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An cmSi
IFNs)*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n;-f%dL
T X.YTU
BYuF$[3ya& :&ir5xHS
简述案例 W|J8QNL?jm |f1 S&b. 系统详情 )$K )`uqb 光源 ?.E6Ube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j|"#S4IX)F 元件 OcQ>01Q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NXsDn&&O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DdDO.@-Z 探测器 >2l1t}"\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eh<F^ - 波前差探测 =#]^H c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O@r%G0Jge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x!GHUz*:uz 模拟/设计 W1S7%6y_1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wYy=Tl-N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x`K<z
J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_nL8A^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S~L$sqt -(9>{!",J 系统说明 =TKu2 `>&V_^y+
S0().2# 模拟和设计结果 ek!x:G$' y<(q<V#0!S
_7r<RZ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Ik2yIf5d
qYFOHu
vw VeHjR
Vm}OrFA rOd<nP^`\ 总结 o?(({HH
3D
L7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Q 1.模拟
d-Vttxa6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S}6Ty2.\ 2.评估 +bpUb0.W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Hhx"47: 3.优化 G"P@AOw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_b8&$\> 4.分析 Ji4xor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jp=z
^l 2"+8NfFl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4po zTe EH{m~x[Ei 详述案例 BSt^QH-'
j"6r]nc& 系统参数 ybLl[K(D= KMC]<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V4I5PPz~
4/UY*Us&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UhKC:<% 0#1hkJ"
}ie O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D# -i >Z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QOXG:?v\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O@.C.5Ep d%+oCoeb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XY %er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9e|-sn
N{oi }i6
J>_|hg= yOR]r+8
f_A'.oq+ [Q"*I2&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7A:k 7#/->Y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c;siMWw;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bs
YJ4-V
t~vOm
XC44]o4jx
|2RoDW
\j
C[|LM& =iJfz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N
"rr.w bO 8 >w9MF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wf*G+&b d2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bloe|o!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Nr~9] S akR+QZ,) r?cDyQE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KX8$j$yW z!`aJE/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vh+ '
W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 #?$p i[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Iv,Ub_Ll9 R=Qa54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2;8I0BH*' jnF-kia
KWuc*! VtM:~|v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jLc"1+ 0
0JH*I
NT(gXEZ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jL_/gvgy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a
/jfpV D,$!.5OA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r0MUv}p#|L
~vL7$-:
|[6jf!F lI,lR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_^4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sGBm[lplz K!AW8FnHkZ 详述案例 +-%&,>R *:r6E 模拟和结果 FJI%+$] "6^~-`O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Z~X \Z.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Kw}R5l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 JpsRf! p?@R0]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Ai*R%# HACY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QaVxP1V#U
jRn5)u
blVt:XS{,m
自由参数: ;FQ<4PR$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kU75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Q4;%[7LU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9`a1xnL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E \p Qh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s(2/]f$
NA :_yA"
8D
H~~by
BB$(0mM^
#
dA-dN
Z91{*?
`/e
EdqT 自由参数: B,xohT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pJRu-D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xr*%:TwCta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SlaHhq3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10 >mg `] fud{ >b1#dEY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q"Yz-3 9Z[EzKd<~' %&Fsk]T%: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hx.ln6=4 Yl$R$u)
`SfBT1#5G If*+yr| 7]8nW!h;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bb4 `s0 n5NwiSE #/,Wgs AC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Lu][0+- w7d<Ky_C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Y[R;UJE`5 $b CN;yE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rYKGBo8" zbL8
pp
Lw1aG;5 m~f J_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WZ_) `R (DnrJ.QU}t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yQ03&{# x
&
ZW
f? sX
c|++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J$>9UCk7B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r7zS4;b
>qL-a*w:a vmGGdj5aI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V4CL%i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MXP3ZN' v1`*}.#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Q(R#$)5+ 1w$X;q" 光束质量优化 -}G>{5.A 6>d0i
S@R 5*hA6Ex7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U`9_]~1c@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Do](C ls ,;ozU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z#u<]] 5 9`FPV`/ j&|>Aa${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²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xV\mS+#
r^Mu`*x*
JW2~
G!@ mM;5UPbZ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T\OpPSYbl +d289"
}1BpIqee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2JR$ LSlYYyt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HyE-|_C 5)=YTUCk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d+L!s7 ;8iK] ;^ gCP f1z 这意味着参数变化是的正态
3q)y;T\yW SLjSNuOP
[eLU}4v{ 9>!B .Z?!# HlgkW&