜镜面的通风散热
O=7S=Rm4&  
  在过去的数年间,一群在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镜面实验室工作的光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在忙着磨制一面口径达8.4米的镜面,这一镜面非常特别,拥有高度不对称的形状。用光学家们的话来说,磨制这面镜面的难度是磨制此前任何大型镜面难度的10倍。该镜面的精度误差低于19纳米——这是惊人的光洁度,如果将它放大到美国大陆那么大,那么整个面积区域内的最高峰海拔将只有不到1厘米高。 ejZ-A?f-K  
dY&v(~&;]  
  这块镜面成功之后,该团队还将继续磨制6面相同的镜面,并最终将其拼接在一起,制成口径达到25米,有效集光面积达380平米的大麦哲伦望远镜(GMT)。大麦哲伦望远镜将引领下一代望远镜,用于研究围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以及早期宇宙中恒星,星系和黑洞的形成机制。布鲁尔·詹努兹(Buell Jannuzi)是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主管,同时也是天文学教授。他表示:“制作大麦哲伦望远镜的第一面镜面需要用到这所大学在过去25年间磨制大型镜面的经历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并采用大量创新,突破原有光学磨制和测试技术的极限。这次的成功是一个里程碑,研制小组以此充分展示并证明了他们的设备和技术,确保接下来其它镜面磨制工作的高效推进。” #X'-/q`.  
[-VH%OM  
  这块镜面的磨制耗费了20吨玻璃,这些玻璃被置于一座旋转熔炉中熔化,直到其流入蜂窝状模具内。一旦这些玻璃熔体冷却,人们便撤去模具,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们便开始使用各种打磨工具开始进行抛光作业,并使用一系列高精度光学测试手段进行测试工作。 Y GOkqI  
xaVX@ 3r.3  
  之所以这面镜面需要磨制成不对称的形状,这是因为它最终是要成为一个25米直径镜面的一部分的。这块大镜面将包括7片这样的镜面,每一个都有8.4米的直径。 STjb2t,a  
!7I07~&1  
  巴迪·马丁(Buddy Martin)是镜面实验室的抛光作业科学家,他说:“我们必须确保这块镜面的离轴形状,以及其它6块用于制作大麦哲伦望远镜的镜面可以完美地拼接在一起。其精度必须达到所观测光谱波长的1/20以下。只有这样,当全部7块镜面最终在智利被组装在一起开光时,整体上的大型镜面才能获取精确的天体图像。我们现在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磨制技术可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水平。” <M1*gz   
4)tY6ds)r|  
  而由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院教授吉姆·布吉(Jim Burge)和他领导的小组研发的光学测试技术同样构成了制作这些高精密镜面产品的关键所在。用于大麦哲伦望远镜的第2块镜面已经于今年1月份在实验室完成铸型,而第3块镜面也将于2013年8月份铸型。 x}K|\KXy  
7V::P_aUY  
  完成之后的大麦哲伦望远镜将被建造在南美洲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之中,这里夜晚漆黑通透,远离任何光污染源。目前,在智利北部山区中的预定建造地点:卡耐基研究所下属的拉斯·查帕纳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推土机正忙着移除超过11万立方的土石,以便为未来大麦哲伦望远镜及其附属支持设备的建造预留一个平台区域。温迪·弗里德曼(Wendy Freedman)是大麦哲伦望远镜理事会主席,她说:“亚利桑那大学镜面实验室取得的技术成果,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其它国际合作伙伴方的协作努力让我们得以开启窥探宇宙的一扇新的窗口。令人振奋的新发现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Y.YJXum  
w/o^OjwQ  
  根据计划,这台超级望远镜将于未来10年内开光观测,届时它将让来自美国的天文学家和学生,以及来自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来此进行宇宙学,天体物理学以及行星科学方面的研究,帮助解答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马修·克拉斯(Matthew Colless)是澳大利亚天文观测台的主管,他说:“大麦哲伦望远镜将有望改变我们看待宇宙,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看法。”
分享到:

最新评论

xiaozangyu 2012-10-26 08:54
实在是太牛 了
victorzhwt 2012-10-26 09:01
这个造价。。。    
hjstar 2012-10-26 09:05
很牛的制造技术,消耗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希望所得的收获足够大
luobin2434 2012-10-26 09:36
好大啊。。。。。。
猫里奥 2012-10-26 09:38
纳米级的误差?!
lxd4520 2012-10-26 09:40
太强大了! (*vBpJyz%  
断点坐标 2012-10-26 09:50
能不能不要这么牛啊。。。啊。。。啊。。。
iris_1017 2012-10-26 10:09
,厉害!
redplum 2012-10-26 10:55
这个到底怎么摸出来的呢
annazss 2012-10-26 11:07
还是感觉国内加工技术有限啊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