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8<7GdCME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Eg(
I_%a{$Gjl l)w Hl%p 市场价:¥42.00
o{EC&-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j G- r
;VNMD 6H 6,LubZFD 绪论
@qjfZH@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Da:unVbU 1.1光波的特性
HXYRH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Q ps>A(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4,V4 N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1!qs,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M=*bh5t%]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 f;U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jfx8EbQ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MXiQ1x 1.2.2菲涅耳公式
PN<C=gAe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RQp|T5Er*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mVsIAC$}8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saAxGG 1.2.6全反射
+:-57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UQ*k 例题
V&|Ed 习题
>Clh] ;K 8kt5KnD2 第 2章光的干涉
#D9e$E(J^ 2.1双光束干涉
c8M2 ^{O,`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qdG~!h7j 2.1.2双光束干涉
6ubL1K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NU\
5{N< 2.3 光学薄膜
;v~-'*0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X*n*oI 2.3.2薄膜波导
',4x$qe 2.4典型干涉仪
rgf# wH%hN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q;D+ai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7HJS.047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ror|R@;y 2.5光的相干性
w pt='( 2.5.1光的相干性
u!U"N*Y" 2.5.2干涉的定域性
0T5=W U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Rek
-`ki5F 2.5.4激光的相干性
8dOo Q 例题
$1zvgep 习题
<U9/InN0[ %77p5ctW 第3章光的衍射
1b>C<\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o}'bv 3.1.1 光的衍射现象
>Aq870n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chf~-d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IGce 3.2夫朗和费衍射
4Kv[e]10(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m&0"<V!H/B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nmx'yVJ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o,z!_^PLQ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t*x*m8 3.3菲涅耳衍射
w_4]xgS: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b-bP,q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fd6ea(o 3.4光栅和波带片
HFQR
;9] 3.4.1衍射光栅
zggB$5 3.4.2波导光栅
B 2.q3T 3.4.3 全息光栅
5q<zN 3.4.4波带片
W~B5>;y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Lj%{y.Rj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Y?r
po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FM5e+$>@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F{\gc|!i 3.6二元光学概论
tNmy&
nsA 3.6.1二元光学-
$O:w(U 3.6.2二元光学元件
rt +..t\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_'fg 3.7 近场光学简介
MuEy>dl 例题
QldzQ%4c\ 习题
npu6E;'l* %YlTF\-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 {F{;r 传播特性
D0]a\,aZ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z&3]%t
`C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c| '
w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o8FXqTUcs4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 'QdFkOr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Xcirfp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7/X"z=Q^|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N\1/JW+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j
/hl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8xI`jE"1 4.4晶体光学元件
-05U%l1e 4.4.1偏振器
[~k]{[NJ 4.4.2波片和补偿器
_b4fS'[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jGqUN_I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9g?xlue#?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ZAg;q#z j 例题
#DP7SO 习题
/k7wwZiY@ WY)^1Gb$ux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5+I#e 5.1 电光效应
.)8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0v"&G<J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D)&o8D`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H]qq ~bO[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nY) .|\|i 5.2声光效应
?:|YGLaB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hYEup 5.2.2声光衍射
|r~
uos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g^o_\hp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j=.g:&r) 5.3.2法拉第效应
?'~;Q) 例题
t,vTAq.)) 习题。
Y%vP#>h cq^sq1A: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9c|%#3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bBE^^9G=Z 6.2光的吸收'
l6B.6
'4)w 6.2.1匕吸收定律
J7a-CI_Tf 6.2.2吸收光谱
"zZ&n3=@ 6.3光的色散
Tj,Nmb>Q7' 6.3.1色散率
REx[`x,GUh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qL;Nu,d 6.4光的散射
\!X?zR_ 6.4.1光的散射现象
(
ji_o^ 6.4.2瑞利散射
{qAu/ixp 6.4.3米氏散射
%^^h) Wy} 6.4.4分子散射
qU6BA\ZL 6.4.5喇曼散射
-iQsi4 例题
iE{Oit^aG 习题
>7FSH"8[, tq E>Zx=X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CSL4P)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t61'LCEis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s4IKSX 7.1.2基本定律
r|8V @.@i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U3q5^{0d/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M[>m~8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QBj Y&(vY 7.2.1符号法则
ty;o&w$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jg^^\n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p5mh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2wOy}: 7.3.1物像公式
0N1' $K$\ 7.3.2焦距及光焦度
fbL!=]A*3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hF;$ 7.3.4放大率
7+]F^
6 7.3.5 拉亥不变量
vj@V
!j?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ZmO'IT=Ye 7.4.1焦点和
焦距 {1 HB!@%,( 7.4.2物像公式
}`@?X"r 7.4.3放大率
NQ3|\<Wt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InX{V|CW? 7.5.1转面公式
^k9rDn/AW 7.5.2拉亥公式
~g96o81V 7.5.3放大率公式
+wjlAqMQ 7.6薄
透镜成像
1'OD3~[R 7.6.1透镜的分类
Pb=rFas*C 7.6.2 薄透镜成像
$:HLRl{2E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j<|6s,&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D99N#36PU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G32_FQ$b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Ba3`B5l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u>
In(7\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z7$}#)Z7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I]UA0[8X 7.8_1平面镜成像
!%)L&W_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1o)=GV1 7.8.3反射棱镜
F_~6n]Sr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oYGUjI 7.8.5折射棱镜
Cg?I'1]o6 例题
FrgV@4'2G 习题
Fj48quW1\P _/8y1)I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zh
hGqz[K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X9T-b"$h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TyyRj4>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r!M(47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JiUT\y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K6Kx36 8.2.1图解法求像
k.h^ $f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se"um5N- 8.2.3放大率
%!#rrt,F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X$ejy/+.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xQ_:]\EZ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AIf[W">\ 8.3.1双光组组合
TosPk(o( 8.3.2正切法
G-Zr M 8.3.3截距法
|'!7F9GP 8.3.4无焦系统
fa/P%9db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e*6U |+kJ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CrT2#h 1# 8.4.2厚透镜基点
Ig='a"%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2M5*bNU_: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o4U]lK$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oa?!50d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qb
46EZu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ktdz@f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9 #.<E5: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U=_~{[/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lsN/$M|}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S sKk|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I>(;bNgNE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KLj 4LOs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n+:m_2T 例题
6eW1<p 习题
vEX|Q\b6' gizmJ:<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wCTcGsw W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7Jj;yA 9.1.1光阑及其分类
Y8{T.\%\+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M^!C?(Hx^x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A?^A*e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
bp#1KR) 9.2.1渐晕
~pDRF( 9.2.2 景深和焦深
8N</Yi|n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T$#LZ 9.3像差基本概念
.eZPp~[lAN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lH1IA/3 9.3.2球差
-P IA;#Gs 9.3.3 彗差
IF,i^, 9.3.4像散
^\Ue7,H- 9.3.5场曲
)M&I)In' 9.3.6畸变
z_)OWWdN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FkB6*dm-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mgJ]@s}9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N?W]vbra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dM>j<JC=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Dohl,d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1( QWt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E
n(gm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Xf[b)FR 9.5.1ZEMAX 基本概况
%M4XbSN| 9.5.2ZEMAX设计环境
qcpG}o+&D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5yO#N2jY\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0jmm(:Jh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u(TgWp5WF 例题
T7WZ(y
3C 习题
k:(e79 p4<M|1Z&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OXa5Jg}=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UeK,q>i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S>vVjq?~l(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Y3sNr)qss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v/p*v0o 10.2眼睛
E@'CU9Fo 10.2.1 眼睛的结构
x3p;H02i\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cI6&;y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wj";h Aw 10.2.4眼睛的分辨率
h!X'SGK 10.3放大镜
K2cp f 10.3.1 视角放大率
8) ebXc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HQ=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s$+: F$Y0 10.4显微镜
5K_N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C4X{Ps\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GFy0R"&d[ 10.4.3视角放大率'
1,*Z_ F=y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fs)q7 7g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Fc{6*wtO 10.5 望远镜
b'Nvx9=W 10.5.1望远镜的结构
zei9,^
C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iJynR [7 10.5.3放大本领
GmEJ,%A 10.5.4聚光本领
L2V
$%*6 10.6 物镜和目镜
1_dMe%53 10.6.1显微镜的物镜
$' I$n 10.6.2望远镜的物镜
d9Ow 2KrC 10.6.3目镜
a_}BTkfHa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GQ8Dj!8 例题
Pc\4QvQ8 习题
<EM LiiNY 习题参考答案
dBD4ogo1 k0Vo 主要参考文献
:Jsz"vCg&s ……
f4\p1MYQ T\$^>@ 市场价:¥42.00
si"mM>e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