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太阳光伏发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计算机和光纤通讯的发展要慢得多。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特别强烈,而常规能源还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90年代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促进了太阳光伏发电的发展。其发展过程简列如下: yFQaNuZPC
1839年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即“光伏效应”。 BHYguS^qz
1876年 亚当斯等在金属和硒片上发现固态光伏效应。 S<*IoZ?T
1883年 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用作敏感器件。 vw(ecs^C
1930年 肖特基提出Cu2O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同年,朗格首 + G[zE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备防雷示意图 u%E8&T8,
次提 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C"q-0?n
1931年 布鲁诺将铜化合物和硒银电极浸入电解液,在阳光下启动了一个电动机。 #62ThH~
1932年 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电池。 MSeg7/ MF
1941年 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KG9-ac
1954年 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效率为6%。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 gsM^Pu09ud
1955年 吉尼和罗非斯基进行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优化设计。同年,第一个光电航标灯问世。美国RCA研究砷化镓太阳电池。 \AA9
m'BZ
1957年 硅太阳电池效率达8%。 -C}"1|P!
1958年 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 rqdN%=C
1959年 第一个多晶硅太阳电池问世,效率达5%。 y
5=rr3%v
1960年 硅太阳电池首次实现并网运行。 SE@TY32T
1962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3%。 !Ko>
1969年 薄膜硫化镉太阳电池效率达8%。 Mx`';z8~
1972年 罗非斯基研制出紫光电池,效率达16%。 d|7LCW+HW
1972年 美国宇航公司背场电池问世。 Q^nfD
1973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15%。 i8-Y,&>V
1974年 COMSAT研究所提出无反射绒面电池,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8%。 v1X[/\;U
1975年 非晶硅太阳电池问世。同年,带硅电池效率达6%~%。 Bp5ra9*5+~
1976年 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0%。 ilHf5$
1978年 美国建成100kWp太阳地面光伏电站。 /F~/&p1<\k
1980年 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 3oH/34jj
1983年 美国建成1MWp光伏电站;冶金硅(外延)电池效率达11.8%。 8wOscL f:
1986年 美国建成6.5MWp光伏电站。 LP|YW*i=IQ
1990年 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 ruB D
^-
1995年 高效聚光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32%。 3W_7xLA
1997年 美国提出“克林顿总统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2010年以前为100万户,每户安装3~5kWp。光伏电池。有太阳时光伏屋顶向电网供电,电表反转;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电表正转。家庭只需交“净电费”。 B@i%B+qCLv
1997年 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池。 nGYimRYO
1997年 欧洲联盟计划到2010年生产37亿Wp光伏电池。 S7nx4c2xK~
1998年 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