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965阅读
    • 0回复

    [分享]回火的种类及应用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991518
     
    发帖
    1026
    光币
    11090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6-23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机械加工与制造 移动到本区(2010-12-09) —
    关键词: 回火
    根据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将回火分为以下几种: =)Hu(;Yv  
    +- qk\sQ  
    1.低温回火(150-250度) |9XoRGgXU  
    m4~ |z  
    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它主要用于各种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冲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件等,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58-64。 )A*53>JV  
    HlX~a:.7  
    2.中温回火(350-500度) O\f`+Q`0  
    |a03S Zx  
    中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屈服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因此,它主要用于各种弹簧和热作模具的处理,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35-50。 B Evt{q4  
    3U^Vz9LW  
    3.高温回火(500-650度) K 3\a~_0  
    sDBSc:5+e  
    高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B200-330。气氛与金属的化学反应 FbuWFC  
    [5' HlHK  
    一、气氛与钢铁的化学反应 Ag2~q  
    *Zg=cI@)(  
    1. 氧化 wtSU43D  
    I )yaR+l  
    2Fe+O2→2FeO 3PvxU|*F  
    Fe+H2O→FeO+H2 tXA?[ S  
    FeC+CO2→Fe+2CO Q4 &P\V  
    :ILpf+`yY  
    2. 还原 ym5@SBqIx  
    .aO6Y+Y  
    FeO+H2→Fe+H2O FeO+CO→Fe+O2 ^U,iDK_  
    jY\z+lW6A  
    3. 渗碳 g%= K rO  
    tJu:N'=Dy  
    2CO→[C]+CO2 \mLEwNhRY  
    Fe+[C]→FeC 'qEw]l  
    CH4→[C]+2H2 gdD|'h  
    o:v_I{  
    4.渗氮 z*.G0DFw  
    HqsqUS3[  
    2NH3→2[N]+3H2 #y:F3$c  
    Fe+[N]→FeN !X: TieyVu  
    4A"nm6  
    二、各种气氛对金属的作用 ?8kFAf~  
    ?i_/f}.K  
    氮气:在≥1000度时会与Cr,CO,Al.Ti反应 B.4e4%BBS  
    氢气:可使铜,镍,铁,钨还原。当氢气中的水含量达到百分之0.2-0.3时,会使钢脱碳 G~C-tAB  
    水:≥800度时,使铁、钢氧化脱碳,与铜不反应 ]e-QNI  
    一氧化碳:其还原性与氢气相似,可使钢渗碳 93D}0kp  
    &8f/6dq  
    三、各类气氛对电阻组件的影响 M/Z$?nd_H  
    6<@+J  
    钢的氮化(气体氮化) 概念:氮化是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 8F<|.V;  
    C3^3<  
    它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钢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 m4h)Wq  
    %S"z9@  
    氮化通常利用专门设备或井式渗碳炉来进行。适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精密齿轮、机床主轴(如镗杆、磨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阀门等。 e;~(7/1  
    &a'mG=(K_c  
    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CvRCcSJM\2  
    l'[;q '  
    由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先进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k@%5P-e}  
    nLAwo3  
    钢在氮化后,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 氮化处理温度低,变形很小,它与渗碳、感应表面淬火相比,变形小得多 ,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是广。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