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nqy\xK#.^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T4._S:~
vhdT"7`U ,I'Y)SLx 市场价:¥42.00
#^#N%_8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V`~'357%
dIMs{! O:#t>
; 绪论
LV'v7 2yUH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eDIjcZ 1.1光波的特性
\)`\F$CF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0Tg/R4dI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q4lL7@_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9A)(K,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c\"oj&>A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zgqe@;{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4ILCvM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RG # 1.2.2菲涅耳公式
)7[>/2aGd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0M-Zp[w\-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WWHT;ST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d v" 1.2.6全反射
y7$e7~}/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LYv+Sv 例题
Y
KeOH 习题
bWG}>{fj |OuZaCJG 第 2章光的干涉
N2xgyKy~ 2.1双光束干涉
]p@7[8}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cM.q^{d` 2.1.2双光束干涉
W!V06.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NuW9.6$Jrf 2.3 光学薄膜
\Qz>us=G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NTls64AS. 2.3.2薄膜波导
qEX59v 2.4典型干涉仪
_sJp"4?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DJT)7l {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C5 ^_R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Km|SG[-q 2.5光的相干性
`L7 cS 2.5.1光的相干性
HO}aLp 2.5.2干涉的定域性
,Ix7Yg[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F2OU[Z,-] 2.5.4激光的相干性
,k+jx53XV 例题
Oa
CkU 习题
2mVH*\D ^FF{71; 第3章光的衍射
[}}oHm3&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G,GHU'/78 3.1.1 光的衍射现象
E+UOuf*(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WcbJ4Ore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U~!97,|ic 3.2夫朗和费衍射
j?3J-}XC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N@Bqe{r6j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mWta B>f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I&1h/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W>/O9?D 3.3菲涅耳衍射
^ D?;K8a-l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Uw<Lt"ls.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82efqzT 3.4光栅和波带片
M'R^?Jjb 3.4.1衍射光栅
/Y|9!{. 3.4.2波导光栅
)u'oI_ 3.4.3 全息光栅
C[_{ $j(J 3.4.4波带片
^kt#[N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VS1gg4tCv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C} Ewi-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wF$8#=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_f{'&YhUU 3.6二元光学概论
?)5}v4b 3.6.1二元光学-
%ktU 51o 3.6.2二元光学元件
(gs"2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z2wR]G5! 3.7 近场光学简介
nYTI\f/8v 例题
nRb#M 习题
%~ZOQ%c1 UIIunA9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Hg*6I%D[So 传播特性
\[+ZKj: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E\7Ui0Q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Kc}FMu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I]jVnQ>&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F#O.i,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a:H}c9$%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WVf;uob{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ATPc~f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E]s]ft;+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P=(\3ok 4.4晶体光学元件
Gk'J'9* 4.4.1偏振器
X;6&:%ZL@^ 4.4.2波片和补偿器
{SCwi;m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JG0TbM1(Bt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MpGWt#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8&3+=<U 例题
V~NS<!+q 习题
f:=q=i |!flR? OU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rR^VW^|f 5.1 电光效应
"a>%tsl$K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gMFTZQsP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m:ITyQ+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rnEWTk7&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OAc+LdT 5.2声光效应
"72
_Sw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pV:X_M6 5.2.2声光衍射
.2Y"=|NdA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ZYc)_Og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x1+9X 5.3.2法拉第效应
!sK{:6s 例题
zl4Iq+5~6Q 习题。
Ub4j3` !pQQkZol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Q<w rO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GyRU/0'BME 6.2光的吸收'
%h2U(=/: 6.2.1匕吸收定律
f* p=]]y 6.2.2吸收光谱
)LKutN?tBy 6.3光的色散
m7~kRY514 6.3.1色散率
pR; AqDQ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1-:1Whz8 6.4光的散射
AW%^Xt 6.4.1光的散射现象
wRi!eN? 6.4.2瑞利散射
bCy.S.`jHQ 6.4.3米氏散射
vsRn\Y 6.4.4分子散射
<vhlT#p
6.4.5喇曼散射
G#
.z((Rj 例题
xCiY
jl$ 习题
v`*!Bhc- #zZQ@+5zw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HT[<~c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o~*% g.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t.yn\G-w 7.1.2基本定律
T%VC$u4F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9@?8\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QK%-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ZdY:I;)s 7.2.1符号法则
}BzV<8F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F.x6z)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l]uF!']f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gcQ>:mi 7.3.1物像公式
ApG_Gd. 7.3.2焦距及光焦度
X8GIRL)lJ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1a6u3f, 7.3.4放大率
_RST[B.u6 7.3.5 拉亥不变量
@9~6+BZOq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mjk`6p 7.4.1焦点和
焦距 %8DU}}Rj 7.4.2物像公式
}[ld=9p( 7.4.3放大率
)4bBR@QM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tux/@}I 7.5.1转面公式
|p-, B>p! 7.5.2拉亥公式
v8I&~_b 7.5.3放大率公式
>DP9S@W 7.6薄
透镜成像
bLhTgss]( 7.6.1透镜的分类
H"=%|/1M0 7.6.2 薄透镜成像
AD_")_B|i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nxS|]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B8:G1r5G/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y
U
=) g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J NPEyC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f(6`5/C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HQCxO?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bqWo*>l 7.8_1平面镜成像
!D!~4h)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E@s%' 7.8.3反射棱镜
F>dB@V-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c>6dlWTqX 7.8.5折射棱镜
MX2]Q 例题
#^|y0:
习题
%@k@tD6 ]bLI!2Kr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3CL/9C>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7/&i'y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E;kM
B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4>YPH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U5\^[~vW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9~n`6;R 8.2.1图解法求像
WK)hj{k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L-?
?%_= 8.2.3放大率
]V0V8fU|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AJ}QS?p8s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m!Cvd9X=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P&{DOiKS 8.3.1双光组组合
6Ri+DPf: 8.3.2正切法
4'up bI 8.3.3截距法
>'ev_eAk 8.3.4无焦系统
f>!)y- 7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6?$yBu9l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ZQD`SRrI 8.4.2厚透镜基点
p!B&&)&db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9qY(m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O"!*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6B`XHdCq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K&^y%~py,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ndg1E;>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xk`oW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FnxPM`Zx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2Q[g0VR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S2lA>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9^;Cz>6s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NQpr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QTr)r;Tro 例题
kb3>q($ 习题
epN>;e z uPCzs$R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6$/Z.8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TWE>"8] 9.1.1光阑及其分类
y_mTO4\C2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ix:S$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7UZ{+67*C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J([Y4Em5 9.2.1渐晕
8u8-:c%{ 9.2.2 景深和焦深
7[=\bL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abMB- 9.3像差基本概念
+pUG6.j%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31>0yj[Q 9.3.2球差
$40G$w 9.3.3 彗差
P* X^)R 9.3.4像散
!0-KB# 9.3.5场曲
W(5XcP( 9.3.6畸变
`PY=B$?{4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1asY:)vNP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A6D&-&z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H(?)v.%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O06 2c)vIY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H4B|c42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M$u.lI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gn//]|#H+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Xwp6]lx 9.5.1ZEMAX 基本概况
;*%3J$T+ 9.5.2ZEMAX设计环境
qu\cU(H|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cMs8D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ZLDO&}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QmgO00{ 例题
<)$&V*\ 习题
$^:s)Yv []lMv
ZW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3hN$5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m=TBNQTS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o5B]? ekpq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v6U Gr4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3&*>H^U 10.2眼睛
%1mIngW=g 10.2.1 眼睛的结构
[][ze2+b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z:^(#G{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uG7?:) pxv 10.2.4眼睛的分辨率
>sjvE4s 10.3放大镜
|.*nq 10.3.1 视角放大率
;n q"jm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K'RJn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63E)RR_Lh 10.4显微镜
Tw,|ZA4XH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iE0x7x P_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Y~: 10.4.3视角放大率'
Sx:JuK@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P5KpFL`B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P b-4$n2c 10.5 望远镜
r>#4Sr 10.5.1望远镜的结构
A^c
(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M
~;]d 10.5.3放大本领
.[r1Qz7G 10.5.4聚光本领
4|&_i)S-Y 10.6 物镜和目镜
VS\| f'E 10.6.1显微镜的物镜
s
!IvUc7' 10.6.2望远镜的物镜
B&QEt[=s 10.6.3目镜
$D='NzE/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x{@D{Q% 例题
)3f<0C> 习题
w5 #;Lm 习题参考答案
-lqD 5dX /< 主要参考文献
{%_D>y ……
m\oxS;fxWi ekW#| 市场价:¥42.00
Y[N@ )E_G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0.S7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