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p0?o<AA%O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B\NcCp`5
J;7s/YH^ ScsWnZ 市场价:¥42.00
8[f8k3g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i{4'cdr?
kS[Dy$AB/2 w# xncH:1 绪论
!+%Az*ik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c;nx59w]q 1.1光波的特性
nJW_a&'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6@i|Kw(: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m*OLoZVy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s1c@^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4GCP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9dx3<2_I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ipgN<|`?@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K`E&hS 1.2.2菲涅耳公式
fc["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aViJ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7ph,/P$7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6zELe.tq 1.2.6全反射
Q>##hG:m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b*@&c9I;q 例题
5F% h>tqh 习题
z0=Rp0_W $(Z]TS$M& 第 2章光的干涉
U#OWUZ 2.1双光束干涉
#_JA5W+E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wE-Ji<1HJ 2.1.2双光束干涉
EKV+?jj$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
&_$V@S 2.3 光学薄膜
(R9QBZP5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N`y}Gs 2.3.2薄膜波导
[u,hc/PL 2.4典型干涉仪
TXZ(mj?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aml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R"]LbeY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jsK|D{m? 2.5光的相干性
~| 4U@ 2.5.1光的相干性
Aqx3!
2.5.2干涉的定域性
>DPds~k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UIC\CP d 2.5.4激光的相干性
Z[DetRc- 例题
6M
O|s1zk 习题
D!l [3 JUe K"|fA 第3章光的衍射
<XkkYI(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U-wq- GT 3.1.1 光的衍射现象
vB&F_"/X2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E?bH V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mf
Wz@=0 3.2夫朗和费衍射
aYv'H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psDjZ7*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3I(dC|d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l044c,AW(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RT8_@8 3.3菲涅耳衍射
l(3'Re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v#FJ+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I?^Q084 3.4光栅和波带片
9 AQ96 3.4.1衍射光栅
sw 3:HNG= 3.4.2波导光栅
M~d+HE 3.4.3 全息光栅
kR`6s 3.4.4波带片
|o; j0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L@g Q L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KZp,=[t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twYB=68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al3BWRq'f 3.6二元光学概论
c5T~0 'n 3.6.1二元光学-
<wd4^Vr!2 3.6.2二元光学元件
rzYobOKd#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SG(%d^x`R 3.7 近场光学简介
N+C%Z[gt[ 例题
Nf/hr%jL 习题
!_^{udB} *783xEF>f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rC1qGzg\a 传播特性
6.`} &E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kB$,1J$q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w@0Yl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A9fjMnw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_f
|".T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s&_IWala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9 "
}^SI8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yPzULO4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I;Z`!u:+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mt</HN 4.4晶体光学元件
do?S,'(g 4.4.1偏振器
*1ID`o 4.4.2波片和补偿器
[#,X$O>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f<s'prF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X,iuz/Q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j"D0nG, 例题
\ eyQo>( 习题
:)
Fp
B" ~q#[5l(r8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6>LQGO 5.1 电光效应
6/V{>MTZg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lo>-}xd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1N_m]?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6RV'7`Abj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lDGr/ 5.2声光效应
!7,K9/"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8Jib|#! 5.2.2声光衍射
)z*$`?)k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X"qbB4(I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S8W_$=4 5.3.2法拉第效应
]'
"^M 例题
um_M}t{ 习题。
v @I^:I F|n$0vQ*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LF-+5`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0-&sJ 6.2光的吸收'
#LNB@E 6.2.1匕吸收定律
[ ;3EzZL 6.2.2吸收光谱
43orR !.Z 6.3光的色散
H/v37%p7 6.3.1色散率
Y(G*Yi?;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SC2Zgi)A 6.4光的散射
|+4E
8;4_ 6.4.1光的散射现象
(J,Oh 6.4.2瑞利散射
]5)&36 6.4.3米氏散射
Q'Jpsmwu 6.4.4分子散射
x"C93ft[ 6.4.5喇曼散射
ezq
q@t9 例题
)l!&i?h% 习题
xUYN\Pc- M'!!EQo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nD k
mKl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S0>'j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x%my4M 7.1.2基本定律
EJ
&ZZg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UgP=k){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BS<>gA
R;/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eQ)ioY 7.2.1符号法则
Vo9)KxR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jtVPv]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xkf?|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d^lS@~ 7.3.1物像公式
hwol7B> 7.3.2焦距及光焦度
PRf\6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cX=b q_ 7.3.4放大率
/RULPd
PH 7.3.5 拉亥不变量
EpoQV ^Ey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gu.))3D9 7.4.1焦点和
焦距 nrD=[kc!w 7.4.2物像公式
C`1\$U~% 7.4.3放大率
~zOU/8n
,F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uo|4?E:\( 7.5.1转面公式
[r<
Y0|l,m 7.5.2拉亥公式
Hd@T8 D*A 7.5.3放大率公式
+P6 7.6薄
透镜成像
/7HIL?r 7.6.1透镜的分类
);.<Yf{c 7.6.2 薄透镜成像
S~5 =1b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N@`9 ~JS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hOsNR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t-ReT_D|;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bA9dbe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Ei(`gp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6CGqU*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a]
s 7.8_1平面镜成像
MS^hsUj}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B31t9 7.8.3反射棱镜
U?m?8vhR6(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6nk|*HPz 7.8.5折射棱镜
GISI8W^ 例题
ewlc ^` 习题
BOcEL%+ 2!& ;ZcT,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7&U+f:-w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KqIe8bi^G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Vh-h{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S74C*'8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G([#N<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V\lF:3C 8.2.1图解法求像
3G0\i!*t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l+^. 8.2.3放大率
,T>2zSk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HOI`F3#XI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 4;1OVT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H`9Ab= 8.3.1双光组组合
;iI2K/ 3 8.3.2正切法
@ShJ: 8.3.3截距法
:z5Ibas: 8.3.4无焦系统
Z`h_oK#y15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n7<-lQRaxZ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O*"wQ50Ou 8.4.2厚透镜基点
VTkT4C@I;Y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Dn1pjxc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Z
s!q#qM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Gi_X+os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Cpm3at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g}`CdVQ2M<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n61IqrW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FX3=WW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DdVMn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Ppn ZlGQ6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ag4^y&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G`K7P`m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yIfbFQ 例题
J\},o|WI 习题
b8Ad*f\ h.%Qn vL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lw lW.C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2XIF}.Hu 9.1.1光阑及其分类
z@LP9+?dE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1Ee>pbd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_D'\i(Y_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b)yuAz 9.2.1渐晕
V#FLxITk 9.2.2 景深和焦深
#rC+13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N^>g=Ub 9.3像差基本概念
N1+]3kt ~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K1yM'6Zw 9.3.2球差
F=lj$?4{ 9.3.3 彗差
Q 7?4GxMj 9.3.4像散
uATRZMai 9.3.5场曲
6H9]]Unju 9.3.6畸变
,*#M%Pv1t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Zz ?y&T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p`ZGV97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FXfu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4iPg_+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ucO]&'hu: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z dti'2{4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MYm6C;o$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vdM\scO: 9.5.1ZEMAX 基本概况
~nlY8B( 9.5.2ZEMAX设计环境
27gm_*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T T[H*,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 o-F;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YLr2j 7 例题
Z/;SR""wa 习题
Mqy`j9FbL :H7 "W<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Sy~Mh]{E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ye}IpC*M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hWJc
A.A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p5hP}Z4r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8t"DQ Y-R 10.2眼睛
h Nwb.[ 10.2.1 眼睛的结构
&ICO{#v5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F3'G9Xf8Q=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S^.=j
oI 10.2.4眼睛的分辨率
q5Mif\ 10.3放大镜
%stktVDAP 10.3.1 视角放大率
O@$i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K!mgh7Dx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Q^OzFfR6 10.4显微镜
glUP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mUw,q;{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2{#=Elh 10.4.3视角放大率'
)$i3j
1[;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YKk%;U*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F`'m":$m 10.5 望远镜
P&VI2k 10.5.1望远镜的结构
%mJ)pMV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Z|*!A+wN5 10.5.3放大本领
WBdb[N6\ 10.5.4聚光本领
G[ea@u$? 10.6 物镜和目镜
9p<l}h7g 10.6.1显微镜的物镜
fE iEy%o 10.6.2望远镜的物镜
S7*:eo 10.6.3目镜
I1jF`xQ&0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3{=4q 例题
8Sa<I.l 习题
(@9-"W 习题参考答案
Z$@Nzza- $Re
%+2c 主要参考文献
o=}?aC3I ……
)1ciO+_ *np|PyLP: 市场价:¥42.00
ZhU2z*qN#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WqO*v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