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A}cGag+sp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h]z>H~.<*
zLHE; F9&ae*>, 市场价:¥42.00
>4lT0~V/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zkrcsc\Z~0
:5M7*s)e16 4;hgi[ 绪论
zrJ/Fs+s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z}[qk: 1.1光波的特性
umo@JWr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wWNHZv&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H!NyM}jsr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2Q:&T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7H8Y}m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0u'qu2mV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7>`VZ?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Ja8~5 : 1.2.2菲涅耳公式
AqzPwO^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xXktMlI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URFp3 qE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Wqu][Wa[Z 1.2.6全反射
"x*5g*k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LLy4m 例题
G}&{]w@ 习题
e:~r_,K krC4O2Fkj 第 2章光的干涉
$rh {f< 2.1双光束干涉
R""P01IZH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Hi 1@ 2.1.2双光束干涉
fb 8t9sAI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xD(JkOne 2.3 光学薄膜
M=hH:[6 &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U Ux] 2.3.2薄膜波导
lo*)%fy 2.4典型干涉仪
v{}i`|~J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0DBA 'Cv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i7Wp$ug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w<hw>e^. 2.5光的相干性
V2I"m 2.5.1光的相干性
rR4_=S<Mi: 2.5.2干涉的定域性
WUM&Lq
k"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AAr[xoiYp 2.5.4激光的相干性
[`~E)B1Y 例题
+%'S>g0W= 习题
<J`",h G 1rsd 第3章光的衍射
:[1^IH(sb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D>afC8, 3.1.1 光的衍射现象
mZ^z%+Ca|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xm}9(EJ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iwnctI 3.2夫朗和费衍射
I6x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UN
<s1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cY|?iEVs)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iyF~:[8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kz(1Pb 3.3菲涅耳衍射
Q2c|sK8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a%D:4GYR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k !S0-/h 3.4光栅和波带片
0UEEvD5 3.4.1衍射光栅
8,Jjv* 3.4.2波导光栅
=l_B58wrx 3.4.3 全息光栅
7cGc`7 3.4.4波带片
]xlV;m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F
}y6 gH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uXX3IE[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TBN0u k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l,n0=Ew 3.6二元光学概论
42a.@JbLQ 3.6.1二元光学-
tiZ5
:^$b4 3.6.2二元光学元件
}fps~R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g\CRx^s 3.7 近场光学简介
B?
$9M9 例题
PuvC
MD 习题
raL!} iGxlB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Lo^0VD!O 传播特性
sb Wn1 T
U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t$NK{Mw5_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b[.bf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vf9Gp+MK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Vwsbm
tY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g.wp
}fz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Y}<w)b1e|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nAR/Ye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HJ(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_l`d+
\# 4.4晶体光学元件
>K
}j}M% 4.4.1偏振器
)HHG3cvU 4.4.2波片和补偿器
BI\ )vr$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OQRl6F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d5zv8?|X+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Bg$]~T 例题
CH!>RRF 习题
!S0$W?* PtH>I,/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K(&I8vAp 5.1 电光效应
2YT1]x 3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x*]&Ca0+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LA!2!60R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c1!0Z28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w&Y[8+E 5.2声光效应
v|IPus|>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dBs}\ 5.2.2声光衍射
p:*)rE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P\$<4l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W vF}y 5.3.2法拉第效应
up(6/-/.7 例题
o!nw/7| 习题。
#%Z 0! UH8q:jOi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MK"p~b0->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D<V[:~-o 6.2光的吸收'
VFmG\ 6.2.1匕吸收定律
y
{&"g 6.2.2吸收光谱
9%{V?r]k 6.3光的色散
I&2)@Zw 6.3.1色散率
Uq}F rK}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8JL/S;Z$ 6.4光的散射
"!- 6.4.1光的散射现象
ss{y=O%9" 6.4.2瑞利散射
Alo;kt@x 6.4.3米氏散射
WruSL|4iH 6.4.4分子散射
Q9Tt3h2ga 6.4.5喇曼散射
@u@N&{b5" 例题
3pzp6o2 习题
_wp>AJ r =1k E2u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N>zpxU {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2p^Jqp`$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z%FBHj 7.1.2基本定律
$-J0ou8~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PyJ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0EVq8h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Zqo 7.2.1符号法则
D)O2=aQ;]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_MRf[Z}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9<c;&$LU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5L?_AUL 7.3.1物像公式
0A,u!"4[ 7.3.2焦距及光焦度
6dH> 0l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g!QX#_~Il 7.3.4放大率
[Re.sX}$Y 7.3.5 拉亥不变量
f9%M:cl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pr=f6~Z-y 7.4.1焦点和
焦距 %qycxEVP 7.4.2物像公式
*#n#J[ 7.4.3放大率
EPd9'9S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O:%,.??<% 7.5.1转面公式
=<BPoGs5 7.5.2拉亥公式
E;o
"^[we 7.5.3放大率公式
zfsGf'U 7.6薄
透镜成像
w\K(kNd( 7.6.1透镜的分类
Qhc>,v) 7.6.2 薄透镜成像
4MFdhJoN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8{c|Qz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3+<f7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6L/`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or1*-B K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FQlYCb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j}`XF?2D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E"'4=_ 7.8_1平面镜成像
{ Mv$~T|e7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WC7ltw2 7.8.3反射棱镜
r\j*?m ]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O0Pb"ou_h. 7.8.5折射棱镜
S^c;i 例题
WSsX*L 习题
U
=i=E}' ?qmJJ5Gn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d69synEw>k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Ij ,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xTGdh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6JB*brO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r.ib"W#4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
8x? 8.2.1图解法求像
!+)5?o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Rw]boC 8.2.3放大率
/J5)_>R: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At^b4#(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Q MO*PY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6k6}SlN[ 8.3.1双光组组合
DX(!G a 8.3.2正切法
3+WmM4| 8.3.3截距法
F@l d#O 8.3.4无焦系统
CQns:.`$`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ukDaX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CeINODcT 8.4.2厚透镜基点
laQ{nSVBm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dYQ4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l
Zz%W8"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M\D25=(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o^3X5})sv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w{"ro~9o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d",VOhW7)S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1E#'v12"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G ^nK m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s(8e)0Tl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VT2f\d[Q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ZMR4U$+v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H}#,pQ}l 例题
.YlhK=d4 习题
giHWC%/ *q*$%H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qkb8H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V|vXxWm/ 9.1.1光阑及其分类
]-{A"tJ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D}OhmOu3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9Z7l63+}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2v`Q;%7O 9.2.1渐晕
K)#6&\0tT 9.2.2 景深和焦深
BV)) #D9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7n`-#) 9.3像差基本概念
|lMc6C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7_~_$I~g* 9.3.2球差
z#GrwE,r 9.3.3 彗差
sf Zb$T
J 9.3.4像散
Wg=q lux- 9.3.5场曲
6 2LLfD 9.3.6畸变
rCd*'Qg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F13vc~$Ky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srryVqgS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2rCn};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fS]Z`U"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NL-V",gI-~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Q#lFt,.y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tPChVnB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b!T-{Ns6 9.5.1ZEMAX 基本概况
^+O97<#6C 9.5.2ZEMAX设计环境
"""pe+Y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T U^s!Tj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Tbj}04;I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0QY9vuhL< 例题
M;sT+Z{ 习题
4U*CfdZZ U
nS|""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J~}i}|YC>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dMK\ y4#i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0,wmEV!)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7!JBF{,=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M%2w[<-8c 10.2眼睛
fv:&?gc 10.2.1 眼睛的结构
?~X^YxWsY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ajVf./Ja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qNZ!V4T 10.2.4眼睛的分辨率
y'_2|5!Qs 10.3放大镜
.$ xTX' 10.3.1 视角放大率
*0z'!m12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MPMAFs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o`.5NUn 10.4显微镜
V U~r~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0H]L{yV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m}]\ ^$d 10.4.3视角放大率'
OE2r2ad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Xt0=3,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toel!+ 10.5 望远镜
~8Ez K_c 10.5.1望远镜的结构
T^S$|d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Ph17(APt,Q 10.5.3放大本领
9-EdT4=r, 10.5.4聚光本领
5>>JQ2'W 10.6 物镜和目镜
c3J12+~; 10.6.1显微镜的物镜
]JlM/ 10.6.2望远镜的物镜
zd3^k< 10.6.3目镜
~T9wx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yK0iW 例题
*rmM2{6 习题
Hli22~7T: 习题参考答案
w\ddC DZ w~>tpkUB 主要参考文献
iu QMVtv ……
3ZhuC".c v_,'NA0 市场价:¥42.00
Q@/Z~xw"'I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f G}<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