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Y@E5Tuk>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lilo
B=?m_4\$m e8Ul^] 市场价:¥42.00
cDkq@H: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i"F:G
I{/}pr> M%yeI{m 绪论
wBuos}/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Pu 1.1光波的特性
+69[06F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hFW{qWP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b0(bL_,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i%FpPni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t;B.[U *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7:_:o[.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K~chOX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WCczXm ) 1.2.2菲涅耳公式
rtjUHhF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B;vpG?s{9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MD4RSl<F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K/flg|uZ/V 1.2.6全反射
KUV(vAY,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Ii.0Bul 例题
x(]Um! 习题
ln1QY"g r(ZMZ^ 第 2章光的干涉
lH%%iYBM 2.1双光束干涉
w/1Os!p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6_=t~9sY 2.1.2双光束干涉
%2I >0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0Tv0:c>8;( 2.3 光学薄膜
t}Q
PPp y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a>o]garB+ 2.3.2薄膜波导
'kBq@> 2.4典型干涉仪
K,f"Q<sU%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34M.YjA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7l+:gD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Pb]EpyAW 2.5光的相干性
nOm-Yb+F 2.5.1光的相干性
h,fC-+H5 2.5.2干涉的定域性
3oQ?VP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Y00hc8< 2.5.4激光的相干性
i)1013b 例题
Zk+c9, q 习题
|?gO@?KDZ k .#I ;7 第3章光的衍射
Dk^T_7{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l+r3|b 3.1.1 光的衍射现象
4(D1/8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PR2;+i3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mHB0eB'l 3.2夫朗和费衍射
sK/Z'h{|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yEPkF0?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kir@NMv>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qa>H@`P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GlOSCJZ 3.3菲涅耳衍射
3EA+tG4KnO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3qlx1w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4>NmJrh 3.4光栅和波带片
C@P*:L_ 3.4.1衍射光栅
}8Yu"P${Y 3.4.2波导光栅
Kt`/+k)m 3.4.3 全息光栅
:\"V5 3.4.4波带片
#JYH5:*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vo"?a~kY7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BPP{OFk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382O$C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lcR1FbJ2' 3.6二元光学概论
2hf7F";Af 3.6.1二元光学-
DmiZ"A 3.6.2二元光学元件
6R|^IPOGp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gkFw=Cd 3.7 近场光学简介
^US ol/ 例题
G0lg5iA<fC 习题
m:)sUC0 v
8B4%1NE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aXgngwq 传播特性
Zv5vYe9Ow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uWkn}P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TOm0eK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U.pGp]\Q)G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q+U&lw|"w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zQNnq:|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W^$7Em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0gsRBy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f taa~h*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wPW2<|"X. 4.4晶体光学元件
6^sH3=# 4.4.1偏振器
b6d}<b9# 4.4.2波片和补偿器
4G'-"u^g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S#b)RpY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B;n&tJ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QnsP#ePN 例题
oIGF=x,e8 习题
3a0% J' .s%dP.P:i1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Gx;-1 5.1 电光效应
srryVqgS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2.
f8uq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w,-4A
o2x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NL-V",gI-~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JOo+RA5d 5.2声光效应
m1DrT>oN'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YP:- 5.2.2声光衍射
P-\65]`C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num2HtU&%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OWZ;X}x 5.3.2法拉第效应
ot,=.%O 例题
fF^A9{{BS 习题。
"h:#'y$V F- {hXM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s,u9vj=>L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ut^6UdJ+` 6.2光的吸收'
;v5Jps2^] 6.2.1匕吸收定律
[tkP2%1 6.2.2吸收光谱
d0YQLh 6.3光的色散
t[:G45].-k 6.3.1色散率
FKy2C:R(]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t-N8 6.4光的散射
Z@i,9 a 6.4.1光的散射现象
T~~K~a\8 6.4.2瑞利散射
"DSRy D0M 6.4.3米氏散射
11B8 LX 6.4.4分子散射
M%2w[<-8c 6.4.5喇曼散射
fv:&?gc 例题
"QmlW2ysi 习题
W#foVAi . x\!vr.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p/gf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22Oe~W;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n 9Ktn} 7.1.2基本定律
#kp+e)F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2mV{i&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tbZ[:T{K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zg"E< 7.2.1符号法则
>g,i"Kg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q'{3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SHQgI<D7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Bkdt[qDn5P 7.3.1物像公式
_ .xicov 7.3.2焦距及光焦度
%JuT'7VB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pDt45 7.3.4放大率
vP^V3 7.3.5 拉亥不变量
=QhK|C!$A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Jp(CBCG{F 7.4.1焦点和
焦距 V eLGxc 7.4.2物像公式
#0c;2}D 7.4.3放大率
]~9YRVeC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oG=4&SQ 7.5.1转面公式
eV\VR
!!i 7.5.2拉亥公式
R0T{9,;[` 7.5.3放大率公式
cG5u$B 7.6薄
透镜成像
Wux[h8G
7.6.1透镜的分类
!Aw.)<teW 7.6.2 薄透镜成像
*mkL>v &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x<=R?4@rq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f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sfs2ki H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B%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s ?|Hw|j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j"BHpN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z)%]#QO 7.8_1平面镜成像
AL*M`m_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U3|9a8^H 7.8.3反射棱镜
l a>H&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WT:ZT$W 7.8.5折射棱镜
`{xKU8j^ 例题
n W:Bo# 习题
H4uHCkj y0,>_MS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KdC'#$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QFIYnxY9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CR#Fyt+9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n"f:6|<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 - 8]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C'a#.LM 8.2.1图解法求像
nTr{D&JS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KB8_yo{y 8.2.3放大率
D/puK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sv2XD}}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dkSAS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9z7rv, 8.3.1双光组组合
HH|N~pBJB 8.3.2正切法
|};-.}u^`h 8.3.3截距法
1'b}Y8YO 8.3.4无焦系统
tfVlIY<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W('V2Z-q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6/&|)gW', 8.4.2厚透镜基点
nRcy`A%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t_id/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FA1h!Vit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uIR/^o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HEF\TH9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8p PQ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gjiapw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ebhV;Q.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BIg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Yr&vX/[p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s,H
}km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GC,&RO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DUb8 HgcV} 例题
/hAy1V6 习题
%:\GYs(Y cRP!O|I`]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pI(
H7 (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midNC +, 9.1.1光阑及其分类
.qrS[ w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7AQv4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d Y`P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yv\
j&B| 9.2.1渐晕
ICzcV };$ 9.2.2 景深和焦深
{~ 1
~V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9(hI%idq 9.3像差基本概念
*.!5327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9~G 9.3.2球差
Ted!*HKlB 9.3.3 彗差
)p[Qj58 9.3.4像散
SyIi*dH 9.3.5场曲
jRhRw; 9.3.6畸变
gQuU_dbXSB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F{laA YE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cQ(,M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bpdluWS+ )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LknV47vd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h`4!Qv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i wI}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BKQwF*<V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 De-U. 9.5.1ZEMAX 基本概况
TmEh$M 9.5.2ZEMAX设计环境
UD_8#DO{m1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6k;>:[p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9_jF"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Og?P5&C"9D 例题
6<No_x |_ 习题
Za7!n{?0
!qTP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fDwqu.K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RM#.-gW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E=B1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M7//*Q'?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m6ge@C&H 10.2眼睛
__[bKd. 10.2.1 眼睛的结构
a<P?4tbF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DlQ*'PX7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e%^PVi 10.2.4眼睛的分辨率
4_ kg/ 10.3放大镜
P>_ r6C 10.3.1 视角放大率
cCq mrjUmV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WTUC\}#E\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IQ5'4zQg= 10.4显微镜
tW%!|T5/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CgSW}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F,@uYMQs 10.4.3视角放大率'
?F9c6 $|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M^0^l9w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APeQy"6#^ 10.5 望远镜
4']eJ==OH 10.5.1望远镜的结构
'v%v*Ujf[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AP0z~e 10.5.3放大本领
(4C_Ft*~j 10.5.4聚光本领
HA~BXxa/ 10.6 物镜和目镜
(~]0)J 10.6.1显微镜的物镜
.{"wliC2 10.6.2望远镜的物镜
:Kk+wp}f# 10.6.3目镜
GyGF<%nq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h:4F?'W 例题
s \q
m 习题
U^&y*gX1 习题参考答案
-"d&Ow7o fPab%>/T{ 主要参考文献
"T~A*a^ ……
W4]jx] Vs,
& 市场价:¥42.00
W!)B%.Q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ShJBO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